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 記(1 / 1)

後 記

書稿的最後一頁從打印機裏走出來時已是午夜時分。在這個還有些許燥熱、沉悶的秋夜裏蘊藏著多少不為人知的故事。在這個秋夜,匆匆完成了一個沉重話題的寫作。

城市化過程中的現象和問題當然不止這些,還有很多問題值得研究。在這本書裏我隻是想透過城市中的主要邊緣人群和邊緣現象來揭示城市化過程中不可忽視的種種問題。這些問題的存在已經在某種程度上威脅著我們的生存安全和生活質量。在近一年的時間裏,在大量的數據資料中,在鋪天蓋地的各種報道中,我選擇了城市化過程中特別突出的幾類現象進行描述性的分析,以期引起大眾的警惕。

本書的寫作比預想的艱苦,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資料的缺乏,特別是第一手資料的缺乏,為此我作了一些專題調查。另外一個原因是寫作定位的艱難,既不能寫成一部嚴肅的社會學專著,又不能失掉對所談問題的科學嚴肅的分析。在理性思考和感性的描述方麵,我也在盡量尋找一個平衡點。第三個原因,學術研究和日常行政事務耗去了很多時間,使我很難集中力量專注於這個課題的寫作,所以常感不夠深人的遺憾。

在寫作的過程中參閱和借鑒了社會學、法學、犯罪學研究等方麵專家們的觀點和資料,采用了媒體廣泛報道的一些案件,采用了北京市檢察係統提供的有關調研材料,在此深表謝忱。

在本書的構思和初創階段,石濤提出了相當富有建設性的意見。在本書的寫作過程中,李眉、方麗、張展、曹鐵柱等諸位師長朋友給予了最無私的幫助,對他們的指教我表示最誠摯的謝意。

另外,社科院、清華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北京師範大學的朋友,提供了部分資料,其中清華大學人文學院研究生徐英善為本書寫作的協調做了大量工作。在此也向諸位朋友深表謝意。

最後非常感謝法律出版社的領導和李秀平編輯給了我這樣一個機會,讓我做了一件十分有意義的事情。

此書出版後,如有讀者想與我交流,請將信寄至:北京市8337信箱33分箱海劍收(郵政編碼:100083)或發電子郵件:E-mail: hj8 @ 263. net.

海劍

2000年8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