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作家之旅
頤和動靜人長壽,
康樂身心福自源。
--常江
43、作家來到頤康源
2009年的4月19日,連日的綿綿春雨在魅力城市漢中俏然而止。經過春雨沁潤的朝陽,一大早躍上秦嶺,放射出明媚無比的光芒。照在哪裏,那裏都是燦爛一片、清新靚麗。
今天的頤康源運動休閑中心,像迎接盛大開業典禮那樣,從裏到外煥然一新。以歡歡喜喜過大節的方式恭候中國國土資源作家協會的26位作家來到頤康源。他們要全力辦好中國國土資源作家協會、中國國土資源作家網在這裏舉辦的網絡建設筆會來進一步展示頤康源的美麗和魅力。
我作為這次筆會的主要會務者之一,讓頤康源成為筆會的主辦地的最初的想法產生於2008年中國國土資源作家協會在河北嶂石岩組織的抗震救災報告文學改稿會。不過,那次改稿會僅僅是一些初步的零散的想法,我的想法雖然得到了常江主席的首肯,由於還沒有任何的跡象能證明我有這樣的能力,證明陝西地勘局有這樣的一塊“風水寶地”。對於作協的領導層而言,這種想法隻能鎖定在意向之中。如果沒有後來的多次紮紮實實富有效果的努力,這種想法怕永遠隻能停留在說說而已的階段上。
4月18日,包括常江主席、楊正副主席等十幾位集結到西安的應邀出席筆會的作家文友,一邊品賞著地道的名揚天下的陝西老孫家羊肉泡饃,一邊海闊著陝西的飲食文化。我坐在他們之間一邊聽著他們津津樂道談笑,分享著他們滋滋有味的吃飯聲,一邊看著窗外愈來愈大的風雨,眼見雨點變成長長的雨線無情地抽打著窗玻璃。我的因見到這麼多全國各地的文友的美好的心情一下子被這漸下漸大的雨堵的亂七八糟了。
我在想如果這雨一致這樣的下下去,明天該怎麼走?如果在漢中頤康源短短幾天的筆會期間也是這樣的風雨交加不變的天氣,筆會的質量還怎麼有保證?我的不遠幾百公裏、幾千公裏費了九牛二虎之力來到陝西漢中看到的卻是漢中的風和雨,那該是何等的另一番不白走一回啊!
於是,從西安東門外“天下第一碗”飯店出來,送文友回下榻的賓館。我冒著雨,沿環城公園走回家中。踏入積滿一地的大大小小的深淺不一的水坑全然不知,心中隻默默地祈禱著:這雨僅僅屬於這一夜,明天定會雨過天晴!
不知是我的祈禱產生了作用?還是國土資源作家協會的網絡筆會本該就有的福氣。雖然,4月19日早上仍然有絲絲雨點落下,比起昨晚上的已經是小了許多。眼見天上烏雲漸散,種種跡象表明天氣在向好的方向發展。果不其然,首輛載著常江等9位會議代表的麵包車,駛在西戶高速上時,天空已放晴。等從澇峪口正式進入西漢高速公路上時,已經見到大片大片的陽光追逐著我們的車輛撒歡嬉鬧了。
這是我的心徹底的放了下來了。天公真的作美。真的給我們陝西地勘局人麵子。
一路上同行的文友從飛馳的車窗外,不住地歎服秦嶺的巍峨峻拔艱險陡峭,由衷歎賞西漢高速公路的開通是“天塹變通途”的偉大壯舉。
車在山中走,人在畫中遊。不知不覺4個小時過去了。我們一行按照預定的時間於19日13點左右到達漢中的頤康源。簡單用過午餐,稍事休息後,按照安排由頤康源的丁總帶領先來的作家們參觀頤康源。
下午快五點的時候,正當我仍然沉醉在天公作美,我等一路順風到達目的地的時候,我的手機響了,而且是一陣緊似一陣地響個不停。我在想誰這麼討厭,打擾了我趁這個時間空擋想好好休息一下的想法。無奈執著的手機大有不叫醒主人不罷休的樣子。隻好拿起了手機,一接手機我立馬從床上來了一個鯉魚打挺:原來是勝利和老田到機場接楊沐等四人的依維柯,被堵在離漢中還有80公裏的關嶺隧道附近,大致是因為高速公路發生了車禍,造成嚴重的堵車,至於什麼時候通車不知道,下午飯不要等他們了等等……
按照正常行駛的車速,下午4點最晚5點,第二波人就該到達漢中了。這下子可好,連啥時候通車都不知道。急忙報告了常江主席。
由此鬆弛的心又繃緊了起來,不僅僅是應該4點多到達的第二波作家,還有龍回仁等6人在西安坐下午6點半最後一班高速大巴第三波作家何時才能到達呢?
