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江鎮的生活格局,是與別處完同不同但又是本質相同的:都是男尊女卑的家庭,男人是一家之主是所有一切的中心,而女人興能成為依附。男人娶媳婦生下來的孩子一定要跟男人姓,一定要生夠兩個兒子,女孩是不能夠傳宗接代的,一一這是很多年以前的事,現在女孩應該是也可以傳宗接代了,一一男人的親戚才能算真正的親戚,女人的親戚隻能算偽親戚;男孩誕生了,主人家一定要掛燈喝滿月酒的,但女孩便沒有這個福氣了,男人去世了,他的兄弟姐妹一定要報喪的,但是女人的親戚不允許報喪,女人去世了,她的同胞姐妹是不允許報喪的,但是可以向她的兄弟們(也包括堂兄們)報喪的,同樣對於她的丈夫的親戚們一定要報喪的。隻要娶媳婦嫁女這樣的喜事才請到姐妹的。

我在1984。12。17日一個寒冷的冬天下午二點鍾左右出生在一個貧苦的農民家中,我是一個男孩,但我過不了哪種等級森然的舊式生活。因為我已經是第三個男孩,在中間的,奶奶說,超生的,分不到田地,所以沒什麼用。媽媽說,以後她老了以後和小兒子一起住,不會和中間一起住;爸爸說,以後他老了以後和大兒子一起住。所以說中間的在農村中是最不受待見的。

隨著一年又一年的過去了,當年的泥磚瓦房,變為紅磚瓦房再到洋樓現代化別墅;電視從黑色進化到彩電再到電腦;天線從哪電視機頂上的天線,到室外的遙控天線現在的大小衛星戶戶通接收器;從郵寄的手寫信,後來的固定電話,再到現在的手機智能手機;這是中華兒女有史以來最為幸福的時代。

年邁的爺爺奶奶去世了,再度證明了過去舊式的生活有多麼艱難的改變。母親也同樣的出現意外去世了,她的姐妹甚至是說:姐妹的不用報喪,有多名同村的年輕男人去世了,遺留下年幼的孩子,妻子要改嫁了,但是卻隻能帶走女兒,兒子要給哪個死去的人傳宗接代,這令人懷疑這真的時新生活戰勝舊生活了嗎?!稻田荒廢很久很久了,後來上麵又逐漸出現了一些樓房甚至是別墅,這讓人不由得呼吸悲涼起來。

我要怎麼樣敘說我美麗而又肮髒的故鄉呢?從什麼樣的角度來說呢?是從衣食住行的改變,還是從別的地方來說呢?這令我頭疼了很久,我反複思索著,我忽然間想到了《紅樓夢》中的哪些被毀滅的女孩的故事來,這上麵的故事與我爺爺奶奶,母親和她們的姐妹,與我眼裏所見過的沙江鎮的女人們表麵上已徹底的改變但是本質並沒有改變的生活是多麼相似啊!我於是靈光一閃就有了這一個名字,這一個角度,哪就是一一

曆史轉折中的中國女人

也就是說以一個女人感受到的幸福的自尊生活來反映出新中國以來所取得的偉大的根本而徹底的改變了人民的命運的曆史關鍵性成就來,我想這就是最好的角度。

鄉村這麼多事,從哪方麵入手更加容易呢,既然是說了要從女人的角度來說,而女人生命中在以前最重的當然是婚姻與家庭了。所以說我們就從一個女人走進婚姻結成家庭開始說起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