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美好明天(1 / 3)

第九章 美好明天

1 2007年的秋天,對於陝西省地礦局各地勘單位而言,是一個極為不平常的秋天,因為在這個美麗的秋天裏發生了繼1999年地礦局屬地化管理之後又一次牽涉麵之廣,人員之多的改革大事,而且是一次真正意義上的脫胎換骨似的改革大舉。

第六地質隊作為省地礦局下屬單位之一,杜虎生自然要求他領導的團隊中的每個成員,都要瞪大眼睛認清改革形勢,把握改革脈搏,追蹤改革走向,緊跟改革趨勢。唯有如此,才能在陝西省地勘單位體製改革跨入一個新的曆史進程中不落伍,在帶領全隊幹部職工進入新的裏程裏不掉隊,在創造六隊美好明天的征程中永向前。

然而,麵對陝西省人民政府為了貫徹落實《國務院關於加強地質工作的決定》的實施意見(陝政發[2007]44號文件)。以此為標誌,從此拉開的陝西省地勘單位體製改革的帷幕,杜虎生卻是一臉的茫然和不知所措。

他回想起全國地勘單位體製改革進程可謂一波三折,於無聲處聽驚雷;推進改革的文件級別也是百尺竿頭,長江後浪推前浪。

1999年,為了密切配合並全麵支持全國地勘單位屬地化改革進程,在國土資源部的努力下,國務院辦公廳相繼下發了《關於印發地質勘查隊伍管理體製改革方案的通知》(國辦發[1999]37號)、《關於轉發國家經貿委管理的國家局所屬地質勘查單位管理體製改革實施方案的通知》(國辦發[2001]2號)。

文件下發幾年後,麵對新的形勢,地勘隊伍仍然存在著一些實際困難和問題,製約著改革與發展的大步前進。為了進一步深化地質勘查單位體製改革,加快實現企業化經營步伐,解決地質勘查單位改革和發展中存在的困難和問題,2003年9月4日,國務院辦公廳又以國辦發[2003]76號文件,再次下發了《關於深化地質勘查隊伍改革有關問題的通知》。

國辦發[2003]76號文件,不啻是全國地勘隊伍久盼的春雨,繼續深化改革的號角。用“地勘職工關心不關心,滿意不滿意,支持不支持”的標準來衡量,76號文件無疑是一個好文件。

然而,自從1999年全國地質勘查隊伍實行屬地化管理以來,轉眼7年過去了,地勘隊伍解放思想、銳意改革,主動融入地方經濟,改革發展取得了一定的進展。但總體上仍然處於 “沒有地勘費活不了,單靠地勘費活不好” 狀況之中。

如果用“地質勘查是國民經濟建設的先行性、基礎性工作,服務於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的全過程。地質勘查隊伍為我國社會主義建設事業作出了重要貢獻,在全麵建設小康社會的新階段仍然擔負著重要的任務。”的要求來衡量的話,礦產地質工作與這一要求極為不適應,我國資源的保證程度日趨嚴峻,重要資源的可采儲量下降,礦產品價格持續攀升,礦山後備資源嚴重不足,麵臨枯竭的礦山達400多座。地質工作與社會經濟發展的要求不相適應。

地質工作和地勘單位改革雖有20多年的經曆,但體製與機製並沒有因屬地化而發生根本性改變;人才匱乏、設備老化、基礎設施陳舊、後顧之憂未解等等問題也沒有因為屬地化而自然消失。正因為“近年來,地質勘查隊伍認真貫徹國務院關於地質勘查隊伍管理體製改革的部署,通過廣大幹部職工的共同努力,改革工作取得了顯著成效。但是,對地質勘查隊伍實行屬地化管理並逐步實現企業化經營的任務還沒有完成。” 才有了地勘單位體製改革上升到國家層麵的新舉動。

2004年1月,當時的國務院副總理曾培炎到國土資源部視察工作並召開院士專家座談會時提出,經溫家寶總理同意,作為貫徹落實十六大和十六屆五中全會精神的重要行動,作為破解資源瓶頸製約的戰略舉措,有必要研究起草一個加強地質工作的決定。從醞釀到成文,曆經兩年時間。

2006年1月20日,國務院頒布了《關於加強地質工作的決定》。

國務院製定的《關於加強地質工作的決定》,中國礦業報社長王家華在他的《解悟決定》大作中謔稱:“這是一個超長時間、超常步驟的‘懷胎’過程,孕育的是一個科學發展觀的‘胎兒’。”

於是,《關於加強地質工作的決定》一經頒布,各地聞風而動,在不太長的時間裏,創造出了各種各樣的加強地質工作的有效形式和鮮活經驗。內蒙古和廣東模式應運而生,得到了比較廣泛的認可。

陝西省經過長達一年多的準備,於2007年8月31日出台了陝政發[2007]44號文件,這個文件一下發,沒有想到陝西省的四家地勘單位卻是一片嘩然。

隨後,省長袁純清針對地勘單位體製改革中配套措施沒有跟上,引起地勘單位不滿等問題專門作出批示,副省長洪峰主持召開座談會,征求並完善地勘單位體製改革意見。終於,2008年的12月20日以陝政辦發[2008]128號文件進一步明確了地勘隊伍體製改革的具體實施方案。