44、遭遇堵車
為了安排好漢中頤康源筆會,我先後兩次到漢中,就會議的吃住行等五個大的方麵,與漢中地質大隊和頤康源進行磋商,對每一個具體方麵都進行了詳細的安排並要求必須有專人負責。我曆盡所能草擬出了50多個具體辦好會議的細節,然而就是沒有綢繆出還有可能遭遇堵車這一細節。
沒有窮盡的客觀事情就真的發生了。晚飯後在頤康源賓館前,常江等七嘴八舌地相商著如何為堵在路上的人做點什麼?夕陽的餘輝映照在“熱烈歡迎中國國土資源作家協會的作家蒞臨頤康源指導”的巨型紅色橫幅上,誰也無暇顧及二者爭相輝映,將他們籠罩在一片夕陽晚照中的美景。
相商的結果是無奈的,驅車迎接他們是徒勞無益的,且不說,能否順暢的找到被堵的車是一方麵,關鍵是去解救他們的車反而又要遭受堵車的困惑。如果找不到合適的出口,就要一直往前行駛,茫茫無盡的堵車流何時有盡頭。解救不了被堵的車,解救的反倒成了最後。
唯一的辦法就是耐心的等待,唯一能做的就是要求賓館的服務員和餐廳人員隨時做好準備,為晚些時候到達的作家們安排好住宿和飯菜,唯一遺憾的是與竇賢商定的19日晚上,在頤康源魚莊豪華包間由我作東舉辦嶂石岩改稿小組晚會的計劃宣告泡湯。這次漢中頤康源筆會是嶂石岩改稿會竇賢為組長的小組來的人最為集中的一次。竇賢、秦錦麗、劉江加上我,隻要楊沐一到晚上就可在一起盡興熱鬧一番。無奈楊沐被堵在高速公路上,啥時到還不清楚?取消約定,不僅僅隻為楊沐一人沒有到場,主要還有兩批與會作家滯留在路途,他們的安危是辦會者最要關注的。
期間幾次電話和發信息詢問堵車情況,均是正在處理交通事故。大約到了晚上9點左右,傳來信息,事故處理完畢,車已經開始行駛。我長長地噓了口氣。立即通知前台第二批作家大約10點左右到達,要他們做好迎接的準備。
晚了6個多小時的第二批與會人員,終於在晚上10點半左右抵達頤康源。海南的楊沐從10點半下飛機一直等著浙江的梅苑清風和山東的吳文峰、呂以發一路同行。他們的共同感受的是:這是一次十分難忘的旅行!後來我從老田那裏,看到和感受到第二批與會作家,居然因堵車盡情享受沿途自然風光的照片。心中很為他們的忙裏偷閑的舉動高興。
安頓好第二批人員,又急忙聯係龍回仁,了解他們的情況。打通手機說的是他們被堵在寧陝的地方,晚上11點通話的時候,他們還在原地沒有動。他們的情況恐怕就沒有第二批與會作家那樣悠然自得了。
第三批與會作家從西安發車是下午的6點半,估計他們沒走多遠天就黑了下來。遭遇堵車是非常無奈的事。如果堵在開闊的地方還能好一些,最起碼可以下車透透氣,天沒有黑的時候還可以觀看一下周圍秦嶺的山色,有半日山中休閑也算因禍得了一點福!如果不巧被堵在隧道中,那就遭了老鼻子的罪了,雖然隧道有燈光不是黑黢黢的暗無天日,但一堵幾個小時也真的夠嗆。更為讓人揪心的是:在通常的情況下,3到4個小時的路程是不會帶什麼多餘的吃的,甚至連喝的水都不帶。我不知道龍回仁他們在西安坐車前是否好好吃頓飯,是否隨身帶有水等果腹解渴的東西,是否恰巧沒有堵在隧道裏。如果坐車前他們好好地填飽了肚子,隨身還能有一些水和水果等東西,又恰巧沒有被堵在隧道裏,那樣就真得不錯了。
快到零點的時候,龍回仁傳回信息:他們的大巴車已經開動,真是個利好消息,我感到由衷高興。我此時此刻的最大心願是最後一批參會者的安全抵達。最後一批人員不到頤康源,我和頤康源就別想安靜下來。與其在頤康源等著還不如到車站等著更放心些。於是,叫上開麵包車的季師傅,拉上領路的鍾鳴急急火火趕到了西漢高速公路車站。隨後與龍回仁他們說到遭遇堵車是一種無奈時,他們倒覺得遭遇堵車反而使作家的經曆增加了一層豐富多彩。
平時早已進入夢鄉的西漢高速公路車站,那一夜無眠。雖已是淩晨一點多,車站廣場依然人聲鼎沸,接人的車和強拉生意的的士車都由著自己的心意隨意停放著。淩晨的氣溫有些低,我坐在麵包車裏感到涼颼颼的,趕忙將四周的窗戶拉緊。將座位平放下來,斜躺在座位上耐心等待著。在心中默默地計算著到站時間。
