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若早死,汝不得生,我再不死,汝亦不能為人。昔年孕汝,即在此埠;今日別汝,亦在此埠。若不相舍,可先在此招我魂靈。一二日後,我屍上浮,可葬我於高山之上。家中貧極,無物可變,憶昔仙人諄囑,如有急需,可從汝頑殼求之。曩以心力事父母,養吾兒,十餘年含辛茹苦,幸已過去,既無急需,未嚐往請。今知而為難,即以相告,汝之頑殼,在我床後米桶中。汝有仙根,必成大器。我女流,見識無多,不足以教汝,汝自勉之。母氏春絕筆。”
飛龍瞻望大水,水波不興,萬籟沉寂。隻有打探熱鬧之人,卻早擠滿一岸。飛龍讀完遺言,慟哭而暈,幸得眾鄰人將她扶回家內。飛龍醒了回來,仍要去尋找母屍,鄰友人等隻得各持器械,跟著她到河畔,大家幫她探覓。有用繩子向水底測量深淺的;有用竿子向各處探摸的;也有善泅之人,在四近水麵上,浮遊一周,察看有無屍身。但是結果,卻一無所得。飛龍大哭,忽然縱身入水,親自前去掏摸。一時眾人都發聲喊:“龍姑去不得,你是不會遊水的,不怕淹下去麼?”哪知飛龍原是真龍化身,身雖成人,性卻未變,一入大水,不但不覺氣悶,反覺身心舒泰,比在陸上更來得爽快。而且雙目清明,即至極深之處,一草一蟲,都能瞧得仔細。看她沉入水底,到處找覓,隻嚇得岸上人個個搖頭,人人歎息,說:“好好一個孝順的孩子,這番可沒了命也!”
大家正在呆看動靜,無法挽救之時,忽見水麵上起陣波浪,夾著許多白色泡沫。接著,有無數魚蝦龜鱉之類,隨著波浪,飛一般向下流頭卷去。這是因龍為水族之王。飛龍一入水中,這批小動物,怎能安居故土。一見了她,不由都嚇得魂膽飛越,拚命奔逃去了。眾人正在詫異,才見飛龍雙手托著一個屍體,浮出水麵,向這邊岸上遊將過來。眾人見了,又都替她喜慰,都道:“畢竟孝女是有神靈照應的,她這從不識水性的人,竟能從水底找到母親屍身,不有神助行麼!”大家一麵議論,一麵歡欣鼓舞。等飛龍浮到岸邊,大家一齊幫忙,替他攙起屍體。飛龍自己也跳上岸來,伏在屍體上,大哭不休。
眾人勸止了她,又幫她將屍身扶了起來。不料那屍腹之下,還係著一塊很大的東西,仔細一看,原來是塊大石。大家這才明白,她懷必死之誌,又怕身體一時不得沒頂,所以借這石塊的重量,方才容容易易的沉了下去。眾人又都歎息說:“看不出這位姊姊,如此烈性。”慌忙把石塊又解下了。飛龍背上肩,七八人左右抬扶,搬回家內,少不得要買棺成殮。飛龍將娘的遺書,給眾人看了,領著他們同到她娘床後那個米桶內一瞧,果見亮晶晶一個圓球,隻一麵裂有七個孔洞。眾鄰人有知道的,也有曾經目見的,都說:“不錯!不錯!從前仙人臨去,確有這句吩咐的話,況有令堂遺言,龍姑可暗暗通誦通誠,求得仙人照應,必有應驗。”眾人正說得起勁,回頭見那飛龍,目注圓球,宛如出神一般,不曉得她想甚心事,大家將她一推,方才醒悟轉來,反笑了一笑道:“這是我自己的東西,何用通誠。
說罷,伸一指向球縫一探,那洞便立時放大,可容一手插入。飛龍將手放進去時,果然探出一錠銀子,再一探,又得了些素衣孝服以及香燭鞋帽之類,凡是居喪應用之物,除了棺木要用銀子去買,此外竟完全都得了。眾人見了一個個稱奇道怪,都說從今後龍姑可以不必憂窮了,有了這稀世之寶,就要造所王宮,也容易的。
飛龍此時,已有些悟道之意,聽了這等說話,一點不覺開心。隻請人幫忙,快快把棺木買來,成殮了母親。卻把棺柩殯在中堂,天天伴著宿夜,每飯必祭,每祭必哭。等得過了七天,飛龍在靈前拜祝道:”孩兒要替母親報仇,前去尋覓仇人。母親陰靈不遠,須要照顧孩兒則個。祝罷而起,向那圓球中,探得利刃一把,出了大門,奔那造言毀謗的同學家中,聲言報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