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武、建文時期的八股文,隻是老老實實地敷衍傳注,闡述題旨,不講究作法。到這一時期,也開始變化,如宣德、正統時的八股文高手王恕就很重視文章的技巧……”
“……這一階段的八股名家不多,隻有於謙、楊慈、陳獻章、嶽正、李東陽等寥寥數人。他們共同的特征是:文風簡古。他們看題既真,用立不苟……”
這是老者所著的序,不用問,這是一本研究八股文的著作。
洋洋五十餘萬言,算是國內古代時文的開山之作,每讀一次,高文都有高山仰止之感。隻可惜,這樣的書若是印出來注定讀者寥寥,出版社絕對會賠掉褲子。
若不是高文堅持,稿子早就退回去了。
這一堅持就是三年,這本書也被他讀得滾瓜爛熟倒背如流。
好在到今日,老人家終於答應和人聯合署名接受讚助,這本書總算是功德圓滿了。
這應該是國內第一本八股文研究的專著吧,我也算是為傳統文化的傳承盡了綿薄之力。想到這裏,高文一陣興奮。
但就在這個時候,一陣心悸襲來,隻感覺滿麵赤紅,有些喘不過氣。
“糟糕,犯病了!”高文急忙拉開抽屜,找出藥瓶將一顆速效救心丸丟進口中,心中暗暗叮囑自己:“靜下來,靜下來,靜靜靜!”
是的,自己的心髒病已經很嚴重了。自他有記憶起,家族中的每個人都在同心腦血管疾病做鬥爭,DNA的力量實在太強大了,父親和母親都因為這病在十年前撒手人寰。
因為這病,高文從小就不能做劇烈運動,時刻要保持平靜的思緒。也因為這樣,父母去世之後,他就賣掉了名下所有的產業,找了個普通的編輯工作,過起了普通人的日子。自己的身體根本就不能適應激烈的商場,做個富二代,安穩得度過這一生也是一件幸福的事情啊!
服藥之後,心髒還在紊亂地跳動著。高文又將目光落到文稿上,口中喃喃念道:“《中庸》原人之當誠,而推能誠之妙焉。甚矣,誠之初切於人也,成己成物於是乎在……”
這是明朝天啟年間東林領袖顧憲成所作的《誠者自城也》,說來也怪,每次自己心緒不寧,隻要讀上一篇乏味枯燥的八股文,很快就能平靜下來。這種文字仿佛帶著魔力,就好象佛經那樣。
一篇讀完,心還在蓬蓬跳蕩。
今日這沒有規律的心跳讓高文害怕了,他顫抖著聲音繼續讀道:“不貶報兵,以王師予賢君也。此見晉之報乃常情……”這是古文大家方苞的名作《晉侯伐秦》。
“夫報怨之晉,既無……既無……咳咳……”一口血噴到電腦屏幕上。
“我這是要死了嗎……還是打120吧……”意識開始模糊,周遭的一切仿佛變成大沼澤,不住地將高文往下吸。
“轟隆”一聲,高文眼前一黑,陷入永恒的長眠。
從生物學的角度來看,高文已經徹底在這個世界上消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