時不時的有大巴駛入車站,每次都引起一陣不小的騷動。接人的蜂擁至出站口,期待著要接的人的出現。的士司機大聲吆喝著承攬著生意。每次我都要坐直身子,瞪大了眼睛目送大巴駛進車站,又瞪大眼睛盯著從車站中魚貫而出的人群。雖然我知道從接到他們的車開動的信息,到大巴開到漢中的時間還不夠。我還是一次又一次的隨著停不了多久就有一輛打著明晃晃的燈柱,鳴著喇叭的大巴駛入,激動不已。
騷動過後是片刻的安寧。這一輛沒有我要接的人,肯定就在下一輛。我在心裏告誡著自己。
淩晨三點半,終於接到了從江西來的龍回仁、張建華、李飛湖、夏磊、吳賢斌以及從黑龍江大慶來的蕫一佐。
隨時待命接待六位作家的頤康源賓館部和餐飲部,接到小鍾傳回的消息後,迅速到崗。
等他們用完簡單的夜餐,各自住宿到位,已是淩晨四點多。也許是過了睡眠的最佳時間吧,我躺在賓館的床上卻久久難以入睡!
45、富有成效的會議
4月20 日9點,中國國土資源作家協會、中國國土資源作家網舉辦的網絡建設會議推遲一個小時在漢中頤康源召開。
幸虧堵車的事情發生在晚上,如果發生在白天,生生的就要耽誤一天的寶貴時間。鑒於第三批與會作家淩晨四點才入睡,20日的會議推遲一個小時已經是十分難得的事情了。
會議由作協副秘書長周誌興主持,上午的主要議程有四項:常江主席講話、龍回仁做網站建立以來的工作總結、李飛湖就網絡技術作專題發言、表彰優秀網絡編輯。
會議一開始就處在熱情洋溢的氣氛中,昨晚淩晨四點才入睡的幾位作家沒有絲毫的疲倦的樣子,大家像久別的老朋友似的,格外親切格外珍惜在漢中頤康源見麵的機會,不管是已經見過麵的老朋友還是第一次參加作協筆會的新人,都沉醉在他鄉遇知己的喜悅之中。
“中國國土資源作家協會、中國國土資源作家網網絡建設會議”的紅色橫幅配上四周牆壁上的各樣字畫,將整個會場裝點的簡潔明快樸實大方。
上午9點一到,主持人周誌興宣布開會。
首先是常江主席的講話,頓時,長槍短炮一齊對準他,一氣猛攝。他比我在嶂石岩見到的樣子更加意氣風發。麵對頻頻閃爍的照相機和漢中電視台攝像機的居中更加侃侃而談……
他的簡潔的講話,將國土資源作家網的辦網宗旨,取得的成績,所存在的主要問題,今後努力發展方向等重要問題做了高屋建瓴的講解。
龍回仁作為作協網站長進行了建網以來的工作總結,將網站建立以來所取得的成績數字化,所存在的問題具體化,對為網站建設作出優異成績的編輯提出表彰意見。真實客觀地再現網站的發展軌跡,讓每位與會人員感到欣喜,同時為進一步辦好作家網進言獻計打下基礎。
李飛湖是作家網的技術總監,所有有關網絡技術都要通過他來設計,出現的問題也要他來解決。我不知道網絡名為飛狐的李先生是否有過專門的網絡技術學曆或者培訓經曆。僅僅靠他一個人,而且主要是業餘時間,而且沒有任何報酬等等的情況下,主掌著國土資源作家網一路走來下來,走的非常好非常有成就,得到了作協領導和各位同仁的一致稱讚,實在是一件了不起的事情。我如今也算得上跟上了時代的發展的要求了,廢棄了用筆在紙上寫字作文的習慣,代之的是用電腦寫作。幾年下來也僅僅局限於一般“我的”文檔的處理,稍微遇到一些電腦上的問題或者網絡上的問題,就一莫愁展,即使按照有關於要求和步驟鼓搗幾下,十有八九是將電腦搞的一塌糊塗,沒有專業人員的再三打理我的電腦是沒有辦法恢複正常工作狀態的。想想我自己操作電腦的狼狽不堪樣子,打心眼裏敬佩飛狐先生的任勞任怨的人品,無私奉獻精神。
最後一項對優秀網絡編輯進行表彰將上午的會議又一次推向了高潮。受到表彰的9位作家中隻有參加會議的牧子、吳文峰、吳賢斌、梅苑清風、九日等五位作家從常江主席手裏領取證書和獎金。全場熱烈持久的掌聲既是奉獻給手握鮮豔的證書的現場的受獎者同時也是向所有為作家網建設做出成績的編輯老師的最好的禮讚。
隨後,會議進入座談階段。與會作家就網絡建設各抒己見。這才是各位作家張揚個性的時刻的真正到來。
