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二這天風和日麗,充滿了陽光和希望,直到我收到了一封郵件,署名是我的小號。
“請在家中耐心等待,結果會以電話或短信的形式通知您。”
一周前穿著西裝的男人在最後這樣告訴我,但之前他對我的簡曆隻是草草翻過,甚至無法看出進行過一點點的思考,接著隨手將簡曆像扔到垃圾桶一樣隨意的扔到桌上時,我就已經明白了結果。
在家裏當米蟲的一周後,第八天的早晨,我收到了短信通知,意料之中的拒絕,理由單純而不做作,隻有一點:【沒有工作經驗】。
連續被八個公司以同一個理由拒絕,我覺得再接再厲的話,自己也能取得一項世界紀錄,就好像是“連續求職碰壁世界紀錄”或者“被拒時連續麵對同一理由”。
哪裏會有這種記錄啊!
咚咚——咚咚——
臥室的門被叩響了,媽媽的聲音從門外傳來,和往常一樣,是一些安慰我的話,以及希望我不要就此放棄,隻要堅持下去一定能找到一份合心意的工作一類,但是對著這份期待,我沒法做出切實有效的回應啊。
老爹常年在國外,平常很少電話聯係,短信大多也是詢問我生活狀況的短短幾句話,連他彙生活費時銀行發來的通知信息都比他同月份內發來的短信字數多。
爺爺奶奶都是寧願天天累死累活也不願歇一會兒的性格,每天都把大部分時間投入工作中,老媽她也因為工作很少與我溝通,萬幸的是,我並沒有因此走上任何歪路。
相反,我從小學時期開始就偏內向,初中時期與人的交流少到了班上同學常常會驚異的發現班上突然多出一個人的程度,高中時期下決心改變自己,其結果就是變成了一個對誰都謙和有禮,但連個親近的朋友都沒有的人。
這樣的性格是不行的,我清楚的認識到這點,沒有一個可以值得信賴的傾訴對象,代表著快樂無法分享,痛苦無人分擔,若有怨恨,那麼會一直積累在內向無法釋放,若遭受挫折,也隻能藏在心底。
但即使別人看不到,自己終究會有遭受不住的那天,幸好自己姑且算是個心態較好的人,當然也許是麻木了也不說定,加上自己的一種特殊宣泄方式,至今為止還沒有真的因此出現過極大的情緒波瀾。
敲完最後一段話,再度確認收件方的郵箱後,小拇指“啪”的一下敲下了回車鍵,又一封滿載抱怨與自我反省的郵件投遞了出去,接著看到“郵件已成功投遞到對方郵箱”的提示後,我舒了口氣。
喂喂別誤會,我可不是接著網絡世界的特性逃避,那份郵件的收件人,說出來可能有些丟人,但就是我自己,準確點說就是我的小號。
將遭遇以日記的形式全部寫下來,然後以郵件的形式發送出去,就能獲得心靈的平靜,但又找不到一個合適的收件人,迫於無奈,最後我成為了“有兩個號的男人。”
這一做法已經持續了數年,實際上從16歲那年年初開始,而今年我已經過了21歲的生日,就算不滿打滿算,也已經過去5年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