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部分(1 / 3)

第四部分

來自文明工地的讚歌

有人說:建築及建築師是文化的鏡子和明燈,我信之。

我們在城市和鄉村的環境景觀中創造作品,讓作品反映對文化環境的感知。同樣,我們在建築管理中找到一個輻射器一文明施工,就像一盞明燈,在建築的旅途中不竭餘力地傳承文化,並釋放出力量和能量,讓恬靜祥和的山鄉為之“舊貌換新顏”,讓繁榮振興的城市為之“桃花笑春風”。

筆者走進上海水利投資建設公司,尋訪著來自工地文明的歌。該公司作為上海眾多治水項目的建設單位,承擔著水務係統三分之一的文明工地創建。工程部經理施衛東介紹說,在今年實施的26個工程項目中,除2001年實施的清水港泵閘工程未申報創建市局級文明工地外,25個全部申報創建市級或局級文明工地,其中19個申報了市級文明工地,6個申報了局級文明工地。

在今年組織每一項重大工程建設中,該公司緊緊扣住文明施工這個輻射器,組織各施工單位用先進技術和機械設備進行施工,確保工程質量;用先進文化鼓舞、教育建設者,珍惜機遇,建功立業;積極與當地村民委員會以及居民開展文明共創活動,搞聯歡、送溫暖、獻愛心,勤溝通、多了解,與當地老百姓心貼心、心連心,把方便讓給群眾,把困難留給自己,在重大工程建設的舞台上光榮實踐“三個代表”重要思想。老百姓發自內心的感謝,上海日新月異發展的呼喚,使廣大建設備受鼓舞,在內容豐富形式生動的文明施工活動中譜寫一曲曲動人的讚歌。

快來人啊!有人落水了!

五月青浦,攔路港河兩岸,花紅柳綠,田野間不時飄來淡淡的清香,而由上海水利投資建設有限公司組織實施的攔路港護岸工程正如火如荼開展立功競賽和文明施工活動。

突然,一聲撕心裂肺的呼救聲,傳到喧嘩工地上。

“快來人啊!有人落水了!”在此施工的上海青浦水利建築工程有限公司的浙江籍民工王張海聽見呼救聲,趕緊放下手中的活,向出事地點奔過去。看見一小女孩正在河中掙紮,被水卷著向下遊衝去。由於前階段陰雨連綿,使得攔路港河水猛漲,水流加快,如果不及時,後果不堪設想。王張海來不及多想,奮不顧身跳入河中,向女孩遊去,在其他施工人員的幫助下,將女孩救到岸上。

原來是當地10歲女孩一朱小潔與同伴在攔路港河邊玩耍時不慎落水。聞訊趕來的朱小潔的父母握著王張海的手激動說:“你們造水利工程是為了造福於民,感謝你們水務建設者,救了我女兒啊。”隨後,女孩的父母也向工地送來感謝信。

同樣的故事發生3月24日下午鬆浦大橋下,一輛汽車將一輛自行車撞倒,騎車女孩被急摔至幾米外的路旁,肇事司機駕車逃掉。此時,黃浦江上遊幹流段防洪工程堤頂道路工程六工區吳愛武正好回工地路過鬆浦大橋,看見這一場景,迅速向出事女孩奔過去,將渾身流血已昏迷過去的女孩抱起,截住一輛車,送往附近醫院。在醫院裏,他一直等到女孩經醫生搶救脫離危險,小女孩父母趕到後才悄悄地離開。

感謝你們,我的娃有救了!

