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轔轔,馬瀟瀟,行人弓箭各在腰,耶娘妻子走相送,塵埃不見鹹陽橋,牽衣頓足攔道哭,哭聲直上幹雲霄。
杜甫這首《兵車行》用來形容現在此時的情景是再適合不過了,這裏本是一個平常的小村,但是在大清早來了幾個騎著駿馬的募兵官以後,就頓時沸騰起來。
“爹啊!我不要去從軍,我不要去送死啊!”這村裏白癡不多,所有頓時哭聲一片,現在是亂世,當了兵不是去對付那些強盜般殺人如麻的叛軍,就是去關外對付那些如狼似虎的後金狗,要是能夠被叫去營田……那是你祖上積德!
但是也有一種例外的情況,少數人在背後刺上“精忠報國”四個大字,在家人即擔憂,又欣慰的注視下默默走向村口。
“墨離啊,外麵發生了什麼事情,這麼吵?”在村裏一個不起眼的茅草屋裏麵,一個盲眼的老婆婆坐在土炕上,聽到哭喊聲,一臉擔憂地問門邊正在給自己煎藥的少年:“是不是那些反賊殺過來了,”這個叫做墨離的少年瞥了外麵一眼,寬慰道:“沒什麼,似乎是有人來征兵,全村的精壯都必須去。”
老婆婆聽了,反而更加擔憂:“那你趕快躲起來,雖然你不是我們村的人,但是那些人看到你一定也會把你抓去充數的。”“呃……”墨離其實是猶豫的,因為他穿越過來已經有一個月了,卻沒有吃過一天飽飯,每天靠著給別人打打零工,賺的錢還不夠吃一碗白米飯,這還是別人看在老婆婆可憐的份上才給的,如果去軍營,情況應該會好些吧。
老婆婆似乎看穿了墨離的想法,問道:“莫非你想去當兵?”“老婆婆……”墨離略微一笑,小心地將鍋裏的藥倒到一旁的碗裏,然後端到老婆婆麵前:“老婆婆,您先把藥喝了吧。一個月前您救了我的命,就算是要走,我也要先把您的恩情還完啊。”
老婆婆聽了墨離的話,不禁抽泣:“你這孩子啊……要是我那不孝子有你的一半就好了……”
“砰!”老婆婆話音未落,卻見茅草房的門被一下推開,一對中年夫婦大步走進來,看也不看墨離一眼,直接跪在老婆婆麵前:“娘,請您救救孟兒吧,他才十五歲,哪裏吃得了行軍的苦啊。”老婆婆連忙擦去眼淚,冰冷地說:“那你們快點讓孟兒從村口的小路逃走不就好了麼。”
中年男人跪在地上,用餘光瞥了墨離一眼,哭喊道:“那個軍官說了,沒去的人全家連坐啊……”老婆婆歎了一口氣:“可是我一個盲眼的老婆子能夠做什麼。”那個中年婦女也看了墨離一眼,眼神裏除了恐懼和不安,還有種……餓狼看到肥豬那種綠光,該死,她幹嘛用那種眼神盯著我……
“有辦法的,”中年婦女說:“隻要有人願意用孟兒的名字去村口報道,那個軍官怎麼會知道。”
“混賬東西!”老婆婆震怒,隨手抓起炕上的枕頭猛地砸向中年婦女,厲聲嗬斥:“你個蛇蠍婦人,孟兒吃不了行軍的苦頭,難道墨離就吃得了麼,別說我不肯幫你們,就算是我肯,墨離難道就會這麼蠢去送死麼!”
中年婦女任由那個枕頭砸在自己頭上,又帶著哭腔對著墨離不斷磕頭,砸得地麵咚咚作響:“少年,我求求你了,幫幫我們吧,我們就孟兒一個兒子,婆婆也隻有孟兒一個孫子啊,當初天上下著大雨,你昏倒在婆婆門前,如果婆婆沒有救你,你現在已經死了,這可是救命之恩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