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部分
歲末年初之際,集中對一些名家進行了采訪,有時甚或一天完成兩到三個采訪任務,各種手頭必須完成的工作是一定要做好的。沒有什麼為什麼,一切都是必須。許多事情堆積一起,遂決定采訪稿放在春節期間完春節期間,計劃中的我隻完成兩件事:暴睡,寫稿。每個早晨都從中午開始,吃過簡單的早餐,開始整理采訪筆記和錄音,寫稿。午飯後,曬著古城的冬日暖陽,小睡片刻。之後,晚飯,寫稿。我沒有主動與這座城市的任何老師朋友聯係過,雖然其實有時也想和他(她)們聊聊,說幾句不鹹不淡的話。實在是前一段時間太過勞累,我要讓自己緩衝一下,也為了給年節前後的人們盡量減少不必要的麻煩。與人方便,自己方便,是自己一貫的作風,繼續。
時間一秒秒一分分一天天快速逝去’被那些與電有關的各種故事和文字糾纏、撕扯、擠對,我決定換一換口味。電視自是不去看了,那種貌似熱鬧的浮華還是留給別人去享受吧。也不想被網絡上的海量信息淹沒,遂“百度”一位朋友的博客,開始一篇篇瀏覽那些博文。閱讀是一件快樂的事,尤其閱讀那些字字珠鞏篇篇精彩的美文,實乃人間最最享受的事。初時,隻是在寫累了時才打開博文目錄,隨性瀏覽。後來,唯恐此舉遺漏某篇精彩的博文’便從前至後逐一細讀,不再瑕版性地瀏覽。
看著眼前的精美博文,忍不住想起自己曾經的那些博客。在網絡上開博這些年來,並不曾寄托過什麼,也沒有打算怎樣,隻是將那些文字和圖片放在那裏,時斷時續地增補一些內容,不龐,卻雜。那些零零碎碎的圖文信息,全憑興趣使然,卻也是自己的真實內心。最初寫《母校紀事》的網站,後來一而再的改版,倒沒有多少不好,隻是漸漸的,就很少再去光顧。很是熱鬧了一陣子的“861^業”,不明就裏的突然就不能再登陸,此後,似乎從網絡蒸發廣一般,很讓我感傷了一些時日。“極秀部落”從創辦初期,到巔峰,再到失蹤,很短的時間就又消失在網友們戀戀不舍的視線中。隨“極秀部落”一同消失的,還有自己對網絡曾經的信任,獨獨留下對那些心靈小文深深的懷念與悲切。
窗外,微風中,一根樹枝在愉快地舞蹈。我知道,春風來了,春天到了。
與春無關牆角數枝梅,淩寒獨自開。
那是隆冬。
當草色遙看近卻無時,春天到了。
春天是萬物複蘇時節,那公園裏的垂柳,在春風吹拂下悄悄泛起一層新綠;那暗香宜人的迎春花,用一個個蘊含希望的花蕾,在不經意間引來諸多關注的目光。那梨花,那桃花1那杏花,那許許多多知名不知名的花朵們也都爭相炫耀’不願錯過這一季的美麗。
生為一朵花,在該開放的季節恣意綻放,在該結果的季節收獲希望,完成生命的輪回。哪怕短暫,生命也因曾經絢爛而不再那麼遺憾;哪怕遭遇暴風雨的摧殘,也因滿懷希冀而不覺得孤單。
這個季節,高高的白楊樹上,總是會掉下許多“蟲子”,三三兩兩,或者爭先恐後,很快就鋪滿路麵。人們往往不忍心踩上去,小心翼翼地踮起腳尖,仔細搜尋著走在一些空地上,不小心還是踩著一個,頗為內疚,心生一絲隱痛。有的則從樹梢跌落後披掛在其他枝頭,春風吹過,微微抖動著,不仔細看會很容易誤認為真是一條毛毛蟲呢!我有時會站在樹下抬頭仰望許久,許久。在這個醞釀和萌發的季節,經曆過嚴冬的考驗,在與暴風雪一番痛苦的搏擊後,它們卻不得不悄然離開枝頭,走完生命中的一程,去往下一個驛站。
許多人對於這世上的許多不平和不公之事,除了忿忿然外,大多都奈何不了什麼,更何況一株植物。都說不經曆風雨,怎麼見彩虹?!可是經曆風雨的洗禮後,就一定能見得到彩虹嗎?!
