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麼說吧,說成蕊書不好的隻有兩種人,一種是沒看過《遊俠傳》的,一種是隻看過《遊俠傳》的。”李彬恨白洪普不識貨。
“我好像還真沒看過別的課外書。”白洪普回憶。
“你多看看別的書就知道《遊俠傳》是什麼檔次的作品了。”李彬說。
“我倒覺得是翻譯厲害,我從網上看到過外國翻譯咱們的名著,水滸傳愣是給譯成105的男人和3個女人的故事。”
李彬琢磨白洪普的話,點頭說:“好像是有這麼回事。能把韓文精辟還原成漢語的翻譯了不起,英文字母好歹還和漢語拚音算個遠親,韓國那七扭八拐的文字整個一天書。”
“你說成蕊會不會寫了兩本?一本中文,一本韓文?”白洪普又異想天開。
“按說不可能,是不是她本人寫的我都懷疑,現在名人出書熱,但真自己動手的幾乎沒有,都是請三流作家捉刀代筆。所以那些名人自傳大多屬於媚俗那種暢銷書,一般都是趁著東家聲名顯赫時發揮餘熱。”李彬分析。
“那成蕊也是口述故事請別人加工了?”白洪普問。
“這是我有疑問的一點,一流作家不屑幹這事,一流以下作家寫不出那樣的文字,何況原籍還是韓文。一流作家加一流翻譯才能產生的作品無論如何不該出現在一個星際選手筆下。”
“好看就得了,管那麼多幹嗎。”白洪普顯示出隨遇而安不本末倒置的特質。
“教授來了,聽聽他怎麼講。”李彬說。
這堂課是選修課,此刻諾大的階梯教室座無虛席比臨考前教授口傳考試重點範圍還人滿為患,老大老三老四得知上課內容有關《遊俠轉》後也都睡眼惺忪的趕來,但由於來的比較晚,隻能委身在教室外隔牆有耳。
一般大學已不再開設和語文沾邊的公共課。主因是英語以第二母語的高姿態起步大有迎頭趕上迅速趕超漢語的架勢,各種通過參加英語等級考試獲得的由權威機構頒發的資格證書比三好學生獎狀還光宗耀祖。加上媒介推波助瀾煽風點火說二十一世紀不會英語就等同於半文盲營造出一種全民說鳥語的假象,此時如果高等學府再開設母語課程無異於宣布自己不懂與時俱進從而與主流社會格格不入導致學生畢業即失業。
一些沒有涉外業務的用人單位對此做法頗有微詞,因為他們文秘崗的應聘者竟連一篇千字文都念不利索一篇百字文章都寫的顛三倒四詞不達意讓人看的雲裏霧裏。鑒於有能力出口創彙的財團對應屆畢業生的需求數量遠小於自產自銷的企業用人規模,一向隨行就市且富有前瞻性的教育產業很快撥亂反正,重新在大學開設漢語課程。
很多人是到了大學才大開眼界對漢語的博大精深心悅誠服的,他們頭一次知道原來有的作品中心思想不是老師歸納的那樣而有的作品竟然可以沒有中心思想就滿嘴胡謅還言之有理。
所謂主謂賓定壯補缺一不可起因經過結果三段式流程按部就班怎麼擬人怎麼擬物怎麼寫景怎麼敘事怎麼抒情等看似金科玉律的寫作技巧在《遊俠傳》麵前一無是處。沒有華麗詞藻,就如成蕊打星際的風格一樣,成蕊用最樸實無華的文字一擊致命,給那些自以為是自命不凡其實寫出來自己都看不懂的一級作家二級作家三級作家們一記悶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