值得一提的是:新中國成立前,在海關大樓對麵可以看到一座相當髙大的外國人銅像。他穿著長齊膝蓋的大衣,背著雙手,低著頭,像在注視外灘來往的汽車和人群;像在注視海關大門裏進出的人們;又像在思考一個大陰謀。

銅像底座有四級石階,石階上是很高的四方形像基,像基四周是四塊大刻碑。北麵的碑上,刻著一個頭戴帽子、手執寶劍但又赤身裸體男子。他跨著大步行走在地球上,帽沿和足踩上各長了一對小小的翅膀。南麵,刻著一個穿著襯衣、長裙但卻赤著雙腳的女子,她站在一塊岩石上,麵對波濤洶湧的大海,雙手向前平舉,手中握著一盞光芒四射的圓燈。西麵的碑刻寫著這個銅像主人的生卒年代和生平:

“前清太子太保尚書銜總稅務司英男爵赫君德,字露賓,生於道光乙未,卒於宣統辛亥,享退齡者七十七年,綜大榷者四十八載,創辦全國郵政,建設沿海燈樓,資矜式於邦人,備谘詢於政府,誠愨謙忍,智果明通,立中華不朽之功,膺世界非常之譽,爰鑄銅像,以誌不忘……”

看了碑上刻的這幾行字,人們才恍然大悟,原來這座銅像是為了“紀念”赫德這個臭名遠揚的英國人而建立的。碑刻上健步行走在地球上的男子,是他在中國“創辦全國郵政”的象征;雙手舉燈的女子,是他在中國“建設沿海燈樓”的象征。

提起赫德,很多人都知道他是鴉片戰爭以後外國資本主義勢力積極向中國展開侵略活動的代表人物。他從23歲起踏上中國的領土後就一直在中國。赫德即是侵奪中國港口、引水、郵電等國家主權的禍首,也是幫助清政府鎮壓中國人民革命的罪人。經由赫德的手,不知有多少中國人民的血汗為帝國主義吸血鬼所吸吮!從赫德正式擔任總稅務司的次年算起,進出口貿易總額在1864年到1875年的12年中,每年約在1億到1億4千萬兩之間;從1876年到〗887年的12年中,每年就增加到1億4千萬到1億9千萬兩之間。1888年到1894年間,就激增到2億9千萬兩之間。這就是說,從1864年到1894年的30年中,進出口貿易金額增加了一倍半以上。如果把進出口分開來算,出口隻增加了百分之五十,進口卻增加一倍多。尤其值得注意的是,這些大量增長的進口貨,絕大部分都是毒害中國人民的鴉片。在這種情況下,為了彌補貿易差額,中國就隻得以大批黃金送給帝國主義。從1871年到1898年的20餘年中,由於這個原因而外流的黃金折合海關兩即達6千7百萬之多。

赫德的這個銅像是在抗日戰爭時期被拆除的。

自鴉片戰爭到1949年,中國海關所有的總稅務司都是外國人。新中國成立才使海關結束了半殖民地和半封建的“洋關”時代,開始了獨立自主的新裏程。改革開放後,海關才將重點轉到貿易性監管上,緝私查毒、征收稅款,並取得了明顯的成效。

當我漫步穿過地下通道,來到外灘防洪牆(又名情人牆),縱目浦東,各種風格的大廈如雨後春筍般聳立於濱江大道,東方明珠廣播電視塔是現代上海標誌性建築,位於黃浦江畔、陸家咀咀尖上,1994年10月1日建成。塔髙468米,居亞洲第一,列世界第三。88層高樓金茂大廈直插雲霄,是中國第一、亞洲第三。江中來自世界各地的船隻,百舸爭流,氣象萬千。南浦大橋、楊浦大橋橫空出世,像兩條巨龍盤旋在浦江上空。如果在夜晚,浦東浦西燈火輝煌,交相輝映,十分壯觀。這一切都在直觀地告訴人們,真正的國際大都市——現代化的大上海正在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