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淩秋又道:“我開始也覺奇怪,後向人一打聽,才知此事原委。原來這孩童乃是一個乞兒,當時餓的急了,趁人不備之時,溜進酒樓廚房,偷吃了三個包子。卻被鄧寶平拿住,說要將他扭送官府,在臉上刺一個‘賊’字。這孩童年幼無知,平日道聽途說隻知官府霸道異常,專會整治人兒。聽說這次還要往臉上刺字。早已嚇得怕了,連忙磕頭認錯。鄧寶平又道‘不送官府也可以,你既然偷了我三個包子,那我便射你三箭,不管中與不中,都再不為難你。’說完便拿出一張弓來,彎弓搭箭向後院屋簷下一個木樁射去,隻聽‘咄’的一聲,那孩童扭頭一瞧,那落箭處與那木樁差了一丈有餘。鄧寶平又道‘你要是怕被射中,也可以邊走邊跑,但不能跑出一百步以外。’那孩童怎知是鄧寶平故意戲弄於他。隻見他箭法奇差無比,要射中自己已是很難了,而自己還可躲閃。即便被射中,隻要不就此死了,也比在臉上刺一個賊字,從此再無臉見人的好,如此想著,便就此答應下來。”
楚懷雲道:“那鄧寶平箭法不差,先前射不中木樁,定是怕這孩子不答應,故意藏拙。遇著這等狡奈之人,那孩子自要受苦了。”冷淩秋歎道:“我當時也納悶,這鄧寶平也就一酒樓掌櫃,怎會箭法如此了得,後來回到楊府,聽的府上老人說起,才知這鄧寶平家境並不簡單,他乃是‘翎羽山莊’莊主鄧通的侄孫。”
洛半夏聽的‘翎羽山莊’四字道:“這‘鄧通’莫非就是當初隨太祖高皇帝起兵,三箭射斷方國珍帥旗的‘鄧三箭’?”冷淩秋見師兄知道此人,忙答道:“正是此人,這鄧三箭當初追隨高皇帝,以一手出神入化的高超箭法,抵抗外倭,平定四方,也是一代英雄,後來天下初定,便和幾位戰場上一起出生入死至交好友,舍棄了朝廷的高官厚祿,一起歸隱山林。“
說到此處,卻是連連搖頭:”隻是沒想到,這等英雄人物,他的後人卻如此不堪。”洛半夏聽得冷淩秋說起鄧通後人連連搖頭,隻怕他已在心底對‘翎羽山莊’起了蔑視之心,忙道:“師弟切莫先給這‘翎羽山莊’下了定論。據我在江湖上聽說,‘翎羽山莊’莊規森嚴,律法統一,少有欺淩弱小之事。你說那鄧寶平人品不堪,又是鄧通侄孫。隻怕他並非‘翎羽山莊’正傳弟子。隻不過是在耳目渲染之下學得一點皮毛而已。”
眾人都少有在江湖行走,自對江湖派別之事不甚明了。唯有洛半夏和葉逢春兩位師兄時不時在江湖走動,現下見他說的有板有眼,大家也將信將疑無法考證。倒是聶玲兒撅著嘴道:“既然‘翎羽山莊’箭法這麼厲害,想必手上功夫也不會差了?不知......”話到一半,便被洛半夏接口道:“哈哈,還是玲兒師妹聰明,你想問的也正是我所懷疑的,‘翎羽山莊’箭法無雙,這是大家公認的,但他們除去箭法之外,一套‘流雲掌’在江湖上也是威名赫赫。若那鄧寶平真是‘翎羽山莊’之人,這流雲掌法想必也是會使的,卻不知又怎會死在楊公子這樣一個絲毫不會武功之人手中?”說罷望向冷淩秋,似要相詢。
冷淩秋見眾人都望過來,便繼續道:“當時我也不知道是怎麼回事,我見那孩子備受欺淩,心中憤恨不平,正要上前理論,卻被公子擋在身後。公子雖然性格驕橫,卻也看不過這等霸惡之事。他幾步上前便站在酒樓門外,左右望了一望,便轉身對大家說道‘這小子偷了三個包子,便被射了三箭。這酒樓卻擋了本公子三步路,說不得也讓我來踢他三腳。’說完便對著大門猛踹了兩腳,頓時把那扇對襟雕花的大門踹出一個窟窿來。眾人都知他為那孩子不平,故意找茬。是以誰都默不作聲,任他胡來。’
‘那鄧寶平見自家店裏大門都被人踹出洞來,哪裏肯服,提著手上大弓便對公子掄去,公子卻也不懼,回身過來也一拳向他麵門擊來,眼見這一下兩人都非受傷不可,哪知鄧寶平卻突然左腳一彎,一個趔趄側身栽去。公子那一拳正好打在他‘上關’穴之上,他挨此一拳,便全身萎靡,就此倒地不起了。”
“上關穴?”楚懷雲微微一怔,指著自己眼角後側之上道:“冷師弟,隻怕你是看錯了,這不是‘上關穴’,而是‘太陽穴’吧,這太陽穴乃經外奇穴,不屬十二正經。此穴輕擊暈厥,重則斃命,那鄧寶平被楊公子一拳擊中此穴,隻怕再無還手之力了。”冷淩秋道:“當時我還不懂什麼是穴位,隻見公子出手,我便忙去護著,誰知那鄧寶平再也沒起來,倒在地上抽搐幾下,就此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