果真如此,個子不是很高,但絕對給人以踏實之感的劉江率先發言。他是我在嶂石岩認識的一位極富個性且有詩情才華的年輕小夥子。他作為首先發言另有隱情,明天不得不離開會議回他所供職的單位中國地質大學參加學習與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還有浙江的梅苑清風也是在漢中頤康源僅僅隻能停留一天的時間。我在會議之前曾多次與他們相商,由衷挽留他們能在漢中多待些時間。好不容易來到這裏,途中周轉的時間要比在漢中頤康源停留的時間還要長的話,實實讓人遺憾。再三挽留的結果是,人在單位中,身不由己。為此,我隻好建議整個會議改變了議程。將原定的先采風改為先開會。讓北京的作家和浙江的女詩人首先得完成漢中頤康源之行的主題任務。至於漢中市的人文曆史景觀瞻仰隻好采取另外的形式加以彌補了。其實聰明的劉江已經在19日報道的下午,提前借入了漢中的曆史。他不顧旅途的辛勞,迫不及待地拉上竇賢君打的看了漢台博物館和拜將台兩個漢中市非常重要的景點。正式開會的這天上午,由他們先發言,就預示著下午他們另有武侯祠和武侯墓的活動安排。
劉江為進一步辦好作家網出的招集中在一個“活”字上,版麵活,欄目活,甚至不惜有意製造容易引起悖論和爭議的社會熱門、焦點話題吸引眾多網友參加,以此提高國土資源作家網的人氣和活力。他的議題得到了不少與會作家的認同,隨後發言的楊正和楊沐兩位副主席,就此發表了與劉江有異曲同工之妙的高招。
有著江南女子小巧、怡人、恬靜等特點的梅苑清風,給我留下極為深刻印象的是在要召開漢中頤康源筆會之前,她在作家網上首推出了《讓我們的家園更加美麗》的文章。在那篇文章裏,她以婉轉細膩的筆調,暢敘了作為一位業務網絡編輯的淡淡哀愁和苦楚。更為難能可貴的是她以積極而富有真情的愛心奉勸每位向作家網投稿的作者,首先自己要對自己的作品負起至少多看兩遍的責任,要從減少錯別字,正確使用標點符號做起。這樣做不僅僅可以減少網絡編輯的勞動量,更主要的是可讓我們的網絡家園更加美麗!她的文章得到了一致好評,也很好地配合了將要召開的網絡編輯筆會,提前為漢中頤康源筆會的主題做了輿論鋪墊。
還沒有享受夠作家文友相聚的甘甜,就不得不分離的梅苑清風,在20日早上就要與劉江一起提前踏上返程的那一刻,她與各位告別的樣子和形式讓我真真體味到江南才女的細膩中沁透出的依依不舍。我幾次欲促她上車不忍,但她與眾位繾綣之情沒完沒了。我怕耽誤了行程,終於催促她上車。她回敬我的是:“我還沒有告別完嗎!”雖然她的聲音很低也隻有我能聽見,我還是像受到了無故搶白似的無言相對,心中默念:“既然如此,有何必要提前走呢?”雖然她在臨進車門前,也給了我一個我絕對沒有想到的相擁作為告別。由於提前沒有任何的思想準備,以致於當她的告別形式完成後,我居然還沒有反應過來這種與握手打招呼與眾不同的告別方式有什麼異樣的特別。不過留在心底的不同還是能時常泛出她對頤康源承辦這次筆會的不事張揚中的熱情的肯定和盛讚。
20日的會議開的非常不錯。在下午的繼續座談中,我時不時的有事出去一下,沒有能完全記錄下每個人的精彩發言和精彩發言時諸位動人表情的瞬間。隨後從吳文峰、鄉樂土、田建國、謝西寧等位的照片裏,很是目睹了一下塵子、牧子、九日、呂以發、夏磊、吳文斌等眾位的講話神態,從那些舉止投足的一舉一動之間,捕捉到的是他們獻計獻策於國土資源作家網絡建設的熱情;一招一式之間樹立起的是辦好作家網的信心和勇氣。
十分可貴的是,來自新疆阿爾泰第四地質大隊的向陽,她原本不是與會人員,我不知道她是如何知道國土資源作家協會要在漢中頤康源召開這樣的一個筆會。於是,自認為可以見到仰慕許久的許多名人!又絕對認為是一次不可多得的學習和推銷自己的機會時,就不顧山高路遠,不管千山萬水地來了。我不知道她的來回機票是否得以報銷。我深深地覺得,她的到來是文學的熱情和愛好在鼓勵著她召喚著她。
在這次與會者之中,還有一個同樣讓我驚喜不已的人,那就是來自黑龍江大慶的蕫一佐。我特意在中國地圖上凝視了許久,發現向陽和蕫一佐均來自同一緯度上,隻不過一個是在大西北一個是的大東北罷了。她們同屬於高級知識分子,蕫一佐還是我們國土資源作家網圈子裏不可多見的女博士。在這次會議上,我國楹聯大師常江主席親自點了蕫一佐的“將”,由她任主編在作家網上迅速辦起一個名字叫“詩詞聯賦”的欄目。專門為愛好古詩文創作者提供一個交流平台。可見這位資源管理專業的女博士,古典詩詞知識不同凡響。由此我想到,國土資源作家網應該感到由衷的慶幸,有這樣的高級專業人才自覺加盟並成為癡迷者,國土資源作家網焉有不興旺發達之理!