在精心組織下,各施工單位在工程創建文明工地過程中關心職工生活,積極與當地村民委員會以及居民開展文明共創活動,譜寫出文明的新風尚。正在實施的攔路港護岸工程三標段的施工單位青浦水利工程公司在走訪當地的居民時,發現家住青浦尤浜村的徐華根身患絕症,女兒上學,全家生活十分困難,施工單位項目經理顧惠興聽說後,到其家親自慰問’送去了800元錢,並給其女兒購買了書包等學習用具,鼓勵其女兒好好讀書。

外地民工鮑俊柱參與黃浦江上遊幹流段防洪工程建設,由於勤勞肯幹,一直受到施工單位項目負責人的好評,五月正是工程建設掀起高潮的時候,鮑俊柱同誌接到家信,得知家中生活困難,孩子得了重病正等錢治療,這一切使他產生不安心工作的念頭。

鮑俊柱家中困難情況被工區施工負責人俞林龍知道後,小俞不顧一天的施工現場管理的疲勞,晚上趕到鮑俊柱的宿舍做其工作,並安慰他,叮囑他,困難是暫時的,會好起來的,你要安心工作,我們一起想辦法。隨後,在小俞的發動下,大家紛紛獻愛心,湊起了2000元錢,讓鮑俊柱寄回家給孩子治病和解決家中困難。當鮑俊柱從俞林龍手中接過錢時激動地哽咽出聲:“感謝你們,我得娃有救了,感謝所有關心我的上海好人,我一定好好把工作做好,來報答你們對我的恩情。”

拾到上千元的現金?我要還給失主!

“身教重於言教”、“正人先正己”。公司在組織各施工單位開展文明施工的創建活動中,注意開展對自己職工的教育活動,也湧現一些拾金不昧故事,閃爍著金子般地心靈。

職工陳國鈞在今年5月拾得一張上萬元現金支票,7月又在鬆江雲間大廈停車場,拾得一錢包,內裝上千元的現金和多張銀行卡,作為生活並不寬裕和家中十分困難的他,並不因此而動心,而是及時把支票和錢包上交公司項目部領導,通過公司項目部多方尋找失主,及時將支票和錢還到失主手中。當有記者去采訪他時,他隻說了一句話:我要還給失主!

上海茸波建設工程公司職工李學兵參與黃浦江上遊幹流防洪工程建設,今年3月26日傍晚,因家中有事到平陽村私人電話亭打電話,在去打電話途中拾到一錢包,內有現金138元,錢包裏錢雖少,但李學兵知道,對錢包的主人來說是一筆不小的開銷,他相信會有失主過來尋錢包,他堅持等在這個地方,不出所料,一個老奶奶急切一路趕來,嘴裏不停嘮叨什麼,李紅兵趕緊上去詢問情況,原來老奶奶錢包丟了,錢包裏是她兒子給她的一個月的生活費。學兵趕緊把錢包還給她,並讓她當麵點清錢。老奶奶非常激動,連聲對他說謝謝。

我們幫你們,建一個休閑的綠地

7月17日,是個陽光明媚日子,公司領導來到水清路橋至外環線防汛牆工地檢查文明工地創建工作,結果受到當地居民夾道歡迎。原因該地以前沒有建防汛牆,而且河邊有一塊灘地,雜草叢生,每逢汛期,居民總是提心吊膽過日子,也令在此開發房產商為之苦惱。通過有力組織下,該段防汛牆由上海申鼎市政科技實業有限公司施工,結構采用親水平台,充分體現親水環境,對防汛牆後灘地回填進行了景觀綠化,給當地居民建造一個休閑的“聖地”。

7月,攔路港護岸工程將接近尾聲,當你站在攔路河上尤浜橋或者河祝橋上眺望河兩岸美麗整潔的護岸,你不會相信,不久將來,攔路港河兩岸將矗立起近百米寬的綠化帶,各種珍貴的植物和樹種將會把攔路港河點綴得更加迤旎動人。

道一聲辛苦和感謝!

