聶燦陽第一次見李笑若的時候是在冬末春初的一個傍晚,天氣陰冷,看不到月亮和星星,街邊的人也很稀少,白天的車水馬龍聲都被夜晚的寂靜吞噬了。
這座城市的西郊,向來不是繁華的地帶,但好在這邊的房價不會令人瞠目結舌,隻要是正常人家,攢上幾年的閑錢,就能按揭貸款買上一套差強人意的房子。
而聶燦陽從小到大都沒有發過房子的愁,因為家住城中村,早在十年前,自家就已經翻蓋了三層小洋樓,獨門獨院、自帶車庫,住著比真正意義上的城裏人還要愜意的房子。
聶燦陽大學畢業後,本想聽從內心的召喚,去一線大城市打拚,實現自我最大的價值和偉大的抱負,但是隻因母親大人一番溫柔的話語和快要掉落的兩行熱淚,讓他於心不忍,所以就漸漸地放棄了當初的決定,極不情願地返回了這座三線城市。
因為所學專業比較冷門,沒有找到理想的工作,聶燦陽經過幾番痛苦的思考,情非得已的邁出了跨行業的一步,他勉強的憑借學生時代對文字的熱愛,選擇了“文字編輯”這一職業。雖然掙得不多,但是足夠養活自己了。
畢業了,工作有了,生活也穩定了,接下來聶燦陽的下一個人生目標就是結婚。
結婚的前提是先要找一個女朋友。聶燦陽上大學的時候,就交往了一個女孩子,兩個人在一起很合得來,然而受異地戀的原因,加之彼此感情上不斷地摩擦,最終,無盡的煎熬生生地把他們壓垮了。至今,聶燦陽仍記得那個女孩子對他說過的最後一句話,也是最令他死心的一句話。
“我沒空,明天還要上班,沒時間見你,就這樣吧,拜拜。”
往事隨風而逝,關於感情的傷口終有一天會被時間這位良醫縫合。即便傷疤還在,那也是久經考驗的愛情留下的印跡。這一份彌足珍貴的愛,經過歲月的發酵和沉澱,等待著下一刻正確的時間和下一個正確的人。
而此時此刻,那個正確的人正在悄悄地降臨。
李若笑,是聶燦陽第一個真正意義上的相親對象,此前也有其他的親友給他介紹女孩子,但是他自始至終覺得相親是自古以來最不靠譜的發明之一,所以他就一直拖著不去。直到那一天。
農曆的正月初五,聶燦陽跟隨父母一起走親訪友。臨近正午,按照往年的習慣,在一位遠房的姨媽家吃午飯。飯後,聶燦陽的母親與姨媽閑聊到了他的婚姻大事上,期間,姨媽忽然想起了一位朋友的女兒,便和這位朋友聯係,寒暄了幾句,引到正題上,兩位長輩就把兩個素不相識的適齡青年“牽扯”到了一起。
姨媽給了聶燦陽一串數字,讓他主動聯係那位沒見麵的姑娘,並且囑咐他一定要認真對待。
當天下午,聶燦陽就通過手機號碼,加上了對方的微信,在驗證消息的文本框中,他輸入了“你好,我是聶燦陽,是一位長輩介紹我認識你的”。
過了大約十分鍾左右,對方通過了驗證,聶燦陽發過去一個笑臉的表情。
然而,一個笑臉仿佛一顆石頭沉入了茫茫大海中,了無音訊。等待,是最容易消磨人意誌的手段之一,聶燦陽在等待的時間裏,把對方微信的朋友圈翻看了一遍,從內容上微微感覺到對方是一個怎樣的姑娘。
此時的心態,他略顯淡定,卻又有些好奇和興奮。他那顆蠢蠢欲動、渴望不斷了解所有事物的好奇心,愈發的強烈,他很想一睹這個姑娘的芳容,聽一聽說話的聲音。
終於,那個姑娘傳來了消息,和聶燦陽一樣,她也發來了一個笑臉。聶燦陽看到之後,忽然站了起來,慌亂地走來走去,苦思冥想著第一句話應該說什麼。
“你好,很高興認識你!”聶燦陽又發了一個笑臉。
“我也是。”同樣也是一個笑臉。
“在幹什麼?”
“在外麵逛街。”
“嗯,知道我是誰嗎?”
“知道了,我媽剛給我打電話了。”
“嗯,好!”
聶燦陽到了這裏突然卡殼了,他不知道該開啟什麼話題了。
良久,他又發了一句:“在外麵注意安全!“
對方回的很快。“知道了,謝謝!“
又沉默了兩分鍾,對方發來:“我先逛街了,有時間再聊。“
“好!“聶燦陽發了一個“拜拜”的表情。
對方也很快發來同樣的表情。
就這樣,聶燦陽和對方完成了第一次對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