一天的會議在大家餘興未盡的情況下暫告一段落。接下來周誌興的總結,讓與會人員尤其是我耳目一新。他總結大家的發言形成的五個方麵的不落俗套的認識,有針對性地提出加強網絡建設的三方麵的意見。充分展現出了他作為一個領導者的高度的歸納和概括才能。這樣的能力非一日之寒所能達到,沒有長時間的領導崗位的鍛煉和自覺自願的工作經驗的積累是沒有辦法達到的。能在一天的會議結束時聽到周誌興的讓我難忘的總結真是這次會議的一大收獲一大幸事。隨後形成的會議紀要進一步集結了會議精華,成為指導作家網站建設的規範文件。
有了這麼個良好的開頭,在以後的幾天采風過程中,我有意與周處長在一起,以便能隨時再從他那裏淘出些做人的真諦和實際工作經驗中的金子。佩服有能力的人是我的一大特點;常銘記給我幫助的人的好處是人生時常要溫習的必修課。
46、激情難忘的聯誼晚會
20日下午漢中市文聯主席、陝西省作家協會副主席王蓬等一行專程來拜訪了常江主席,賓主就文學事業進行了短暫熱烈的交流。那天的晚上,漢中地質大隊做東,舉行隆重的宴會,歡迎來自全國各地的國土資源係統的作家。漢中地質大隊的班子成員全部出席,原黨委書記鍾生華,隊長張發成即興致歡迎辭。言之鑿鑿,情之竊竊。常江主席接過張隊長 關於餘秋雨說的漢中是漢人的老家的話,大加發揮尤為精彩,他滿懷激情地說:“漢中是漢人的‘老家’,頤康源是國土資源作家協會的‘老家’,今天我們都好不容易回到了‘老家’,還有什麼能抵抗住‘家’帶給我們的溫暖,還有什麼理由不飽嚐‘家’為我們精心準備的溫馨呢!”
嘩、嘩,一陣陣濃烈的掌聲,拉開了歡迎宴會彼此美好的相互祝福!
歡迎宴會的聲聲祝福還沒有盡興,聯歡晚會的序幕又徐徐拉開。
“親愛的各位作家,各位朋友,大家晚上好!
