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記憶牢籠(2 / 3)

而有的時候,這具身軀卻是由罹恨控製,這便讓不滅和尚心頭好苦,因為罹恨心憂宵雲公主,一旦醒轉,便抓著不滅和尚死問,不滅和尚隻知宵雲公主被平陽公主李靜怡將宵雲公主的殘魂收進了業火紅蓮之中,便如實同他說了。

罹恨聽了心中不但沒有放下心來,反而更加擔憂和愧疚!他自然擔憂愧疚,因為宵雲公主等於是死在他的手中的,他又怎能不愧疚?這具身軀雖然不由他控製,但畢竟是他罹恨的身軀,他生來性子強,容易鑽牛角尖,這一次自然又掉進了愧疚的牢籠裏。

因為愧疚,,所以擔憂!所以一直向不滅和尚問宵雲公主的情況,不滅和尚被問得煩了,也是火冒三丈。

罹恨的意識仍有些模糊,每次醒來不久之後便又昏迷,且對身體的控製,不如六道血瞳一般自如。

但好在記憶與六道血瞳的靈魂融合得愈來愈緊密,每次醒來後對身體的控製亦愈來愈自如。

罹恨看清楚不滅和尚之後,開口便又問道:“大師,風侯他們......可有法子救宵雲公主了?”

不滅和尚幾乎不用想便知道,罹恨定會問這個問題,不滅和尚撇了撇嘴,無奈道:“小子,宵雲丫頭的事情你莫在問了,問了和尚我也沒什麼可答。你且同和尚商量商量,該怎麼安置你。”

不滅和尚抬頭望著這顆小山一般的隕石,頗不樂意道:“立這麼一座山在我殿前還壓一個人在下麵,這還了得,不真個將前來朝拜上香的人全給和尚嚇跑了?”

罹恨神情漸漸頹了下去,不再繼續問,也不再說話......他覺得他是應該恨宵雲公主的,因為宵雲公主一直在騙他,可當宵雲公主真個死了,死在他手中的時候,罹恨才發現,,,原來他是那麼不想宵雲公主死。

將一個人放心裏了,便沒那麼容易拿出來了。

風侯帝瑤和雨師玉青雅等上古九國之神皆在此處,該是能救傻丫頭吧......他們若都沒有辦法,那誰還能救宵雲?罹恨心中不斷地問著自己。

便在此時,風侯帝瑤突然出現在不滅和尚的身後,微笑淡然道:“我倒覺得,若人們知道這大慈恩寺前有一顆從天而降的隕石,下麵還壓著一個絕世妖魔,定會趕著來看熱鬧,香火也該更加鼎盛才對。”

不滅和尚訕訕笑了笑,回頭道:“小師叔莫拿和尚我開玩笑了,若是人們知道大慈恩寺有妖怪,隻怕嚇得都不敢來了,誰還會來上香?”

風候帝瑤也跟著笑了笑,道:“你且安心的去修你的大慈恩寺吧,這隕石和人......我幫你想辦法。”

不滅和尚點了點頭,喜道:“那便多謝小師叔了!。”

待得不滅和尚走後,風候帝瑤緩緩蹲下身子,看著被隕石壓著的罹恨,緩緩皺眉沉思。他不可能讓罹恨一直被壓在這裏,因為罹恨的身體裏,還有一個極度危險的絕世妖魔,一旦六道血瞳醒過來,萬一脫得自由,那天下盡遭殃,所以他必須幫罹恨,幫罹恨搶到身體的控製權,這樣六道血瞳便不能為禍人間。

罹恨聽過無數關於風候帝瑤的傳說,但是這還是第一次見到,他疑惑問道:“你這麼看著我做什麼?”他對風候帝瑤並沒有好的語氣,因為他的記憶中,自己的師父似乎也恨著風候帝瑤。

風候帝瑤微笑道:“我在想該如何幫你。”

他緩緩抬起右手,閉上雙眼,不再言語。

罹恨正疑惑不解,不知風候帝瑤糾結在做什麼,可突然之間,卻感覺眼前視線開始模糊,什麼也看不清楚,而意識也逐漸變得混沌起來.......

那是因為風候帝瑤的意識,進入了罹恨的身體,而他的看到的,也是罹恨的意識。

他看見了什麼?那是罹恨記憶最珍重也是最深刻的記憶!

而罹恨的意識也逐漸清晰,他看見的,卻是風候帝瑤的記憶,那些最深刻最珍貴的記憶。他看見的,是當時風候帝瑤作為南王楊逸前往嶺南然後被迫又去往長白這一段。當時楊逸和柳如夢同行,入嶺南途中遇見了諸葛明玉。諸葛明玉乃是妙音穀穀主阮青的侄子,也名阮明玉,因為他自幼便在妙音穀由阮青帶大。三人相遇,倒也投緣,是以諸葛明玉也不隱瞞身份。

諸葛明玉沉思片刻,笑道:“天下皆知柳姑娘是極善良的人,謝兄既與大家相交,自是可以信任的人,在下藏藏捏捏倒是顯得小氣,又不是什麼說不得的事情,謝兄可知嶺南妙音穀?”

楊逸道:“怎能不知,妙音穀名列六派,名震江湖。”

柳如夢不解道:“和妙音穀有關係嗎?”

諸葛明玉點頭道:“實不相瞞,在下便是妙音穀門人,我等偏處嶺南,戰禍不止,幾百年來沉醉五音六律,不問世事。江湖同道將我等共列六派,實在是抬舉,妙音穀何德何能敢同諸名門比肩!但七日之前,關中畫閣公子蕭羽親來穀中,商量一件大事,我等門人才急忙趕回穀中。”

妙音穀對音律一道,本就癡迷,陡然聽見柳如夢悠揚弦樂,哪裏忍得住,將趕路一事擱置了也要循聲覓路,趕來見見何人演奏佳音。

楊逸雖驚諸葛明玉乃是妙音穀門人,雖因天帝一名身份尷尬,本該戒備於他六派弟子身份,但此人言談舉止落落大方,謙謙有禮,一麵之緣竟將門中事情毫無隱瞞的相告,不免大有好感,見幾人還站著說話,忙道:“諸葛先生若不嫌棄,何不坐下來說話?”

諸葛明玉客氣道:“那在下邊恭敬不如從命。”他雖有要事在身,但眼見柳如夢這位曲道大家,怎也移不開步子。

見他們坐下,劉老大便帶著另一個小夥子走往河邊。

柳如夢麵對不熟的人物,瞬間變成如是亭中那個溫婉的曲道大家,微笑道:“諸葛先生師出妙音穀,想來於音律一道該是頗有見解,小女子便有許多地方需得討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