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如今,我大軍東進,是為了平定叛亂,乃我大秦疆域之內的事情,即便大軍東出函穀關,魏國也不會太過介意。如果,我們再將戰事拖延上幾個月,恐怕魏國就會鬆懈了。那時候,我們再乘積突襲大梁,攻其不備,則魏國可滅。由此看來,這場叛亂確實是天助我大秦~”扶蘇一番話,贏得了在場所有人的讚許,一個16歲的孩子,能有這樣的見識,確實不簡單。
要說最高興的當然是秦王了,他看著不好武事的兒子終於開始對攻伐征戰有興趣了,還一語道破自己心中所想。作為一個父親,有什麼比自己的兒子如此聰慧更欣慰的呢?秦王高興地點頭道:“不錯,王兒說的就是寡人所想~諸位卿家以為如何?”尉僚、蒙武、王翦等人紛紛向秦王和扶蘇拱手稱讚,皆言虎父無犬子。
於是,秦王開始考慮以何人為將,率領十萬大軍平定潁川郡的叛亂。王翦插口道,說道:“臣舉薦一個人,此人精通兵法,胸中韜略無窮,而且他以前是韓國人,熟悉韓國的情況,由他領兵出征韓國,再合適不過~”
“哦?是誰?”秦王問道。
“此人複姓內史,單名一個騰字~”王翦答道,“就是去年以獻南陽之地入臣,後被拜為內史的內史騰。”
秦王“嗯”了一聲,“王翦老將軍推薦的人肯定錯不了~”
此時,扶蘇按照之前和尉僚商量好的對策,主動請命要隨大軍一起出征。這時,秦王到有點舍不得了,畢竟扶蘇才16歲。尉僚上來幫襯,說道:“大王,長公子臨軍,既可以曆練本領,又可以鼓舞士氣。況且長子親臨,猶如陛下親臨,有利於樹立軍中的威信。”
趙高卻阻撓道:“公子才16歲,這刀劍無眼,萬一有個閃失~”
蒙武向來不喜趙高,插口道:“公子臨軍,是學習如何領兵行軍,如何排兵布陣,又不是去陣前廝殺?況且有內史騰將軍在,能出什麼事?”
扶蘇忽然問趙高道:“趙公公,聽說你對大秦律法熟悉的很,可以說是了然於胸,是不是?”
趙高謙虛道:“不敢說了然於胸~”
扶蘇繼續問道:“我大秦律法,以軍功授爵,即便是宗親,沒有軍功也不能授。即使國君的宗族沒有軍功的不能列入公族的屬籍。不知道我說的對不對?”
“呃~這個~”趙高是何等的機敏狡猾,他立刻聽出扶蘇的話中帶刺。
不等趙高回答,廷尉李斯插口道:“不錯,我大秦律法確實是這麼規定的~”
扶蘇向李斯微微點頭,表示感謝支持,隨即說道:“我大秦依法治國,有法必依,執法必嚴。我身為宗親,就應該做表率。如果自己都不去立軍功得爵位,而倚仗自己的出身的話,那‘無軍功者不得爵’,豈不成了一句空話?我大秦律法的顏麵何存?”
李信也站出來抱拳說道:“李信願意一同前往,一定會保公子周全,不會傷到一根毫毛。請陛下放心~”
“嗯~有誌氣,不虧流著我嬴氏的熱血~”秦王對扶蘇的一番慷慨陳詞很是滿意,“王兒,你此次隨大軍出發,是學習領兵布陣,切不可任意妄為,一切要聽內史騰將軍的安排,知道嗎?”
“諾~孩兒謹遵父王之命~”扶蘇拜謝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