公司在組織文明工地創建活動中,得到市重大辦、市立功競賽辦、市水務局各級領導指導、關心和支持。市重大辦多次到工地一線檢查、指導文明工地創建工作,市水務局局領導、市水務局立功競賽辦、文明辦、建設處、安服處、局工會等多次到現場指導和慰問建設者,市政一些先進單位也及時向公司傳“經”送“寶”,使公司組織文明施工活動邁上一個新台階。

公司在組織工程管理中,及時把總結出來的和學到的文明施工的新經驗向施工單位傳幫教。福建水利水電工程有限公司、安徽水利建築工程總公司等都是外地進滬施工企業,開始他們對上海開展的創建文明工地的工作不理解,對具體做法也不了解。為此,水利投資建設有限公司對他們施工的標段進行了重點幫助,組織他們學習,參觀,掌握文明工地創建活動整個目標、規則和方法,使他們認識到了創建文明工地的重要性。這些施工單位通過認真學習市重大辦、市水務局關於創建市級、局級文明工地的有關規定,並到相鄰標段學習,使其創建工作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同時,通過文明工地創建活動也提升了他們作為現代施工企業的企業形象和企業管理水平。

公司文明施工創建活動中,通過施工單位組織工地宣傳欄、照片欄、讀報欄等形式,把先進管理、先進文化向鄉村傳播,向當地的居民輻射,讓當地居民了解工程、關心工程,與參建單位共建工程。在今年實施的黃浦江幹流新增防洪危急險段工程中,東海工程局海軍消磁站官兵、三航海事公司、大治河西閘等沿線單位積極為施工單位創造條件,配合防汛牆建設。

尾聲風有韻,雨有情,水光瀲灩,映照著美好。感謝你,文明施工,讓我們生活的環境更加美麗;感謝你,文明施工,塑造了建設者美麗的心靈;感謝你,文明施工,在申城熱火朝天的建設舞台上高唱一曲文明讚歌。

(載於2004年上海《立功競賽》雜誌)

決戰黃浦江-市區防汛牆實施項目紀實題記:市區208公裏防汛牆工程是黨中央和國務院關心上海防汛安全、開發浦東的重大決策,也是上海曆屆市委市政府實施造福於民、促進上海發展的重要舉措。工程自1988年10月開工以來,到2000年為止,208公裏防汛牆建設也進入最後衝刺階段,因受2000年“派比安”、“桑美”台風災害性天氣對上海的影響,市委市府決心加快市區防汛牆建設,最後分散於五個區的130段30多公裏防汛牆作為2000年重大工程實施,要求在2001年主汛期前完成並發揮效益。至此,一場發生在黃浦江岸的戰鬥悄然拉開了序幕。

“工期如此之緊,前期如此複雜,難度如此之大,對我們是一次艱巨的考驗”。1989年以來就參加市區防汛牆建設的,來自寶山區水利工程公司的十三標項目經理金延修,談起了自己剛接這期防汛牆建設任務時心情。

“綠化搬遷量如此之大,碰到的各類管線、電纜如此之多,真叫人寢食難安”。南彙縣水利市政工程公司副總經理兼十標項目經理俞琦不無感慨地說。

勇挑重擔、迎難而上市區208公裏防汛牆工程結尾30多公裏和4座泵閘的加高加固是防汛牆建設中最艱難一期,被稱為“硬骨頭”工程。

工程範圍涉及和影響的企業95家,絕大部分是國有大中型企業,施工中要求停產和半停產的碼頭近40個,工程前期工作必須要取得這些企業的支持和幫助,是工程建設的關鍵。為了爭取支持,要同這些企業麵對麵促膝談心,保證工程實施和企業生產兩不誤。對不支持不理解的“釘子戶”還要動之以情,曉之於理,耐心說服。一難!

工程涉及各類管線、光纜、綠化和墳墓移植搬遷,或房屋動拆遷、碉堡等軍事設施,涉及社會方方麵麵,需要硬著頭皮趟“地雷'難!

