第二十八章
隨著鄭明君的病逝,武涇市官場的故事該告一個段落了吧。何忠平可以順理成章地把“代”字拿掉,順順當當地坐上市委書記的寶座。市長可以從外麵調進,也可以讓高天慧擔任,或者從副市長中提一個上來。可事情的發展並不是想象中的那樣。
不管誰去誰留,太陽照常升起,大海照樣潮漲潮落。人有生有死,活著的人還要生活,未竟的事業還得有人接著幹。武涇市不會因為少一個鄭明君就停滯不前。
高天慧在當天就把鄭明君遺書中的鑰匙交到了紀委。在節假日期間,魏敏帶領著幾個同誌,把牡丹苑小區的套房進行了清理。裏麵存放著人民幣一千二百多萬元,美元八萬元,港幣三十餘萬元,金條十八根,還有各類文物和名貴字畫幾十件,總價值達兩千餘萬元!
蘇中市委和武涇市委沒有同意鄭明君親屬的要求給他開追悼會,也沒有讓各鄉鎮和部委辦局送花圈,隻是在殯儀館舉行了一個低規格的遺體告別儀式。有一些人不理解,有一些人也許聽到了什麼。理解也好,不理解也好,人死了就了,一了百了。就是一個殺人犯,殺了人之後自殺了,也不去追究刑事責任了。
何忠平虔誠的“頭香”沒有靈驗,佛祖爺沒有庇護他;他祖宗的遺骸也沒有得到“風水寶地”的恩澤,他非但沒有當上市委書記,連市長的職務都沒保住,他被免職到省黨校學習去了。他怪不得別人,隻能怪他自己。
他的家被盜竊團夥光顧了,他給盜竊團夥偷去現金三百多萬元、金銀首飾幾十件,還有存單和有價證券。他本應該立即去公安局報案,也許能及時破案,但他沒有報案。在這政局不穩定的時候,報了案豈不是沒事找事?家中有這麼多的現金,一旦傳出去豈不自毀名譽?弄得不好,還會謠言四起,引來紀委的注目。這點錢偷了算不了什麼,今後還會有更多的進來,就當是晦氣吧。
他不會想到,這夥盜竊團夥在蘇中市作案失手了。他們落網了,供出了在武涇市作案的經過,還在住處搜出了沒有取款的實名存單,何忠平徹底暴露了。蘇中市公安局毫無疑問地把這一情況彙報了市紀委,何忠平被上級紀委傳訊了。他無法解釋不報案的原因,更無法說清財產的來源。蘇中市紀委正在立案偵查,如果這些財產來路不明,等待他的將是法律的製裁。
無論是小偷偷出貪官,責任事故暴露出貪官,還是情婦牽出貪官,寫日記寫出貪官,突擊提幹帶出貪官,這都是反腐機製不健全的表現。武涇市委書記、市長出現的問題,蘇中市委楊興初書記都有推卸不了的責任。
也就在這同時,楊興初書記調省另行安排工作,裴誌良副部長任蘇中市委書記,楊興初在移交工作時建議高天慧任武涇市委書記。在武涇市的班子配備上,裴誌良也費盡了腦子。他來蘇中市之前,對高天慧是另有安排的,打算將她調任市委秘書長,因為人在高位上,不可能永遠不犯渾,要有一位忠於職守的人在身邊,不停地提醒、敲打、質疑,甚至否定你,這個人要出於公心,敢於直諫,不諂媚,不搬弄是非,甚至不怕遭受打擊,這種角色非一般人能做到,隻有他這位老同學能勝任。但武涇市的主要領導出了這麼多的事,派誰去他都不放心。思來想去,他還是將目光回落到高天慧身上。隻有她,能挑起武涇市這副重擔。在找她談話的這天,他語重心長地說:“武涇的情況你比我熟悉,不用我多說,一切都要從穩定大局出發。不要再像以前那樣,換一屆班子,搞一套規劃,調一任書記,另搞一套政績工程,這樣整來整去,一張最美麗的圖畫也會被人整得亂七八糟。武涇不能折騰了,你必須盡快把它帶出低穀,回到正常發展的軌道上。關於市長的人選,將由環保廳葛成鬆處長來任代市長,他是一個實幹家,也是你治理太湖時的老搭檔。市委相信,你倆配合,一定能把工作做得更好!”
高天慧坦然地說道:“很多人都想得到這個職務。說實話,我也想得到,這並沒有什麼不好,想有一個更大的平台,施展自己的才華,這沒有錯。能讓社會和組織認可,是一件值得驕傲和榮耀的事。其實這個官並不好做,做官難,難做官,做這個市委書記更難!但最終還是要看行動,看實績。在我的任期裏,不搞新官上任三把火,第一年理順關係,新官要理舊事,處理好曆史遺留問題,平穩過渡。第二年,創造條件,蓄勢待發。第三年要見到成效和有較快的發展速度。但我還要敲自己的警鍾,功成不必在我任期,有的必須在我任期完成,更多的是現在打好基礎,讓下一屆政府去完成。急功近利勢必破壞資源,惡化環境,違背經濟發展規律必然會受到懲罰。黨的事業像接力火炬一樣,要一屆一屆地傳下去。改革開放到今天的大好局麵,有曆屆政府付出的艱辛與努力,我這屆任期不能氣吞山河,包羅萬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