濤濤漢水奔流不息,那是這片土地上流動的歌;
巍巍秦巴縱橫千裏,那是這片土地上多彩的畫。
在這個鮮花競放,春光明媚的時節裏,來自全國各地的國土資源作家們,不遠千裏,懷著美好的心情,相聚在漢中這座文明古老的城市,來到幽雅迷人的頤康源運動休閑中心,共同探討建設國土資源作家網站,發展壯大國土資源作家隊伍,繁榮國土資源文學創作大計……”
晚上8點正,頤康源餐廳經過簡單的裝飾變成了晚會現場。精幹老練的化鋒閃亮登場,一番開場白讓全場為之喝彩。
將首次在頤康源召開的全國性的作家文人一類的會議開的生動活潑有趣是要辦這次會議的題中之意,不過以什麼樣的形式和內容達到這樣的要求卻是得費不少的思量的。權衡後覺得以晚會的模式,配上卡拉ok演唱形式,頤康源作為東道主組織幾個短小的節目,與會的作家肯定不乏能歌善舞的,他們再出幾個說唱節目,組成一台聯誼晚會。讓大家在輕鬆的環境和優美的音樂中盡情放鬆心情,盡情放歌。確定要組織這樣的晚會活動後,尋找一個能擔當起晚會的主持人的角色是能否辦好晚會的關鍵。在與會作家中尋找擔綱主持人恐怕來不及而且我對與會作家的愛好並不了解。好在我對全局的情況還算熟悉,首選了第一地質隊的宣傳幹部王化峰。小夥子有情有才,曾在第一地質隊的“隊節”活動上,在與安康市國土資源局的文藝聯歡中,多次主持節目。想必主持頤康源作家聯歡會不在話下。
讓化鋒小夥參加頤康源作家筆會的通知我早在年初就已經告知。他有文學的天分也有文學創作的實踐。讓他主持聯誼晚會的事卻是在他19日報道後才告知的。我與鍾生華、頤康源的幾位老總19日下午在一起就晚會的情況進行過一次討論。隨後就全權交給了化鋒。
化鋒的認真態度和一絲不苟精神讓我沒想到,在短短的一天時間內,要落實節目,要選擇卡拉OK光盤,要試聽音響等等,而且還認認真真的寫了晚會主持詞。有了串詞就將整個晚會連成了一個有機整體。我原先有這樣的設想,隻是怕給主持人帶來不必要的負擔,所以就沒有直接提這樣的要求。沒想到化鋒不僅想到了,做到了而且做的還非常好,這就是給一點陽光就燦爛的水平。
……春天是一個激情洋溢的季節,春天是一個縱情歌唱的季節,相擁綠色的空氣,沐浴醉人的芳香,寄托美麗的希望,今夜就讓我們暢開歌喉,舞動雙手,為了國土資源文學創作的繁榮,為了頤康源的美好明天而歌唱。中國國土資源作家協會、漢中頤康源相約春天聯誼晚會現在開始……
晚會以頤康源員工的舞蹈《足球戰歌》開始,她們將一個朝氣蓬勃的頤康源推給了各位作家。楊正副主席的獨唱《為了誰》,在散文詩樣的抒情歌聲中,讓我們每個身曆其境的人都深深的回味一個問題,我們的事業我們的工作為了誰?海南女作家楊沐的《綠島小夜曲》,她的南國風情讓各位沉醉其中而不能自拔。一曲舒婉動聽的歌曲《小路》是向陽將新疆阿爾泰喀納斯聖境裏彎彎曲曲的白樺林帶到了晚會現場。來自江西的吳賢斌清唱的《興國山歌》,更增加了我們對原生態東西的渴望。秦錦麗、夏磊聯袂獻上的《東方之珠》,充分表達了對過去地質生活的眷戀,勾起我們每一位都曾經擁有的平常的不能再平常的地質生活的懷念。為了那些在單調而乏味的地質生活中演繹出的許許多多地質夫妻恩愛的感人故事,一曲《東方之珠》也許能唱出地質妻子與丈夫相互恩愛的心聲。
鍾生華的拿手好戲啞劇《吃雞》,是這夜晚會的壓軸節目。也是我敢於舉辦這次聯歡晚會的最為自豪的招牌子。憑著這個節目我自信這夜的晚會就成功了一半。鍾先生是我的老朋友也是我從事局黨風廉政建設工作中最能幹的紀委書記之一。他的《吃雞》啞劇節目曾在2002年全局黨風廉政建設工作會議上演出後受到了極大地歡迎,給我留下了難以忘懷的印象。隨後他又在2004年中紀委北戴河培訓中心舉辦的全國500餘人參加的紀檢幹部培訓班上代表陝西省培訓學員演出這個節目,不僅大獲全勝為陝西省掙了麵子,也為自己贏得了啞劇明星的稱號。
最初與他相商演這個節目時,他死活不答應。原因是沒有準備呀,早忘了等等的推脫之詞。其實我清楚他不想演的真正原因,隻是不便說出罷了。我好說歹說:“這麼多作家來到漢中頤康源多麼不容易呀,就是有再大的困難也得克服。”直到19日的下午還沒有爽快答應。我有些生氣了。向他發出了最後通牒:“你的節目,我已經向各位作家說過了,演不演你看著辦吧。”
當然,鍾書記畢竟是老朋友。20日一個下午沒有露麵。專門要了一間客房,一個人躲在裏麵,又是寫又是對著鏡子練的折騰起來。
果不其然,隨著化鋒報幕的話音落下。一個邁著卓別林步子的“瘦公雞”來到了大家麵前。他學公雞又搖又擺、連蹦帶跳的樣子惟妙惟肖,讓每位忍俊不禁。隨後模仿剛出鍋的熱燒雞燙手狀態,就燒雞喝燒酒的舒服勁,尤其是把雞塊放在嘴裏嚼不爛咬不動,又抓住雞塊用嘴咬住使勁拉,上下左右仍扯不爛撕不開,極度的誇張令台下捧腹大笑。隨後經過表演者傻楞半天的動腦筋,想出了用釘子和錘子將雞釘在桌子上的辦法,誰知不小心釘在了自己的手上,那痛苦狀讓人不堪回首。緊接著繼續用力拉、啃那隻雞塊。終於整塊雞被吞了下去,用手撫摸腹部難受裝。最後雞從嘴裏飛出,公雞長鳴不止。他的表演沒有結束,下麵早已笑的前仰後合的有之,笑出了眼淚的有之,笑差了氣的有之,總之笑的不亦樂乎!