工程分散於楊浦、寶山、徐彙、閔行和浦東新區等5個區,長長短短有130個段,小到4米,最長也隻有2800米,在如此短的時間裏同時進行130餘個“戰鬥”,仗仗是硬仗。^難!困難麵前唯有拚搏。上海水利投資建設有限公司迎難而上。公司總經理謝惠義在防汛牆建設的動員會上擲地有聲:市區防汛牆工程對提高上海市防汛度汛能力,保障人民生命財產的安全和經濟的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不管這期建設會碰到多少艱難險阻,我們一定要精心組織、精心施工,頑強拚搏,保質保量按期安全完成這項任務,為防汛牆建設畫上圓滿的一筆。

在工程建設中,無論是幹部還是群眾都有一個明確的認識。防汛牆工程是造福於上海,關係上海防汛安全和人民生命財產的大事情,防汛無小事,件件是特事,件件是急事,必須開綠燈,雷厲風行地落實。2000年實施防汛牆由於大部分是企業段,分布極其分散,牽涉麵廣,涉及到企業、部隊、住宅和綠化等,沿線管線搬遷、房屋動拆遷、綠化移植等方麵都存在較大難度,按一般規律,這樣一期防汛牆工程的前期準備至少要用半年多時間,但工程拖不起,急工程之所急,想工程之所想,想盡各種辦法,組建強有力的項目管理班子,針對前期工作的複雜性,抽調前期工作有經驗管理人員到有關區縣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門展開前期限時“攻堅”戰,在市防辦和市重大辦大力支持和協調下,建設者發揚不怕困難,迎難而上,在不到三個月的時間裏就完成搬遷各類管線60多處,移植樹木1000多棵,綠化帶移植近10處,墳墓遷移60多座,房屋動拆遷6000多平方米。如棱光實業一段防汛牆,僅30尺丫高壓地下電纜就發現有12對,公司及時與管線單位聯係,召開管線會議,要求管線單位提供詳盡的資料,進行管線技術交底,限期搬遷,爭得主動,避免各類管線事故的發生。施工過程中,還遇到軍事設施,如要進行協調處理,從工期上講已經不允許了,公司根據實際情況果斷要求設計單位對工程結構方案進行局部調整,設計單位急工程之所急,兩周內完成調整方案。對一些名樹和綠化,公司在市園林等有關單位的配合下,進行搬遷和保護,項目管理部曾一周內連續四次走訪市園林局,為綠化移植盡早獲得批準,爭取工程進度不受影響。

在建設單位各施工單位大力開展前期協調工作,取得沿線企業的理解和支持,做到施工和企業生產兩不誤。寶山區十三標和五標防汛牆,靠近碼頭,施工場地吊機密集,沒有施工場地,理想的施工方案是要求這些吊機在施工時停止作業,但這些吊機分屬不同的小企業,是這些企業主要經濟來源,如果停止作業就意味著企業要破產,員工要下崗,造成社會不穩定因素。在這種情況下,建設單位會同施工單位一方麵做好這些小企業說服穩定工作,另一方麵施工單位克服困難,把施工場地放在開闊的地方,把樁預製好以後用汽車拖運到現場進行施工,交叉作業、互相配合、支持,保證了工程的順利實施。

從嚴管理、狠抓質量百年大計,質量第一。為保證工程質量,建設單位從施工招標開始就選好“馬”,選好“料”。一是嚴格審核,選用實力強、經驗豐富的施工單位中標。二是盡量采用商品砼施工。工程質量來自於一流的管理,一流的施工,建設單位堅持以質量為抓手,以安全為保證。在各種情況下,上海水利投資建設有限公司領導提出“不要沒有質量的進度,不要沒有安全的進度”。對不符合質量要求,公司堅決要求施工單位敲掉重建,直到符合要求為止,這一以“質量第一,質量為企業生命線”的嚴肅工作態度,也促進各施工單位狠抓施工質量,發現質量問題拆除重建,十三標防汛牆,預製樁外觀質量不好,施工單位主動拆除重新澆築。

