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張芸欣
我和少女(戴帽子的魚)的相識,大概有七年的時間了。
在我們那一批寫稿的人裏麵,很多人都說我是前輩,可是她們都不知道,其實戴帽子的魚,才是我們所有人的前輩。
在我讀初中的時候我就在一本當時很紅的叫《少女》的雜誌上看到她寫的文,特別的文筆深深地吸引著我。讓我一瞬間就記住了這個特別的名字。
我從來沒有想過多年以後我也會寫稿,會認識那個讓我一見鍾情的名字的作者。並且和她成為好朋友。
其實我在這個圈子裏的好朋友並不多。因為見過的是是非非實在太多。我覺得純粹的人真的太少了。多數的時候我更願意沉靜下來寫稿子遠離人群。
可是戴帽子的魚是我第一個願意交心的朋友。沒有別的原因,隻是因為她比任何人都來得簡單,純粹。
初認識她的時候,她隻有高二,我才知道那時候她寫那篇文章的時候也隻不過十四歲。我被她那麼小就有那樣好的文字造詣震驚了。
可是這並不是我喜歡她的最重要原因。她吸引我的最大的原因,是她對人的真誠和對寫字的熱情。
那時候她會給我寄很多好吃的零食,無論是在四川的時候,還是旅遊過海關的時候。她總能想到我。她大四那年,用自己的稿費到處旅遊。她會從英國給我寄來卡片,用她並不算好看的字給我寫長長的信。小小的字跡,掛著深深的情誼。
她家條件並不差,卻一直很努力地寫稿,把生活費學費都賺出來。從來沒想過靠家裏半分。在我寫稿覺得很辛苦的時候她卻告訴我,對她來說,寫稿就是休息。每天能寫稿,生活都是快樂的。
她就是這樣一個努力,堅韌,不求名利,卻有著自己堅持信仰的人。
她不僅是我的好友,也是我的良師,她教會我感恩我們的天賦,教會我體會寫稿中的快樂,教會我萬事都要用平和的心態去對待。
我們曾經非常好,也曾經因為畢業,工作,忙碌而失去聯係兩年。
那兩年我給她打電話,她總是很忙,說累說沒空寫文,匆匆就掛了電話。那讓我一度有些失望,怕她浪費自己了天賦。
後來我在《愛格》上看到她的文章,她連載的小說,看到那個熟悉的名字。她的文字還是那麼動人。那一刻我真替她高興,我知道,那個喜歡寫小說,認真對待文字的姑娘又回來了。
我們又聯係上了彼此,她問我的近況,我知道她出了新書。
《何必珍珠慰寂寥》,我看了這個故事,無數次被裏麵的情節打動,珍珠的感情曲曲折折,那些謊言,錯過,折磨以及友情成長,讓我真真切切地看到她文字的成熟和改變。
和她十四歲寫的那些句子想比,更多了一份認真和執著。
我由衷地替她感到高興。
時光可以改變很多事,改變很多人,可是這個從我初中就一直看她小說走過來的姑娘,她的文字卻從未改變,依舊那樣鮮活,動人,吸引著我。
我記得七年前,那時候我們都互相喊對方少女,我們覺得青春很長,我們都不想長大,我們把我們喜歡的人都稱作少年,希望在未來的某一天,我們都有那樣一個少年,帶我們去找尋幸福。
現在我們都長大了,亦變得成熟,我們認識的時候誰都沒出書,現在我們都出了自己的書。
我們都在各自的生活裏好好的加油,努力。
這麼多年,我們都變了很多,唯一沒有變的就是我們的感情。依然還如同初相識那般堅固,純粹。
我親愛的少女,我們曾經錯過兩年,後來又找回了彼此,我看到現在的你過得很好,有一個疼你的少年,有自己喜歡的生活並且還能保持自己當初的夢想,更加慶幸的是,時光並沒有讓我們弄丟彼此。
何其幸運,我的生命中有這樣一個你,陪我在這個文字道路上,長長久久地走下去。
因為有你,讓我覺得寫字是一件太過幸福的事情。因為它讓我認識了你。
如你《珍珠》這本書,兜兜轉轉,迂回輾轉,錯過的人還會再次相遇。
願你的文,如珍珠一樣綻放,如你夢想一樣,灼灼其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