隨後,晚會向著出乎意料的方向發展,踴躍獻歌的爭前恐後,為歌者伴舞的絡繹不絕。如果說受到現場氣氛感染後張發成隊長的《那一夜》,唱的激情澎湃的話,常江主席情不自禁走到大家的麵前,朗誦了由孫髯翁為雲南大觀樓撰寫的長達180字的天下第一長聯:“五百裏滇池奔來眼底,披襟岸幘,喜芒芒空闊無邊……”他的朗誦字正腔圓,魅力四射;“數千年往事注到心頭,把酒淩虛,歎滾滾英雄誰在……”他的朗誦聲情並茂,感情奔放。為晚會增添了不盡的光彩,將晚會再一次推向了高潮。
相約頤康源是作家與頤康源的緣分。經過近一年的運作,在久久的期盼中,這個約定才變在今天為現實。晚會在由頤康源員工為大家帶來的歌伴舞《我和頤康源有個約定》的歡快的氣氛中結束。
今夜相約頤康源,更加難忘頤康源。期盼著與頤康源的下一個約定!
47、觀光見聞
4月21日,會議進入第二個階段。一大早,兩輛麵包車在三輛黑色小轎車的引領下,魚貫駛出頤康源。作家們要到留壩的張良廟,看看大漢三傑之一張良的歸隱之地“第一山”紫柏山。
安排最有代表性的觀光項目,把漢中最有魅力的人文曆史景觀展現給慕名而來的各位作家。在非常有限的時間內,讓遠道而來的客人們觀有所知,遊有所值,聽有所獲。為此,頤康源是頗費了一番腦筋的。他們安排了富有經驗的何秦專門負責接待作家在漢中的觀光事項。我第一次見到何秦是在21日的早上。起初我以為他是頤康源聘請來專門服務這次作家筆會的。隨後才清楚,他也是一位經過社會洗禮、市場大浪淘沙後漢中地質大隊的又一位有成績的“回歸職工”。應允成立頤康源旅行社的需要。把安排好作家們在漢中的活動,作為了一次難得的實踐機會。在安排張良廟活動上,他們曾幾次電話與張良廟管理所的人聯係,並實地查看紫柏山景區的打造進展,如果允許的話,將安排作家遊覽紫柏山。當實地了解到紫柏山景區要在5月1日才對外開放時,就安排在返程期間,遊覽石門古棧道。
在每個景點的時間安排上,不能像旅遊團那樣緊趕慢趕的趕時間。要非常寬鬆。讓作家們充分擁有自由品賞漢中人文曆史的時間。這是頤康源特意交待給他的原則。在石門景點,我要求導遊對作家們規定遊覽的時間時,何秦告訴了我這一情況。我為頤康源能針對群體對象不同而提出的工作細節而叫好。
在觀光項目的整體安排上,最應該喝彩的是他們提前經過精心的考察,精心挑選了兩名導遊的事。21日早上,不知是由於人員的超編,還是對導遊的偏見。總之,對於頤康源提前安排了兩個隨車導遊的事我不由為然,還多少生出一些“多此一舉”埋怨之氣。竟以坐不下為由,將另一個導遊打發走了。隨後,因有了何秦選配的導遊的引領,使作家們在漢中兩天的觀光更加風光更加有趣更加難以忘懷的時候,我深深的為我的“主觀想當然”辦事而懊悔!關於導遊留給大家的美好印象在隨後的章節中還要說到,在此不便多敘。
從漢中到留壩,101㎞秦嶺南麓山中的自然風光,讓作家們心曠神怡。沿褒河水庫蜿蜒而上的316國道,是關中入漢中的主要通道,曾經擁有的川流不息的車流乃至時常造成擁堵不堪窘迫之景的316國道漢中到留壩段,因西漢高速公路的開通,變得大為快捷了。此時此刻,當漢中盆地的油菜正在飽吸天地之精華,結莢長籽的時候,留壩山裏的油菜還在吐露芬芳,黃色花蕊大肆綻放的時候。青山綠水中裹夾著的大片大片油菜花,讓作家們很是過了一把“漢中黃花芬芳盡,留壩油菜始盛開”的癮。
進得《漢張留侯祠》來,頓感泉水竹影聲色成趣,古柏勁鬆千姿百態,奇花異草濃鬱馨香,碑石字畫各具妙處,石徑岩梯千回百轉,神物典故意趣橫生,身臨其景如墜仙境。
