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就開機器,準備收割。”爺爺磕了磕旱煙袋,無奈的對打穀隊中的眾人吩咐後,回了帳篷。
他不聲不響的發懵半天,隨後看了陸宇一眼,用沙啞的聲音道:“那個姓張的村長,有問題。”
“什麼問題?”陸宇問。
“他不像是想要我們收割莊稼。”爺爺將旱煙袋中的煙灰磕掉。
陸宇皺了皺眉:“那他想幹什麼?”
爺爺沉默了一會兒:“說不清。或許是要挖老礦!”
‘老礦’是收割隊的土話,指的就是古墓。當把頭,這一輩子總會在替人收割莊稼的時候,找到許多奇奇怪怪難以形容和理解的東西,不小心遇到古墓更是稀鬆平常。
“你說張村長想要盜墓?”陸宇吃了一驚,隨後又搖頭:“不像,哪個盜墓的敢這麼明目張膽,包了整個山地的田,讓我們開荒。”
“我總覺得這件事裏透著古怪。不尋常!不尋常!”爺爺歎了口氣語重心長的道:“總之小心點為好,眼下合同都簽了,荒是要繼續開墾的,開荒後多在人後呆著,不要跑前邊去。如果挖到了古怪東西,不要碰,掉頭快逃。”
陸宇低著頭,有些不以為然。爺爺見他聽不進去,也沒有多說話。兩個人就在這狹窄的帳篷裏各自背對背的睡覺了。
陸宇家世世代代都一直都幹著打穀隊的行當,這種職業其實早在一千多年前的唐朝就有了,多是受了兵災和饑荒的流民們自發組建的,流竄在神州各地。
小麥和水稻,依據種植地區不同以及時間、溫度、高度等原因,收割時間會有很大的差別。這就給流竄在神州各地的打穀隊提供了生存的機會。
最早期的打穀隊就像是短工,幫著農人收割各種作物,隻要給口飯吃飽就行。久而久之,打穀隊也像是各地馬幫以及茶馬古道上的馬駝子一般,有了嚴謹的規矩和禁忌。
其實這世界哪裏都不太平,有許多稀奇古怪,很難解釋的事情。打穀隊走的地方多了,自然會遇到各種狀況,稍有不慎就會死的莫名其妙、不明不白。
再來說說陸宇吧,大學本科畢業,一直沒找到工作,所以回了老家。爺爺辛苦賺錢供他讀書,就是想讓他別再幹這種行當,辛苦又玩命。可是這世道,誰說得清楚。或許這便是命吧。
總之在家裏閑著也是閑著,所以陸宇就跟著爺爺的打穀隊走南闖北,見識到了許多至今都難以想象難以理解的東西。囉嗦了這麼多,就幹脆先說說他家的曆史。
陸宇家的打穀隊根據族譜記載,已經有400多年了,遵循著一條嚴謹的作物成熟路線。隊裏每一個人都是400年前原班人馬的遺老遺少。因為年代久遠,幾百年來都四海為家,究竟祖籍在哪,沒人能說清楚。現在的戶口雖然掛在四川的某個鄉裏,但那個鄉村中隻有爺爺修起的幾間茅草房外,便是空無一物。他們也很少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