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8章 (七)(1 / 3)

一個更大的新聞在學校裏傳開了,學校要成立分校,這就意味著會有一批人要到分校去工作。是真的嗎?是的,市政府正在開發西郊,為了吸引企業入駐,吸引更多人去西郊去生活,配套設施就要先行準備了,市政道路、居民小區、供水、供電等都在如火如荼地進行,這是硬件設施;科教文衛等軟件設施,市政府也在積極推進,這些有一定的難度,西郊離市中心三十多公裏,在那個還沒有私家車的年代,誰願意去?阻力很大。市政府想讓軍醫大成立分校,主要是看上了學校的附屬醫院,軍隊一聲令下說搬就搬,省卻很多麻煩。軍醫大當然也願意,市中心的學校建於五十年代,地方狹窄,越來越難以適應學校的發展,多一個校區,就多了發展的空間,而且新校區的基建設施大部分由市政府出資建設,這是多大的好事。

學校召開了幾次黨委會,基本形成了統一意見:一、二、三年級和延安醫院搬到新校區,其餘仍然留在老校區。方案定下來,規劃和建設就體現了中國速度,市政府各部門聯合辦公,力爭讓校區和醫院在下學期開學即九月一日投入使用。

接下來就是確定人員,學校也很頭疼,很多人的生活基礎在市內,搬到郊區麵臨很多實際困難,軍人也是人,有老有小,有家庭,不能粗暴用行政命令。為了吸引廣大教職員工主動報名,學校承諾凡是符合條件的到分校都能解決一套公寓房,這下子報名不少,但是還是不夠。隻能做老同誌的工作,讓他們發揚風格,而且新老校區之間每天都發班車,可以回家。新老同誌加一塊,人數勉勉強強夠,缺少的再慢慢想辦法。

我們的司琪呢?直接找到陳副主任,想去新校區。一是想換換環境,雖說和辦公室同事的關係有所緩和,但是心裏多少還是有點疙瘩;一是想解決一套公寓房,畢竟隊長和教導員都住的夠緊張了,自己和奶奶還占了一間房。現在教導員已經懷孕了,馬上就有小孩了,以後就更沒法住了。但是自己還沒有結婚,並不符合分房條件,所以希望陳副主任考慮她的實際困難,能有房剩下的,給解決一套。陳副主任因為上次的事還心存歉意,這次當然去和學校積極爭取。這次司琪和誰都沒說,她覺得自己的事應該自己做主了。

不久,分配到新校區的人員名單公布了,同時公布的還有公寓房分配排名。按照設計規劃,公寓房是兩棟高層,一共有588套住房,而符合條件的人數,學校和醫院加一塊,一共是520人,司琪當然是最後一名,在備注欄裏寫上了烈屬,有老人需照顧,這個情況學校裏一般人都知道,沒有引起什麼爭議。

在辦公室裏,趙莉對司琪說:“你真要去呀,這麼遠的郊區。”在她看來,為了一套公寓房去荒郊野外,不值得。

“是呀,低年級都搬過去了,我是新人,隻能從低年級教起。”

“以後就不在一塊兒工作了。”

“雖說是兩個校區,但是還是一個係,以後還會經常在一塊兒。”

“司琪,以前我有什麼不對的地方,你可別往心裏去。”

“過去的事了就過去了,人在一起,哪有不磕磕碰碰的?別放在心上。”

這個時候,電話鈴響了,是趙誌偉找司琪過去一下,司琪隻好放下手頭工作,到趙誌偉的辦公室去。

羅芸這個時候已經有五個月的身孕了,肚子已經有點大了,走路都有點步履蹣跚,但現在還得上課,隻是坐著講的時間多些。剛下課,羅芸想到趙誌偉的辦公室休息去。剛走到門口,就聽見趙誌偉在那裏發脾氣,“你怎麼不跟我們商量,你們搬出去了,別人怎麼看我?”還有人在裏麵哭泣。羅芸趕緊走進去,是趙誌偉和司琪,羅芸已經看到過公示名單了,也看到了司琪的名字,她知道趙誌偉幹什麼發脾氣。

“趙誌偉,你幹嗎呢!”羅芸用眼神示意趙誌偉出去。

司琪還坐在那裏哭呢,羅芸走過來,遞給她紙巾,“你趙隊長脾氣不太好,你別怪他,你去分校的事,我支持你。你別難過了,回去上班吧,我跟他說。”說著把司琪扶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