為了抓好工地施工質量,建設單位還聘請一名質量老專家專門抓質量。為了掌握第一手質量資料,專家堅持天天奔波在工地上,對質量進行跟蹤檢查,將存在的問題以照片和文字的形式報告給公司領導,以采取糾正措施。

在建設單位嚴格管理下,各施工單位精心施工,狠抓質量,工程質量得到保證,受到市水利質量監督站的好評,已通過驗收的工程都是全優工程。

無私奉獻、共奏凱歌防汛牆建設受黃浦江潮汐的影響,有的岸段每潮水隻能施工2~3小時,在小汛期甚至整天無法施工,使得原本工期就緊的建設任務更顯緊迫。為了贏得工期,一天一夜兩潮水,人要圍著潮水轉,“生物鍾”要圍著人轉,每天隻能睡3~4小時。為了爭得工期,在建設單位的精心組織下,各施工單位把計劃排到天,任務排到點,大力投入人力、機械設備,在工地上開展了“比質量、比進度、比安全、比隊伍管理、比文明施工”的立功競賽活動,掀起了“擠時間、搶工期、保節點、爭提前比趕超”的施工高潮。

寶山水利工程公司提出了“5月15日,我們的生命線”衝刺目標;南彙水利工程公司大力投人機設備,在棱光實業段不到500米的防汛牆段內,出動2台挖機、2台鑽機、7台打樁機日夜施工。一時間50多台樁機,3000餘名施工人員日夜奮戰在工程建設的第一線,施工高潮迭起,蔚為壯觀,如此多的人力和機械設備在如此多作業麵同時施工,在防汛牆建設曆史上史無前例。

在防汛牆建設艱難的日日夜夜,每一位建設者都以崇高的責任感和使命感投人防汛牆建設中去,沒有休息,沒有回家,無論是雨天還是夜晚,日夜奮戰在工地上,同工程建設同命運、共呼吸,苦拚一搏。在工程建設的關鍵時刻,黨員幹部是衝鋒在前的中堅力量。市水利投資建設有限公司總經理謝惠義以強烈的責任感、緊迫感和使命感,始終在第一線指揮,了解情況,把握全局,周密部署。在去年“派比安”和“桑美”台風期間,防汛牆正處於緊張的施工中,他數十天在工地上巡視,一連幾天都沒有合眼,在“派比安”造成的500年一遇災害性天氣使得寶山安達路段臨防設施出現了險情,為了控製險情,他帶頭跳到齊腰身的江水中,冒著被惡浪掀翻的生命危險,沉著果斷調度現場物資和人馬,指揮搶險,在隨後趕來的防汛指揮部和廣大官兵的共同努力下,及時控製了險情。

工程指揮王祥來,十年一直奮戰在防汛牆建設第一線,為了2000年防汛牆建設盡早完成的心願,他顧不上家庭困難,放棄了節假日和休息日,日夜奮戰在工地上,又有多少人知曉,這位工程指揮是位脾髒摘除的人……

項目經理孟凡雪,以參加防汛牆建設為榮,推遲婚期,以工地為家。在跑工地時,一隻腳被工地上的長釘貫穿,鑽心的疼痛,隻到醫院簡單包紮一下,又一步一顫行走在工地上。

各施工單位以參加防汛牆建設為榮,發揚不怕疲勞,啃骨頭,打硬仗的精神,以極大的熱情投入防汛牆建設中。如十標項目經理俞琦在工程建成後說:“我隻想好好睡一覺”。

各方配合,團結奮戰市區防汛牆建設2000年實施項目是各方配合,團結奮戰的結果。從一開始就在市水務局的領導下,市防汛辦、市重大辦、區政府及區防辦和水行政主管部門的大力支持和配合下實施。市務局張嘉毅局長在召開的黨政幹部的大會上,陳述這期防汛牆建設的重要意義。在工程前期階段,市防辦主任汪鬆年主持召開了本期防汛牆建設涉及沿線企事業單位參加的動員會,明確目標,責任到人。市重大辦派員全過程參與防汛牆建設協調、檢查,區政府及區防辦和水行政主管部門急工程之所急,工程需要什麼就支持什麼。楊浦、閔行區區防辦、寶山區水利局工程科、徐彙、楊浦河道所不僅派員參與建設單位做好前期協調工作,而且也時時抽時間到工地檢查質量和安全,幫助排憂解難。