盡管如此,我已是第五次來這裏了,漫不經心地隨著人流轉悠。殊不知,有著陝南第一“碑林”之譽的張良廟,比比皆是的匾額楹聯,極大地吸引了各位作家。“明哲風高”讚頌了張良功成身退的品德;“機諫得宜”表現了張良給皇帝提意見善抓機會具有適宜之才;“帝宰人龍”張揚了張良是皇帝的宰相又是人間品質最高的崇拜象征。尤其是於右任的“送秦一椎,辭漢萬戶”一詞,說出了張良曆史上的兩個典故,使張良名垂千古。此時,那個個子不高,名字叫做常敏的女導遊才真正進入了各位的視線。我再也不能以來過幾回作為資本了,緊緊相隨在導遊前後。她以她的機敏過人,吐字清晰,各樣匾額楹聯在她那裏不僅能倒背如流,而且還能將匾額和楹聯中隱藏的故事講得一清二楚的表現,贏得了各位的尊敬和愛戴。在她的環環相扣,引人入勝的帶動下,張良廟眾多的名人楹聯成了彼此切磋學習的課堂。在著名愛國將領馮玉祥將軍民國17年留下的楹聯碑前,常江聽完導遊的講解後,乘興跳上台階,指點著碑中文字給大家作了一番講解後。導遊知道她帶的觀光團中,那個滿頭銀發,紅光滿麵的老人居然是著名的楹聯大師常江時,有點意外有幾分激動更覺得慶幸欣慰。追慕大師是她夢寐以求的事。今天有大師在眼前,絕不放過任何請教學習的機會。
由亭、廳、廊、殿所包圍,景物極其豐富的北花園為張良廟名勝區內一個獨特的風景點。遊者至此,莫不心曠神怡,流連徘徊,不思離去。在一株枝頸相連的冬瓜樹前,導遊適時地說出了詩人張問陶的一首五律詩:“數老猶連理,人生慣獨遊......”其中“餞春才幾日,關月已如秋”是由常江主席進行解釋的,他說:“這兩句詩說的就是張良廟一帶的氣候,過了春天就是秋天,沒有炎炎的夏天。”北花園成了常敏和常江這一老一少相互交流的地方。
“導遊的工作很聖神,把景點的曆史與現實相溝通,讓遊客能跟著你對景點昨天發生的曆史有興趣,進而引起遊客思想上的共鳴,不下一點功夫是難做到的。”常江有感而發的感歎,讓陝西理工學院畢業的常敏深有感觸。“導遊工作看似簡單,要做好非有紮實的積累不可。”說完這句話,常江回過頭來凝視著這位可愛的女導遊既是愛憐又像考問地說:“你知道天下第一長聯嗎?”出乎所有人的意料,對於這樣的難題,常敏是胸有成竹。她不僅知之,而且還當著常江等眾人的麵,非常流利地背誦了天下第一長聯。我沒有注意其他人的表情,反正在那一刻,我形容我自己的樣子是目瞪口呆。
隨後在石門棧道,武侯祠、武侯墓等景點,具有紮實功底的導遊常敏的形象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認可。尤其在漢台博物館石門十三品的講解中,麵對一塊塊巨大的石刻岩體和從石刻上拓下來的書法珍品,常敏的講解更加生動。她或讀石刻上的原文或講解其中的來曆,張弛有度,閉合有方。曹操的“滾學”以及隸書書體的演變在她的講解裏演變為漢字高雅藝術史,掰開揉碎地供我們欣賞。
在兩天的導遊工作要結束的時候,完全沒有想到常敏竟以一首長長的“漢中賦”作別。“梁州故郡,興元舊疆……維天有漢,星耀光華;維地有漢,玉潤膏粱……漢風四海,雨澤八荒……”一首“漢中賦”在誇盡漢中自然美景、人文曆史、人傑地靈的時候,也折服了跟隨她走進漢中主要景點的20多位作家。
嘩、嘩熱烈的掌聲,隨後紛紛要下她的名片,紛紛和她進行合影等等舉動。真實表達了作家對常敏的敬佩。對常敏的極深刻的印象,還集中表現在常江主席於23日在頤康源桃花潭畔接受漢中電視台的專訪裏。他多次提及並表揚了常敏這個導遊。他說:“因有了常敏,漢中的形象在來自全國國土資源作家麵前變得富有魅力;因有了常敏,兩漢三國曆史變得生動鮮活;因有了常敏,許多作家表示要再來漢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