2008年12月22日,陝西省召開了全省地勘單位改革工作會議。在這個會議上,常務副省長趙正永作了重要講話,他要求省屬四家地勘單位的領導幹部要認清形勢,堅定信心,進一步增強做好地勘單位體製改革工作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全麵把握改革重點,紮實推進陝西省地勘單位體製改革工作;加強領導,周密部署,確保地勘單位體製改革政策落實到位。

按照常務副省長趙正永的重要講話精神,經過緊鑼密鼓的準備,2009年1月8日,省煤田地質勘查開發公司率先成立揭牌,省地質礦產勘查開發總公司相繼成立。2009年2月20日,在西安市金花大酒店舉行了省屬四家地質勘查公司成立慶典大會,常務副省長趙正永為新成立的地質勘查公司揭牌,並發表了熱情洋溢的重要講話。

杜虎生參加了那天的慶典大會和揭牌儀式,聆聽趙正永的講話,他牢記住了趙正永所說的通過這次改革,要達到的三個目的:一是激發活力。利用陝西省的資源優勢,利用市場經濟體製對企業發展的有利條件,增強地勘企業在市場經濟中的發展能力,並不斷發展壯大;二是加大地質勘查工作力度。建立7個億的地質勘查基金,通過公開招標,給完成地質勘查項目的企業一定比例收益等舉措,調動地勘企業多找礦、找好礦的積極性;三是增加職工的收入。隨著地勘企業經營發展,逐步提高職工收入,增加個人利益,強化事業,壯大企業。

2 對於陝西省地礦局的體製改革,打斷骨頭連著筋的國土資源部同樣給予了極大的關注、充分的理解和熱情的支持。國土資源部新老部級領導為陝西省地礦局體製所作的不遺餘力的努力,杜虎生並不清楚,因為那是高層次範圍的事情。

不過,國土資源部汪民副部長在陝西省地勘單位體製改革最關鍵的時候,曾兩次到陝西省地礦局調研,尤其是2009年9月15日那次。杜虎生是通過國土資源部舉行的地質找礦大討論來認識和感知國土資源部副部長汪民對陝西省地勘單位體製改革的關心、關切的。

他在聽取陝西省地礦局改革發展的彙報後說到,地質隊是計劃經濟時期的產物,發展到今天已不能適應市場經濟發展的需要。隨著國家市場經濟體製的不斷完善,事企都要規範運作。如果地勘單位既是事業又是企業,將隻能會陷入兩難地步。既然省政府很重視地勘單位體製改革,出台的政策對地勘單位改革也非常有利,地勘單位改革勢在必行。所以,早改比晚改好,早改早主動,早改早有利。

同時汪民副部長透露的中央對地質找礦工作非常重視、已把地質找礦擺在很高的位置的信息讓杜虎生倍受鼓舞。他說,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副總理李克強在視察國土資源部時,將地質找礦提高到是中華民族振興的大問題,是一個重大的戰略問題的高度來對待。中央領導同誌的重要指示,將給地質找礦帶來新的發展機遇。

汪民副部長要求地勘單位要堅定不移地推進改革。不改革,這支隊伍就闖不出一片天地,日子也會非常難過。

此時,杜虎生的茫然換成了欣然。第六地質隊在總公司的指導下,迅速注冊成立了第六地質礦產勘查開發公司。

3 第六地質礦產勘查開發公司的牌子莊嚴地懸掛在六隊辦公大樓前,用了不到十分鍾就完成的掛牌儀式,六隊與所有地勘單位,一路高聲喊著“加快地勘單位企業化進程”的口號傍徨、探索了20多年.才僅僅豎起了這個顯著的曆史性的跨越標誌。

如何讓空空如也的公司變的名副其實,企業兵強馬壯,今朝勝過去,在不太久遠的明天抒寫出企業運營的新篇章呢?杜虎生明白有許多事情要理順,有許多工作要著手。首要的當務之急恐怕還是要盡快更新廣大職工的觀念,從思想上注入活力。

恩格斯說過,曆史從哪裏開始,思想進程就從哪裏開始。老杜為此組織了自上而下的座談會,分門別類的懇談會,重點突出的研討會,側重有別、詳略得當的大會小會,找出了體製不順、活力不足、投入不夠、功能不強和人才缺乏等主要問題。得出的一致認識是,轉變思想觀念領先,步步領先;思想觀念落後,步步落後。

公司運營中的問題不能再用老觀念、老辦法去解決;前進中遇到的困難,更不能用退回去的辦法去處理。大踏步推進地質勘查開發工作向市場經濟轉變;從傳統地質、單一地質向現代地質、大地質格局轉變;從資源保障為主向資源環境並重轉變;從主要依靠省內資源市場向充分發揮比較優勢、走出省門國門參與全國化、全球化的資源、市場轉變。

公司的地質勘查開發工作要更加緊密地與地方經濟建設和地方社會發展相結合,在更加主動為經濟和社會發展服務之中,最大限度地創造公司的價值,最大限度地實現公司的改革目標。

回眸公司成立時以轉換觀念思想為主導的工作,杜虎生有一個更加生動而形象的比喻,叫做:勇敢地殺死你的奶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