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海,海之心。
一片茫茫汪洋之上卻徑自突兀著七座奇峰,呈天罡北鬥七星狀排列,峰頂通天,甚是雄偉。其上草木青翠欲滴、茂盛非凡。
天際之上,山峰之間,不時地隱隱約約傳來悠長的歌聲,歌聲繞著山路氤氳不絕,甚是美妙,字裏行間仿佛唱著:“天道渺渺,自法自得。滄溟桑田,虛空湛然。”
相傳七座峰原本是一座巨峰,其高不知幾千萬丈,頂天立地,傲然於東海之上。上天妒其高,引天雷擊之,遂一分為七。
有漁夫二三,嚐(曾經)打漁至此,歸曰:“海上有仙山,虛無縹渺間。樓閣玲瓏五雲起,其中綽約多仙子。”
是乎,有好事者駕船前往,欲一探究竟。而待靠近仙山時,即被無形之氣所隔,竟不得向前半步。無果而歸,顧及顏麵,與人言曰:“吾等得幸與仙人相見,仙人告曰:‘此乃仙境,天道之所在,爾等賤民勿再靠近,免遭五雷之災。’”凡人信之,無人再是前往。
凡人昧愚,自不知此乃修道高人所布之界,而在此處坐落著的乃是修真門派——天道門。
相傳天道門的開創者乃是魏晉時期的七位賢士,由於他們經常在竹林談論道法,人們稱他們為竹林七賢。七人在六旬之時,得道有成,又於東海之心,尋得如此寶地,於是在此開門立派,名曰天道。
源於道家心法“清心絕塵幽然逸”,七賢自號道清、道心、道絕、道塵、道幽、道然、道逸,分別駐守在七峰之上,而這七座通天奇峰也分別以他們的道號命名:海清峰,海心峰,海絕峰,海塵峰,海幽峰,海然峰,海逸峰,七峰合稱為天道山。在他們七人當中又以道心修為最為精深,駐守在主峰海心峰之上,主殿天道觀也是修建於此。
七人為防止不測,根據地形地勢,創立了諸多陣法,留於後人,其中以誅邪古陣最為詭秘,也最為強大,相傳有誅滅一切妖邪的能力。
*****
時光悠悠,轉瞬八百載,當初的七賢早已仙逝,但天道門卻越為繁榮,門下弟子已達近千,第七代掌門道元真人的道法更是有諸般通天神妙。
北宋熙寧二年,夏。
這天中午時分,天氣異常燥熱,海麵上吹來的海風並沒有帶來絲毫涼爽,反而帶來一份燥熱,給人心胸煩悶之感。
半個時辰之後,但見在天道山東半邊天空,黑雲如翻墨般滾滾而來,轉瞬之間就覆蓋住了整片海心七峰。抬眼望去,隻見黑雲之上成群的黑色閃電翻騰著,蓄勢待發。下一刻,千百條黑色閃電帶著尖嘯之聲急閃而下,如九天神雷,轟隆而至。
眼看就要打在天道山之上,山崩地裂、眾人四散而逃的慘象就要發生,卻見此時,一個巨大銀白色光幕籠罩在天道山之上,黑色閃電打在上麵之後,光幕隻是震動了一下,就把閃電折射了出去。被折射而出的黑色閃電帶著餘勢擊打在海麵之上,“啪”的轟隆巨響,海水濺起,竟是達數十丈之高,驚濤拍岸,威力絕倫。
此刻,在黑雲之上。
似乎是有什麼活動的物體在雲層中翻滾著,卷起一片一片的黑雲,而且在雲與雲的縫隙之間還偶爾能看到滑動的黑色鱗片。而就在這時,突然,黑雲之上一個漆黑的獸首探了出來,形似馬頭但卻長有雙角,一雙火紅色的眼睛憤怒著看著底下。
“黑龍,是上古邪獸黑龍!黑龍現,天道劫!”不知道是哪個弟子認出了黑龍並驚慌失聲叫了出來,眾弟子聽到後,慌忙地向主殿那邊跑去,在他們心中,此時隻有那通神般的掌門才能抵擋得住這上古邪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