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道!”一聽“五怪局”和“怨路局”,陸孝直的眼珠子頓時睜的跟核桃一樣,這‘五怪局’是賀掌石自己發明的一套各色陣局,分別是“木門局”、“怨路局”、“鐵雲局”、“落雷局”和“哭煞局”,其中這個“怨路局”按師傅陸青陽的理解應該是給死人出氣用的。
現代生理學的最新研究成果證明,人在頭身瞬間分離之後的幾秒鍾內其實並沒有死,大腦還是有意識的,其實早在二百多年前,清微教的陳侍淳真人便提出了這個觀點,稱之曰“元神未散”。
在道術中,凡死者魂魄帶有陽氣,便是大怨所在,一般隻有一些人為的陣法或法術才能造成魂魄上帶有陽氣的效果,不管生前是多大的善人,死後隻要魂魄上帶上一點陽氣,都必定是惡鬼中的惡鬼,戰鬥力甚至堪比幾世惡煞,不但基本沒法超度,甚至對大部分常規的驅鬼鎮邪道法還有免疫能力,是道術發展至今也沒有理想解決方案的頑症。陳侍淳認為,人體陽氣循環是自上而下的,全身陽氣的起始脈絡便是七脈中位於頭部的“惠頂”脈,如果身首忽然分離,彙集在頭部的陽氣沒有足夠的時間與體內陰氣中和,便會造成魂魄帶有陽氣的效果,雖然比起那些用陣法早就的“陽氣魂魄”要差很遠,但也是極難超度,甚至會作祟四方。這個觀點雖說隻是理論上的推導,然而事實證明這種推導似乎完全成立,在舊社會,執行死刑一般都是砍頭,凡是被砍頭的人十個有九個會成惡鬼,一旦作祟便極其難纏,在陳侍淳真人以前,大夥普遍認為被砍頭者是因為過於痛苦才成惡鬼,但在陳侍淳看來,比起淩遲、上吊這類死法,砍頭所造成的痛苦應該是最低的,之所以惡鬼率居高不下,其根本原因則在於是屍首分離所帶來的微量“陽氣效應”。當然,在當時而言,陳侍淳隻是提出了觀點,卻並未配以進一步的解決方案。
說實在的,在道教發展的幾千年中,類似乎此種有觀點沒方案的例子簡直舉不勝舉,但惟獨陳侍淳的觀點被賀掌石這麼塊料給捕捉到了,便絞盡腦汁想出了“怨路局”這種古怪陣局來解決“砍頭”的問題,其大概原理是先找一個惡鬼衝了死刑犯的身子,用惡鬼之魂魄打亂死刑犯身上的陰陽循環(正常人體內的陽氣循環是自上而下,而被衝身之後則大多為自下而上),之後再把死刑犯拉出去砍頭,這種無厘頭的局數聽起來簡單,實施起來卻極其複雜,是個人就知道,但凡被惡鬼衝身,這人基本上就成鋼鐵俠了,刀槍不入且力大無窮,而“怨路局”之中80%的奧妙基本上就是解決了這個問題,也就是說,怨路局可以把衝身惡鬼的力量在短時間內控製在可控範圍內,從理論上講繩子能捆刀能砍,甚至說沒有什麼反抗能力,後來,這賀掌石幹脆再接再厲,把這“怨路局”直接做成了“撫掌玉”,隨身攜帶傻瓜操作,隻要懂得最初級的引魂,能把普通散魂野魄引到撫掌玉上,撫掌玉上的“配局”會自動把魂魄激發成惡鬼,隻要人把手放在玉的“手凹”內,惡鬼便會自動衝人的身子,此時再把被衝身的人幹掉,惡鬼的怨氣也會因此而發散,兩邊再簡單一超度就完事了,如果說舊社會也有“政府采購”這麼一說的話,賀掌石這種傻瓜怨路局撫掌玉絕對有全國推廣的價值,隻不過等賀掌石發明出這種東西以後已經是民國,據說賀掌石還真拿著東西去警察局推廣過,隻不過被當成神經病轟出來了…
“田老前輩…”陸孝直的眉頭擰成了疙瘩,“他為什麼讓你摸那塊撫掌玉?他想殺你?你說的陣地上的怪霧,跟他有什麼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