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八章 網景公司(1 / 3)

一提起美國紐約,人們有些第一個會想起自由女神,也有些人首先會想起聯合國總部。。。在這座擁有八百多萬人口的國際大都會裏,實在是有太多能讓人記憶深刻的標誌了。

不過如果要是去問金融界人士對紐約最深印象是什麼的話,你絕對會得到一個相同的答案“華爾街”。

正如弗朗基球場對全世界所有紫百合迷來說就是自己的聖地一樣,位於紐約曼哈頓區的華爾街也是無數在金融界裏打滾的人心中的天堂。

這條長不超過一英裏,寬僅11米,全長不過三分之一英裏,街道狹窄而短,從百老彙到東河僅有7個街段的街道,卻以“世界金融中心”的稱號聞名於世,曾經,美國摩根財閥、洛克菲勒石油大王和杜邦財團等開設的銀行、保險、航運、鐵路等公司的經理處集中在這裏。著名的紐約證券交易所也在這裏。

不過近十年來,人們口中的華爾街其實已經不再是最初的那條狹窄的街道了,許多金融機構就已經離開地理意義上的華爾街,搬遷到交通方便、視野開闊的曼哈頓中城區去了。華爾街附近擠滿了古舊建築和曆史文化街區,道路也像蜘蛛網一樣難以辨認,實在不太符合金融機構擴張業務的需求。但即使是地理位置已經改變,但人們仍然把紐約目前金融業最發達的兩條大街習慣的稱為華爾街。

而我的這間取名為“深紫投資”的私人公司也正位於曼哈頓中部的格林威治大街。這裏銀行、保險公司、交易所及大公司總部雲集,據統計是世界上就業密度最高的地區。

密度高就等於價格高,對於所有金融人士而言,能在這條街上擁有一間屬於自己的辦公室就足以為之驕傲一世了,“寸土寸金”的形容在這裏得到了最大的體現,即使是我這間有六億多美元資金規模的公司,也僅僅在一幢78屋的摩天樓裏擁有了總共不到三百平米的辦公位置,而我為這二百多平米地盤付出的代價如果放到佛羅倫薩市,就是算是要重建一幢俱樂部大樓也相差不遠。

當然,我公司所處的辦公樓還不是這裏最貴的一幢,舉世聞名的雙子大廈才是紐約最昂貴的辦公地點,為什麼我不選擇世貿中心?原因很簡單,我不是笨蛋,有穿越經曆的我並不想享受拉登大哥的飛機炸彈。

###

麻雀雖小,五髒俱全。雖然我公司的麵積不算太大,但仍然隔出了幾個各負其職的獨立辦公室,甚至還有一個各種現代化設備齊全,裝璜相當不錯的小型會議室,這是為了方便平時公司的各部門負責人集中對一些情況進行研究而考慮的。

現在我正坐在會議室圓桌首位上仔細的閱讀著傑裏給我找來的目前提出過風險投資申請的公司資料。在我周圍包括傑裏在內,一共有八名公司主要工作人員正端坐在椅子上全神貫注的看著我,隨時準備回答我可能提出的問題。

來到紐約已經幾天了,在這幾天時間內,我在公司員工的陪下同下一一參觀考察了各部門的工作情況,通過這次的認真觀察,我最大的感觸就是專業,真正的金融人士的工作確實不是外人能想像的專業,一堆簡單的數據他們就能搞出一大堆分析資料,並且通過對數據已經產生的變化研究來判斷出下一步還可能發生的變化,再加上信息部門通過各種渠道找來的大量文字資料相對照後就能對一支股票或者一家公司做出一個非常詳細的發展趨勢評估。

看著他們對每一份資料投入那麼大的研究精力,我覺得我以前對金融投資行業的了解實在是太過簡單了,有些想法現在看來簡直就是幼稚得可笑,以我的記憶,想要做一個長線吊魚者是沒什麼問題,但如果想要獲得最大利益,憑我在這方麵的能力根本就不可能。

所以我現在對自己這次能答應傑裏一起過來還是很慶幸的,至少通過這幾天的了解,我比起當初的門外漢來說水平還是提高了一些,這可以讓我以後與這些專業人士接觸時不會鬧出太多笑話。

###

因為我在過來第一天就向大家宣布這次到來的主要目的,這幾天我在參觀學習的時候工作人員們就在緊急為我準備風險投資方麵的參考資料,因為在之前公司就已經在傑裏的安排下一直關注IT業的投資申請,原本就掌握了大量信息,經過幾天整理,現在遞到我手上的這些公司都是已經被他們精心篩選後認為比較有發展潛力的企業,哪些完全沒有投資價值的公司早就被清除掉了。

不過即使已經經過過濾,剩下的企業數量還是不少,交給我的資料一共達到了十八份,由此可見目前有多少正在發展中的IT企業急迫的需要資金上的資助,IT這一行別看很快就會變得很風光,但他們真正的創業過程實在是不容易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