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的修正?”
“因為事實並沒有因此而改變!聽著,這是你們兩人第一次偵辦命案,但事實是,命案不是包裝完好,裝在禮品盒裏等待你去拆開的新年衣服。常常,到頭來問題還是一大堆,證據也是一團混亂。”
關西接著說:“非常感謝你們倆在此案中排查出很多重要線索。接下來,我們的工作是把線索拚湊成案件,我們還是有充分的理由說李後寶殺了劉誌文。現在,或許殺李後寶的不是鄭航,也許現場另有其人,是某個人想利用現場混亂的局勢達成計劃,或者是自殺;但從我的立場看,李後寶殺了劉誌文,結案。”
“不是這樣的,”鄭航激動地反駁,“這不算結案,從我們從山裏搜出寶叔的那刻起,原先假設的案情就推翻了。接著,我們找到了過去四年來涉及吸毒者被殺案件的規律,殺害一人,嫁禍一人——同樣的移植式的證據模式。還有,田衛華、李朔等人提供的信息。寶叔和誌佬的案件,絲絲入扣地符合這一模式。”
關西轉向方娟。“你怎麼看鄭航與寶叔的關係?”他悄聲問方娟。
“正常的偵審關係。”方娟說,“隻是鄭航太富有同情心。”
“是哦,你太了解他了。快告訴我一個偵查員的基本素質是什麼?”
方娟愣疑著。
“說真的,我認為我們應該回到調查的基本問題上。在我看來,我們有幾個關鍵的問題。首先,為什麼是李後寶?他的死亡狀況具有獨特性,所以理論上來說他是這個案子的關鍵。鄭航過份的同情心讓人抓住了攪渾案件的把柄。據檢察院通報的情況,李後寶跟鄭航感情不同一般,可能涉及到他父親鄭平。聽說,還有一份沒有找到的遺囑,被他們懷疑是鄭航殺人的動機。”
“哦……”
關西點點頭:“第二個疑點是,昨天淩晨鄭航到底有沒有出門。如果沒有,周邊群眾看到的那個人是誰?他會不會是真凶呢?他為什麼要偽裝成鄭航?查實此事,有助於洗去鄭航的嫌疑,說不定可以揭開寶叔死亡的謎底。”
“說到這個,”鄭航幽幽地插話,方娟和關西同時轉過頭看著他。他直勾勾地盯著方娟,語氣帶著歉疚:“那天淩晨我確實出去過。”
“快點說,鄭航。”
“我想去看看寶叔,但走到前麵的巷子裏,怕打擾他睡覺,我又返了回來。”
關西緊繃著臉,神情布滿黑線。
“但我沒有去過吳科長說的那個路口。”鄭航補充道。“而且,我在外麵逗留的時間很短。”
“我猜情況變得更加糟糕了。”
關西說完,表情嚴肅,沉默不語。方娟也不知道該說什麼,與鄭航麵麵相覷。
關西歎了一口氣,說:“我們平等對話的時間是不是就到這裏?”他盯著鄭航,接著說:“你是個聰明人,但真的不是很幸運。從今天上午開始,你給我遠離這起案件,紮實做好份內事,安心抓好訓練,爭取以優異的成績迎接升職考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