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楔子(1 / 2)

永樂二十一年

剛過端陽,城中還飄有粽子的餘香,這本是仲夏登高,順陽在上的日子,卻見一隊兵馬直奔永定門而來,帶隊之人正是禦林軍統領,自此,京師之地,全城戒嚴。

永定門德勝街上,一座大宅矗立其間,門前一塊鍍金匾額,上書‘淩將軍府’,乃‘明威將軍’淩烈府邸。

此時,這淩將軍府前大街上,早已布滿官兵。這處大宅,更是被圍了個裏外三層,眾將官神色凝重,刀出鞘、弓上弦,一片肅殺之氣早已籠罩淩府上下,附近百姓那見過如此陣仗,均遠遠避了開去,遮了窗戶,封了門簾,便是過路之人,也選擇饒道而行,那敢進入街中半步。

稍時,街後一聲號角響起,不遠處緩緩行來一隊人馬,前隊一十二人,皆持龍旗,中隊虎賁禁軍,鮮衣怒馬,禁軍之後乃一華羅傘蓋,傘蓋之下一方龍輦,龍輦之側人人皆作過肩蟒袍,腰懸秀春刀,後隊卻是宮中近衛,如此陣勢,一見便知是禦駕而來。這龍輦至將軍府門前停下,卷起簾葦,輦上緩緩走下一人,那睥睨天下,俯視萬生的氣勢除了當今永樂大帝,還能是誰?

朱棣剛一下車,便有一將官踏步上前,稟道:“陛下,那叛賊淩烈一家皆在府中,還請陛下發落。”朱棣麵無表情,語氣冷冽,道:“可都查探清楚?朕可不想再擔那屠戮忠良的罪名。”那將官回稟道:“證據確鑿,微臣願以性命擔保。”朱棣又問:“可曾勸降?”那將官答道:“已試過,這淩烈頑固異常,誓死不降,如不硬闖,隻怕.......”他話未說完,便見朱棣袍袖一揮道:“朕要活的。”那將官見他動作,已明其意,隨即吩咐軍士,道:“撞門。”

淩烈府中,早已亂著一團,老弱婦孺皆掩麵而泣。大廳之上,一黑一白兩個中年男子相對而立,那黑衣男子叫道:“淩大哥,你當真不走麼?”那被喚著“淩大哥”的男子正是明威將軍淩烈。隻見他身軀凜凜,相貌威武,五官輪廓異常分明,便如刀刻斧鑿一般。他聽得屋外聲響,黯然一笑道:“冷兄弟,我不像你,你乃江湖浮萍,當可隨波逐流,可我身居廟堂,紮根於此,你又叫我走到哪裏去?”

那黑衣男子道:“你我兄弟聯手,天下皆可去得,莫說這區區血衣樓,便是朱棣老兒的性命,也是信手拈來。可你為何縮手縮腳,畏葸不前?”

淩烈望了望身後因恐懼而發抖的家眷仆人,道:“我若是走了,便是拋棄了她們,我走得了人,卻將心留在此地,日後便是無主之軀一具,這樣活著還有什麼意義?”他聽得屋外撞門之聲越來越響,便從身後一老婦手中接過一三歲孩童,對那黑衣男子道:“我淩烈無子,小女如煙乃是我最舍不得放下之人,她還年幼尚不曉事,不如冷兄弟幫我將她帶出去。也算為我淩家留下一人。”

黑衣男子接過那女童,臉上淌過一滴清淚,哽咽道:“你真的忍的下心,下得去手麼?”淩烈雙手反背,淒笑道:“反正是都死,倒不如給一個爽快,至少比落入血衣樓,曆盡千般酷刑而死要痛快得多。”那黑衣男子歎道:“既然淩大哥心意已決,我也不須多說,大哥放心,我便是粉身碎骨也要將她帶出此地。”說完悄聲蹲下,對那女童道:“你先睡一睡好不好,叔叔帶你去找哥哥玩兒,等你睡醒了,我們就找到哥哥啦。”

那女童似信非信,見他臉上淚滴滑落,便輕輕用衣袖為他擦去,怎知那淚滴卻是越擦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