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六章 嶺南往事(3 / 3)

楊逸道:“怎能不知,妙音穀名列六派,名震江湖。”

柳如夢不解道:“和妙音穀有關係嗎?”

諸葛明玉點頭道:“實不相瞞,在下便是妙音穀門人,我等偏處嶺南,戰禍不止,幾百年來沉醉五音六律,不問世事。江湖同道將我等共列六派,實在是抬舉,妙音穀何德何能敢同諸名門比肩!但七日之前,關中畫閣公子蕭羽親來穀中,商量一件大事,我等門人才急忙趕回穀中。”

妙音穀對音律一道,本就癡迷,陡然聽見柳如夢悠揚弦樂,哪裏忍得住,將趕路一事擱置了也要循聲覓路,趕來見見何人演奏佳音。

楊逸雖驚諸葛明玉乃是妙音穀門人,雖因天帝一名身份尷尬,本該戒備於他六派弟子身份,但此人言談舉止落落大方,謙謙有禮,一麵之緣竟將門中事情毫無隱瞞的相告,不免大有好感,見幾人還站著說話,忙道:“諸葛先生若不嫌棄,何不坐下來說話?”

諸葛明玉客氣道:“那在下邊恭敬不如從命。”他雖有要事在身,但眼見柳如夢這位曲道大家,怎也移不開步子。

見他們坐下,劉老大便帶著另一個小夥子走往河邊。

柳如夢麵對不熟的人物,瞬間變成如是亭中那個溫婉的曲道大家,微笑道:“諸葛先生師出妙音穀,想來於音律一道該是頗有見解,小女子便有許多地方需得討教。”

諸葛明玉正於此道沉迷,興奮道:“柳大家折煞在下了,討教這話兒萬萬莫說,倒是可以同大家說些幾十年來於此道的粗陋見解,隻是柳大家萬萬莫笑在下學得不精。”

楊逸一聽話題扯遠,隻怕讓他們二人說下去,能將五音六律八器等樂曲門道說到明日早晨都說不完,慌忙截口道:“柳姑娘若要討教音律還待稍後,在下有一事須得相詢。“

柳如夢自是無所謂,諸葛明玉頓時麵露失望,也僅僅稍顯便收,道:“謝兄有話盡管問,在下知無不言。”

楊逸心道:“妙音穀於嶺南影響力極大,大黑天苗寨蹤跡問他絕沒有錯。”也不拐彎抹角,問道:“諸葛先生是否聽說大黑天苗寨一名?”

諸葛明玉聞言一愣,訝道:“謝兄怎知大黑天苗寨?這個寨子在嶺南都很少有人知道的。”

楊逸指著水靈風道:“我們這位朋友,被人所害,須得找到大黑山苗寨尋人醫治。”

諸葛明玉皺眉凝視水靈風,他方才心思全部係在柳如夢身上,隻道此人少言寡語,不料這時看來,並非如此,而是完完全全如同木偶雕塑一般,疑惑道:“這位小兄弟莫不是被苗人害了?”說完又否道:“不該如此啊,苗人巫術蠱毒確實厲害,但將人害成這般模樣卻是聞所未聞。”

楊逸不能明說水靈風身份,隻道:“曾有高人指點,唯有到大黑天苗寨方能救治,不然在下也不會同柳姑娘跋山涉水來到嶺南。”

柳如夢也跟著道:“是啊,若是找不到寨子,真不知道還有什麼法子治療大哥這怪病。”她本就擔心水靈風,這番話說得淒淒楚楚,飽含情愫,好不惹人憐。

諸葛明玉猶豫片刻,歎道:“若是柳大家和謝兄信得過在下,便帶著這位小兄弟跟著在下同回穀中,在下並不知道大黑天苗寨在何處,但家中長輩該是知道。”

楊逸思索道:“大黑天苗寨本就該是神秘莫測,若憑我和柳姑娘二人前去找尋,隻怕真難找到,妙音穀不問世事,該是認不出我,去也無妨。”計較定了便道:“那便少不得討饒諸葛先生一番。”

諸葛明玉喜出望外,但目光落到柳如夢身上,含著詢問的意思,柳如夢自是讚同,跟著道:“謝公子說去便成。”

諸葛明玉哪能不喜,他倒不是因為柳如夢美麗容貌,隻是樂曲一道,知音難覓,大家難尋,此時能請得柳如夢這位中原第一的曲道名流,自是三生之幸。

忙道:“既然二位不嫌棄,那在下今夜便不忙趕路,明日再同回穀中。”他雖不怕山中危險,但柳如夢這個嬌滴滴的姑娘,怎也不能去犯這險。

楊逸點頭道:“如此正好。”

三人又閑談了許久,其中自然是諸葛明玉同柳如夢說得多,而楊逸隻能在一旁聽著苦笑,音律一道,他是不通的,若是說說黑白子,亦或骨牌骰子,他也許還能摻和幾句話兒。

偶爾興致高處,二人還擺琴彈奏幾句,皆是喜上眉梢,頗有知音味道,怡然自得,樂在其中。直到月上中天,才各自睡去。

次日,眾人辭別兩位馬夫,便自行入山去了,柳如夢帶了諸多行李,此時猶豫了老半天,仍然不知該帶什麼,不帶什麼,最後就背了一架七弦琴,跟著諸葛明玉進山。

嶺南山嶺連綿,山林廣大,且高大俊秀,楊逸直覺一山方下又上一嶺,置身處盡是雲層疊嶂,所見皆是岩奇石秀,綿綿無盡頭一般。

不由感慨,隻怕這層層山林,比之茫茫大海,也不遑多讓。

楊逸和柳如夢若是由巴蜀坐船入明陽郡,自也不必受這些累,諸葛明玉起初便將柳如夢的古琴搶過去背負,入山後仍然一山一停歇,唯恐玉人受累。

好在他對嶺南山林頗熟,每日何時入山,何時出山都算得精準,不至令楊逸和柳如夢夜宿山林。

一路談及古音今律,也不寂寞,一行便是五日,方才到得嶺南鬱林郡落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