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我們身邊還有多少“瘋子”在徘徊
楠 客
當各種恐怖事件不斷出現在我們身旁時,我們不能如鴕鳥般熟視無睹;當中國社會如奔騰的江河滾滾向前時,我們必須看到洪流中裹挾著一股股汙濁;當一個國家在巨變中迅猛發展時.鶯歌燕舞的社會隻是烏托邦式的幻想,這正是《心魔》值得一讀的地方。
閱讀此書,也許可能使心理已經承受過多壓力的公眾衍生出若幹不安的聯想。曾幾何時,在我們的生活中居然出現了如殺人狂魔亂舞一般、以極端手段報複社會的心理異常人群。但揭露黑暗並不等於掩蓋光明,揭開傷疤是為了更好地治療,我們必須直麵真相警醒自身。《心魔》一書,用大裏真實發生過的事例告訴我們,在中國數千年的文明史上,如此嚴重的人類心理健康危機在這個文明古國出現了,一個心理疾病的時代正在悄然來臨,嚴峻的形勢迫使我們進行深刻的反思。
近年來,眾多變態殺人事件已經令中國輿論嘩然,越來越多的專家學者開始關注中國“社會心理異常”現象,作家海劍撰寫的《心魔》是一部嚴肅的具有新聞色彩的調查報告,是國內第一部關於心理疾患者犯罪問題的報告文學。沒有過度誇張的文學加工,沒有主觀杜撰和演義,在他筆下出現的眾多活生生的變態犯罪者是真實人物,美國著名記者普利策說:“倘若一個國家是一條航行在大海上的船,新聞記者就是站在船頭的隙望者。他要在一望無際的海麵上觀察一切,審視海上的不測風雲和淺灘暗礁,及時發出警告。”
海劍觀察到什麼?身為檢察官和作家雙重身份的海劍掌握了大量的第一手材料,從眾多來自一線的事實中,他觀察到“個體恐怖正威脅著我們的生活”,在社會大眾中存在一個個潛在的“恐怖犯罪者”,這些個體像一枚枚“定時炸彈”隨時都可能製造令社會震驚的惡性案件。他觀察到“殺人狂魔,凸顯中國社會心理異常和時代的恐怖”,有關統計表明, 目前我國各種精神病患者(包括精神分裂症、焦慮症、抑鬱症等心理障礙疾病)達1600多萬人,這一數字還不包括那些有輕度心理障礙的人。與此同時,不少病態人格者發展為違法犯罪者。隨著一個個“心理炸彈”的引爆,社會轉型期間的公眾心理調適已成為當務之急。他觀察到“社會適應缺乏症在厭世與殺人間”,由於諸多消極的因素,家長與社會“合謀”製造了嚴重的青少年犯罪問題。有著強烈社會責任感的海劍呼籲警惕畸形心理導致的犯罪高潮的到來。
人類生活無時不在受文化的影響,作為具有悠久曆史的文明古國, 中國文化從古至今綿延不絕,但在我們的文化中似乎缺少“公布真相”的勇為,缺少對社會毒瘤的直麵批判,道德說教取代了心理健康教育的科學探索,致使變態心理對於絕大多數中國人來說是一個非常陌生的概念。在中國文學長河中,昔日曾觸及這一領域的《醒世恒言》、《三言二拍》等名著,隻能在民間中流傳,成為茶餘飯後的談資,卻沒有引起主流社會的重視,當權者甚至將其打入“冷宮”。
在海劍的調查報告中,有的變態者長時間將注意力集中在虛幻的想象活動中,虛假的世界成為真實的世界。心理學研究證實,缺乏真實的感知,人就會出現某種異常的心理狀態。因此,保持對客觀世界的感知是多麼的重要!我們的文化領域同樣要保持健康的心理。
我們身邊還有多少“瘋子”在徘徊。這是一個沉重的話題,與其回避不如直麵,值得欣慰的是,敢於揭露社會心理疾病的《心魔》一書的出版,讓我們看到了社會的進步,麵對已經發生的一個個“心魔”,我們該怎麼辦?閱讀此書答案漸漸清晰,這就是全社會重視心理健康,去拯救更多存在心理問題的人們吧!
(楠客,本名楊佳春,《人民法院報》副總編輯, 中國作家協會會員, 中國政法大學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