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五章 青史(2 / 2)

雲泰當然也聽說過蒼民的傳說,傳說就是有那麼一個部落,他們的人都如孩童般大小, 然而壽命卻少則百年多則千年,並且每個蒼民都能操縱天地靈氣,呼風喚雨,有甚者更能操縱人靈,複生死者。而就是這麼一批人當年為商王打下天下,然而也最終助紂為虐,被周王所滅。於是他弓弦一鬆,箭羽直飛而去,青銅的箭頭“呲呲”地破開虛空,轉眼之間就穿破了月光,一下子衝向了男孩。

然而那男孩卻麵色不改,隻是平靜著看著雲泰他們,箭羽在月光中毫無聲息地消失了,雲泰大驚失色,喝道:“此等妖人,今日不除更待何時!”說著他拔出長劍指揮城牆上的弓手射箭。男孩卻歎了一聲,一手一揮止住了眾人的動作,眾人大驚失色,背後都冷汗直冒。

“千年不過白駒過隙,昔日封神曆曆在目,今日相逢,為何不識?驍勇之才,王者前驅,昔日恩怨,今日且還,冥冥之中皆有定數。”說著男孩化為一道藍光融入了月色。待眾人回過神來,男孩卻早已經看不見了。

雲泰背後不禁發涼,剛才的一幕仿佛是一場夢境,直到他看到自己手中拿著那柄弓,才意識到剛才那是真的。雲泰發現自己的腦海中若有若無地覺得似乎那個男孩的臉十分得熟悉。一種奇怪的感覺油然而生,雲泰朝著天空歎了一口氣,繼續向前巡視。

夜十分安靜,仿佛讓人們一點也察覺不到鎬京城中正整裝待發的兵甲和城外不遠處正連營駐紮著的十萬大軍。那些散亂而繁多的民兵其實是沒有營地的,大多是數十個人一隊據一個火堆就當做營地。而精銳的黑翎軍則是駐紮在整個隊伍中心的堅固的營寨之中,大寨之中有三個寨中之寨,從而成鼎足之勢,一損則兩寨往救,四周火把通明,哨兵嚴謹。

“向任的營寨著實不失大將之名,子安可以先派遊兵襲擾之,先破其民兵,在用主軍從三麵攻寨,令其救援不得。”此時張遷如是說道。

“大人之想法與雲某暗合,我正欲如此出兵,隻是看其來其整個營寨之外仍有兵甲布置,恐怕就是防止劫營的。”雲泰說著。

“我軍兵少但主精銳,對軍兵多但多布衣,必須贏其氣而破其勢,方能退敵, 如果此戰不行,則必然大損我方士氣。況且如今鎬京城中初定,但人心浮動,大臣們皆在觀望,倘若一朝兵敗,那後果不堪設想。”此時阮少弟沉重地對著兩人說道。

“既是如此,陛下也不用擔心,吾可分置將劫營之隊分為兩隊,一隊劫營一度接應,確保萬無一失。”雲泰此時堅定地說道。

“陛下可將多數人馬調度給子安,此時方可成。”張遷說道。

然而阮少弟卻有些猶豫地說道:“若是彼時他們也劫吾城池,吾奈若何?”

“鎬京總兵三萬之數,城牆之上的哨兵弓手算上又多一萬,我白虎軍如今在城中僅有一萬。”雲泰此時向阮少弟解釋道。

“恩,然而白虎軍必不可全部調出,諸位難道忘了之前李曉之亂。而鎬京的精銳已然被馮將軍調出,剩下新兵為多,亦不可多用。”阮少弟為難地說道。

“雖然玉城和洛陽各有軍備,然而其城亦是重鎮,莫不可調兵而出。陛下宜當早作決斷。”此時張遷對著阮少弟拜道。

“既然如此,可留下五千白虎軍和一萬鎬京守軍,其餘由子安調用。”阮少弟搖了搖頭,如此說道。雲泰於是得令而去。

而此時張遷還留在阮少弟身邊,對著阮少弟說道:“陛下,曾聽守城將士說起,有一男童常常在夜間於城牆之上吹笛,今日雲將軍去巡城,發現那人神似蒼民,而且箭羽不傷,實令人擔憂。”

“此人現在何處?”阮少弟問道。

“此人說了一番狂言之後便化煙而去。”張遷答道。

“如此,可是陰陽之屬?”阮少弟疑惑地再問。

“若是蒼民,則遠遠古於陰陽之術,臣請回於東南吳越之地,訪於吾師。”張遷此時拜請道。

“冥飛要離孤而去乎?”阮少弟看著張遷說道。

“臣萬萬不負當年知遇之恩,隻是陛下難道忘了當年出兵之時未帶盡白虎精銳,如今中原大亂,臣當持節於吳越調領白虎精銳前來。”張遷此時對著阮少弟一拜,進言道。

“既然是如此,那冥飛且速去速回。”阮少弟腦海中其實一下子湧現出來的是那個女子,那個他努力想要忘卻但忘卻不了的女子,江山美人,魚與熊掌不可兼得之事他莫不是不知曉,隻是如今這事態也並非他所能控製。

夜空中閃爍著明亮的星辰,宮門外的武士們身上皆披上了一層月光般的衣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