在工程最困難的時候,4月18日,市水務局張嘉毅局長批示要求市水利投資建設有限公司再接再厲,勇破難題,爭取圓滿完成任務。在接下的工作中,希望局各有關部門全力支持,同舟共濟,確保主汛期前實現目標。

市水務局汪鬆年、顧金山副局長幾次到工地第一線進行檢查指導,局黨組副書記周傳文到工地第一線檢查安全生產,市重大辦沈良虎處長檢查指導來了……

市委市府對防汛牆建設的高度重視和殷切希望,市水務局各級領導對防汛牆建設的支持和關懷,市重大辦和市防辦等方方麵麵大力協助和支持,極大鼓舞了建設者。“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各施工人員以極大的熱情,天天摸爬滾打在工地上,從鋼筋綁紮、電焊、製模、澆搗混凝土等,層層把關,決不含糊。正是這方方麵麵的共同努力,各方參與、協同作戰,奏響了一曲團結治水的凱歌。

文明施工,安全優質

2000年防汛牆工程建設涉及的企業多,施工要影響企業的生產,這些企業大部分是國有大中型企業,如吳涇化工廠、上鋼五廠等;有些企業生產的東西易燃易爆有劇毒如上海電化廠、上海染料化工廠等,對施工防火防毒有嚴格要求;有些進廠施工,不能在廠區住宿,有些岸段防汛牆靠近碼頭,吊機密集,沒有施工場地,隻好在江麵上搭架開展作業麵;施工期要求停產或半停產的碼頭近40個,使得本期防汛牆施工環境和條件異常複雜,同時工程質量重於一切,工期壓倒一切,責任大於一切。在如此條件下妥善處理好與沿線企業特別是在施工中要停產和半停產企業關係,維護社會穩定,抓好工地安全生產和文明施工至關重要。

從工程開工建設單位就提出了所有標段爭創市級文明工地的要求,在市水利投資建設有限公司黨委的組織和領導下,各工地開展了形式內容豐富多彩的立功競賽活動,以立功競賽鼓幹勁,安全生產不擾民,贏得了大部分企業的積極支持和配合。對有些不理解不支持的企業,建設單位會同區縣有關部門主動、耐心進行說服工作,動之以情,曉之以理,並依靠市重大辦、市防汛指揮部辦公室的力量進行協調,最終取得了支持。對那些在廠內施工有嚴格限製,要求高的重點企業,建設單位要求施工單位嚴格遵守廠紀廠規,文明施工,把影響減少到最低程度,取得了這些單位的理解、支持和配合。如十四標防汛牆所處的水產碼頭是寶山區的菜籃子工程,如果施工阻礙了水產正常交易就會對上海的水產供應造成紊亂,在寶山區水利局幫助下,建設單位和施工單位及時與水產碼頭進行協調,施工單位避開水產交易高峰進行施工,做到施工和水產交易兩不誤。不僅工程文明施工再上台階,一期工程有三個標段獲得了市級文明工地,二期工程六個標段獲得了市級文明工地,而且真正實現工程建設不擾民,維持企業的正常生產,為社會創造了安全穩定環境,受到沿線單位的好評,對防汛牆建設文明施工給予高度讚揚。在工程基本完成後,前衛農場、躍進農場等沿線企業紛紛向防汛牆建設的建設者送來錦旗’寫來感謝信,為防汛牆精神文明建設譜寫了一曲華彩樂章。