當春雪消融春雨飄飛春訊傳來時,我曾打算寫一些文字。作為一名文學愛好者,麵對如許春意春潮春色我也不可避免地思緒湧動。可是每天一踏進辦公室,打開內網郵箱、外網郵箱、0(3郵箱,打開公用郵箱,還有私人郵箱,當然還會收到一些傳真或郵寄的稿件,幾百封來稿中的絕大多數都是與春有關的文字和圖片。為了不漏掉好稿,同時也為了遵循企業報的辦報宗旨,我不得不把每封郵件都打開來看,初時也會和作者一起激動和喜悅,一起分享那份生機勃發希冀滿懷的快樂,可是每天都幾百篇的看下來,我終於受不了。像一個特愛吃甜點的人被迫以甜點為正餐,而且必須一餐一餐地持續吃下去。忍無可忍,但是還要再忍。因為春天還在繼續,因為一切都還在繼續。
春天到來之前,應一些朋友的推薦,我讀了一些書籍,看了一些影片。我曾對自己不怎麼喜歡的東西十分排斥,對一些領域的東西從不涉獵,並不願將就和勉強自己。可是朋友一再堅持要與我談論讀書心得和觀後感,讓我不得不硬著頭皮一點點地進入。都說看景不如聽景,實則聽景是根本無法和看景比擬的。一遍讀下來已經不能釋卷,連讀三遍方才覺得稍稍悟出了一些什麼。當然,也許作品本身不一定有多麼強烈的吸引力,主要因為自己的悟性較常人差一些所致。那些故人舊事,那些鮮為人知或廣為人知卻自己並不知的所謂真相內幕,令自己的心緒久久難以平靜。而這些卻不能言表,也無法言表。於是,許多東西在腦海中相互擁擠踩踏,卻不能夠找到一個很好的出口,任由其相互糾結著,也糾結著我敏感的心。我更加沉默了。
院外梧桐花開的那天,妹妹的0(2頭像更換了,隻看了一眼我就頓時兩眼蓄滿淚水:頭像上是妹妹頭戴棒球帽的燦爛和奶奶的慈祥。這世上,也許惟有親情是讓我們一輩子都無法割舍的,也惟有親情是支撐我們一生的真情。
六個廣播員從此文的標題看,似乎疑與《六個夢》略有相近。實則全然不同,沒有夾雜一絲半點風花雪月的成分,既不淒美哀怨,也不纏綿悱惻。
這裏敘說的是六個廣播員的小故事。
這裏記錄的是六個女孩的人生片段。
她們的年齡和學曆以及人生經曆都有相似之處,但也各有差異。她們有不一樣的人生追求和向往,卻都曾在企業“廣播員”這個位置上工作過或長或短的一些時間。廣播員的本職工作其實很簡單。上班前播放半個小時音樂,中午下班、下午上班和下午下班後也要放一段時間音樂。播放的內容可以是流行音樂經典名曲通俗歌曲,可以是轉播的廣播節目,也可以自己做節目或者播報本企業的新聞。如果要把這樣看似簡單的工作做到足夠好,還是需要費一些心思的’也充滿許多樂趣。
第一個女孩的芳名我並不知曉,也不甚了解其他個人信息,惟約略從周圍人口中聽到一些隻言片語。此女孩在我腦海裏的影像便很模糊,模糊到甚至於可以忽略不計。唯一知道的是:她嫌工資偏低,希望加薪,以辭職相要挾。誰知單位並未讓步。於是,她真就辭了。
接替她工作的是我。當我從部門負責人的手裏接過鑰匙,打開廣播室的門時,已找不到關於她的任何痕跡。而關於我的過去和現在,熟悉的人也便熟悉,不熟悉的人隻需知道我的第一份工作是廣播員就夠了。
既然是單位,便難免有各種複雜原因引發的裙帶關係。在我之後成為廣播員的這位,就是某位幹部一個七拐八拐親戚的未婚妻。她來自省城,溫柔嫻靜,氣質頗佳。一看就是那種上得廳堂又下得廚房的女人。並不過多說話,卻給人感覺很親切隨和,偶爾一笑還有兩個很好看的小酒窩。同事們都很喜歡她,是真喜歡,並沒有其他原因。
她為了能經常和男朋友在一起,從西北經濟和文化交流的中心城市來到陝北偏僻落後的小鎮電廠。有人起初也曾對她此舉不解’甚至遺憾。隻是看到下班後她挽著男友一起外出散步時幸福甜蜜的樣子,漸漸地不再說什麼。
婚後的她很快懷孕,身軀日漸臃腫,由一個眼神純淨的都市女孩很快變成一個小婦人。白晳的臉上似乎也有淡淡的蝴蝶斑若隱若現。產期臨近時她就離開了。後來再也沒有看見過。
一個戴著近視眼鏡的大學生走進了廣播室的門。
她有一頭烏黑亮麗的長發,總是用發帶鬆鬆地束在腦後,光潔的額頭。文靜,好學。雖已踏出校門,卻依舊散發著濃濃的書卷氣,像是還沉浸在象牙塔裏的清純學子。每次在樓道遇見她,無論她手上拿著什麼,我都覺得是書。總是兀自在腦海裏勾勒她捧著書本漫步校園的畫麵,一遍又一遍。她的臉生得四平八穩,是中閏傳統的那種天庭飽滿下額圓潤。五官倒也端正。我卻更喜歡她的背影,喜歡遠觀她的靜和她的美。
她很敬業’尤其寫得一手極漂亮的排筆字,頗受部門負責人賞識。
可是又能怎樣呢?!她的優秀隻是給她帶來一聲歎息。最終還是被另一個女孩現替了。走的時候,悄無聲息,不曾和任何人告別。隻是留下了鑰匙。
那個留一頭微曲的短發快言快語的廣播員,上班沒多久,樓上樓下的人們幾乎都知道了她的名字〕她總是人還未到聲音就先她一步來了。燦爛的笑臉,爽朗的笑聲,總是一副超級快樂的樣子。她也很快就和大家都熟識了,起碼表麵看起來如是。
她總是把廣播室一不小心就折騰成自己的閨房,或者廚房口遲起的她每每在上班期間烹妊,飯菜的香味一次次招致來負責人的指責和同事的側目。她的一些沒心沒肺的言語也讓同事們有時略覺難堪。她的過於親昵的舉動也許會讓周圍人頗感不適。當然,她除了完成廣播員的崗位職責外,不情願去做各路人馬布置的其他任務。有人漸漸不樂意了。
終於,她還是離開了。
誰也不曾預料到,下一位廣播員的某些方麵,與前麵那位短發美女相比有過之而無不及。利齒靈牙,聰慧異常,但近視眼鏡後麵的一雙小眼睛卻時不時地冒出一些餿主意,給大家忙碌又緊張的工作總是添亂,當然也添了不少笑料。她幹工作的速度極快,質量往往也極差。總是部門負責人批評的對象,經常被當作一些小型會議上的反麵教材,卻也從不爭辯,不發牢騷廣任由領導批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