2000年市區防汛牆建設優質按期完成,使得這項曆時I4年氣勢鎊礴的治水畫卷終於在世人期盼中緩緩落下帷幕,對保障全上海人民生命財產的安全,改善上海的投資環境和生活環境,促進上海經濟發展和浦東改革開放必將發揮重要作用。

當“梅超風”襲來之時…-―上海應對“梅花”台風紀實

8月7日淩晨,氣勢洶洶的“梅超風”即“梅花”台風擦過舟山群島東路近海,以最近僅280公裏的距離與這座中國最大的城市擦身而過,雖然疾風驟雨侵襲申城,而且上海沿海部分地區一度出現與台風中心相當的狂風,但由於領導重視、準備充分、保障周全,上海已安然度過台風災害,沒有出現大的意外和事故,城市運行平安如常。在台風襲來的前前後後,上海10萬防汛應急搶險大軍,上下同心,發揚了特別能吃苦、特別能戰鬥的精神,全力投入抗台風救災中去,通宵達旦地守候著“梅花”的信息,時刻準備著隨時出動護衛這座城市安全度汛。

領導重視、超前部署、靠前指揮

一切為了群眾平安,一切以人為本。在台風來臨前夕,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上海市委書記俞正聲實地檢查黃浦江蘇州河等重點區域防汛防台風措施落實情況,要求各部門在防災應急上“想深想透,想一萬,想到萬一”;市委副書記、市長韓正召開專題會議部署防台工作,並再次檢查落實相關預案。在台風到來的時刻,上海市委市政府和各區縣各部門嚴陣以待,寧可“十防九空”、不惜興師動眾,全方位應對。“風不走、人不撤,我們全力以赴確保上海交通運行安全,盡最大努力把災害對居民出行影響降到最低。”上海市副市長、市防汛指揮部總指揮沈駿率隊檢查海塘、江堤等設施防台防汛工作時表示。上海崇明縣、浦東新區及海事、交港、漁政、邊防等部門在前期通告、警告、疏散的基礎上,引導近5000艘船隻進港避風避險。上海市副市長薑平到港口檢查漁船避風情況,要求照船逐一核對,不漏一條漁船。上海市防汛指揮部副總指揮、市水務局局長張嘉毅坐鎮值班,帶領有關部門通宵達旦地守候著“梅花”的信息,台風路徑一小時一報。各部門、各單位各司其職,把工作想深想細,從“防、避、救”等方麵做好應對台風的各項預案。這樣的預防台風的強度可以說前所未有。

各方配合、團結協作、積極應對在燈火通明的市防汛指揮部,各類在線監測電腦靠牆一字排開。第一台視頻監控,司職本市24個道路積水點,這些是容易積水的“一級積水點”。全市有1500多個視頻係統,分別屬於公安、綠化、水務等部門,市防汛辦通過資源共享可以統“覽”全局,一目了然。

從6日深夜23點至7日淩晨2時,上海兩大機場和城市交通係統正在密切合作,搶在台風到達上海之前讓4000多名旅客安全回家。短短3個小時裏,浦東機場有34個航班緊急備降虹橋機場,上海市交通港口局立即向空港巴士下達指令,要求安排10輛應急機動車,並緊急調派大量出租車趕赴機場,疏散航班延誤旅客。為了把台風災害對市民出行影響降到最小,上海對公共交通進行了一係列部署,地鐵對全路網實施一級保駕,排水泵、排水渠、集水口等防汛設施全部落實到位。對常發性積水區段和車站出人口等關鍵部位派專人蹲點值守巡視,防止雨水倒灌,還首次做出了減速停運的預案。7日中午,隨著“梅花”逐漸遠離,上海中心城區因防禦台風而撤離的人員開始陸續返回原居住地,下午橙色預警解除後,金山、奉賢等郊區也開始安排撤離人員返回。此次上海共安全撤離轉移各類人員31.2萬人,創下上海防汛史上單次台風轉移人數之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