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著兩岸風景,心道:“我從長江入巴蜀,經三峽,入得關中?還是入漢水,過襄陽這條路?”卻是為著走哪一條路煩心,又想著我便隻看看平陽是否活著,若是活著我再回洞庭便是,也不知這丫頭今年是十九歲還是二十歲。
這便是他跑出紫微宮的唯一理由而已,他不願帶著嶽湘琴,並非害怕丫頭攔他,而是往事曆曆,他並非傻又非呆,怎生不行省得絲絲情義?
至於念著誰多些,想著和誰一起這些事情,他想也不曾想過,便是因為他不曾想過,便沒來由的生出逃避心思。
人心不過如此,麵對不願抉擇的關頭,逃跑便是最簡單的選擇。
他寂坐在大船船頭,正為著走上哪一條路而發愁。
這時船家走到他身邊道:“公子還沒想好去哪兒麼?”
他一人租了一條大船,出手相當闊綽,雖然連去往何處都沒說個明白,船家也毫不猶豫的載著他入江,生怕他跑了。
楊逸回過神來,暗道是了,問船家便是,道:“我要去長安,老板你說我走哪一條路好?”
船家笑著道:“那要看公子是趕些還是閑些。”
楊逸想了想,終歸早些看到平陽安好才是,道:“有些趕,卻也不是太急。”
船家道:“那便走漢水便是,不過那邊正在打仗,也不知道好不好走。”
楊逸聞言一愣,他身份頗有些尷尬,楊廣詔書在前,似乎不太應該往打仗的地方去,又問道:“若是不趕呢?”
船家也不嫌麻煩,客客氣氣的道:“那最好是通過巴蜀入關,從西邊入長安,這便要繞些,不過巴蜀那邊沒有打仗,風景也好上不少。”
楊逸心中計較著,其實哪一條路都通往一個去處,不過時間罷了,也不在乎多個十天半月,道:“那走巴蜀吧,船能去麼?”
船家道:“這年頭,水路比旱路好走許多,公子且安心便是。”
楊逸想著,漢水那邊該是王世充和李密的瓦崗軍在打仗,也不知道戰況如何,問道:“漢水那邊是誰在打仗,結果如何?”
船家歎道:“本來王世充是撐不過太長時間的,不過宇文化及帶著十幾萬兵馬跑過去了,這時我也不知道究竟如何,行船都繞著走的,誰也不會嫌命長。”
楊逸一愣,不解道:“怎麼宇文化及又和李密打了起來?”
船家道:“公子莫怪,這個我也不知,不過聽說是宇文化及想要帶兵回關中,但他殺了昏君楊廣,隋朝以前的將軍官兒全部要討伐他,最後選了這條路,卻被李密攔了個正著。”
楊逸勉強的笑了笑,心道:“世人都說我大哥是個昏君,卻又見過哪個昏君不要命的也要擋住長江大浪,保軍民性命?又都說宇文化及殺了大哥,誰又知道他是帝國中最後一個尊著大哥旨意的人,要帶禁衛軍回去家鄉,卻被這許多人攔住。”
這些話他不能說出口的,隻能心裏感歎。
船家又道:“聽說楊廣還把皇位傳給了一個王爺,這些人馬現在都在尋,要讓他做皇帝。也不知道這人在哪裏。”
楊逸心道:“便在你船上啊。”
兩岸風光留不住,轉眼便又是兩個日升日落。
這一夜,楊逸正自抱著被子在船艙裏大睡,夢著仙子花海,突然間,船艙一陣劇烈搖晃,外麵人聲鼎沸。
忙穿衣出去,船家和水手早已全部站在甲板之上,而不遠的江麵上,火光耀眼,不知有多少大船攔住江麵。
楊逸問道:“怎麼回事?”
船家滿麵愁容,焦急道:“我也不知道為何,前麵有人攔江,不知道是官兵還是強盜。”
楊逸想著,若是官兵隻怕大大不妙,便道:“但願不是官兵。”
船家點頭道:“可不是,這年頭官兵比強盜還要不講理,強盜隻搶東西不殺人,都是些無路可走的人聚起來的,官兵又搶東西又殺人。”
楊逸沒想到這船家把他的話頭理解成了這個意思,也暗暗覺得好笑,不過想及天下亂世,政權不同,法紀無用,倒是苦了平民。
這時那邊船已經停在三四丈的地方,有人喊道:“船上是什麼人?”
船家看清對方裝束,並非官兵,人人衣衫工整,又不像強盜,便大聲回道:“隻是巴陵洞庭往關中去的過路人,尊駕是誰?”
當先那條大船上,一男一女走上船頭,望著楊逸等人。
楊逸也極目看去,頓時一驚,那船頭的女子當真好美,長發白衣,三尺青鋒,夜色似乎都因她亮了幾分。
他身邊站著的是個中年男子,氣勢不凡,皺眉望著這邊。
那男子道:“可有女客人?二十多歲,穿黑色衣裳,長得很漂亮。”
楊逸鬆了口氣,不是找他去做皇帝便成,這船上便他一個客人,哪裏有什麼女子?對方尋不到該會放行。
船家道:“回尊駕,小的這船被一個公子包了,沒有其他客人,更莫說黑衣女子。”
那男子還未說話,白衣女子突然一個縱身落到眾人身前,提劍望著眾人,目光清冷,在眾人身上一一掃過。
楊逸正想著此女確是絕美,不過太也凶了一些,正自想著,突然感覺身上一寒。回神看去,那女子已經拔劍遙指著他,冷冷道:“你叫什麼名字?”
楊逸大感無辜,覺著你找一個女子怎地拿劍指著我?這算作個什麼事情。口氣比之平日冷了幾分,淡笑著道:“姑娘找人,在下本該配合,但用劍指著在下,莫不是覺得在下是你要找的人?還是覺得在下像個女人?”
那女子話也不說,對著眾人吼了句讓開,手中寶劍頓時在月色火光中舞出清冽寒芒,幾個劍花後隻取楊逸胸口,口中冷然道:“魔門妖人,找死。”
楊逸都想大喊自己冤枉,魔門妖人又從何說起?
但那柄遞到胸前的寶劍不讓他喊,他想也不想,左腳在甲班上運勁一蹬,身子猛的後退,同那柄寶劍保持距離。
那女子見他武功不弱,一聲清吒,身子一斜,劍招陡然轉變,竟往楊逸右邊飄去。
楊逸見此大叫不妙,心道實在低估此女武功,那女子竟是往他退無可退處逼去,他若停下,那女子大可一劍橫劈,若前進,便立刻正麵對上劍鋒,往後退去,終落在別人預先布置後招之中。
而此女劍法步伐中隱含八卦之理,劍招又合太極之道,一招一式間連綿不絕,前後生生不息。
他暗道:“此番再退下去,隻怕莫名其妙便要死在這女子手中,那時隻怕要向著閻王爺喊冤。”
瞥見身後堆著的酒壇,暗道一聲天不絕我。
運起大羅天罡中太陰勁,後退時一拳打碎其中一個,頓時酒香四溢,哪還寫什麼德字,運勁便甩向身前女子。
那女子一驚,看清千千萬萬如絲般水滴迎麵而來,暗覺不妙,立馬收劍,腳下一頓借力後退,一把三尺青鋒舞得密不透風,擋住酒水。但覺每粒水滴擊在劍上,都伴著一陣極其古怪的力道,待得盡數擋下站定時,劍身已經被一層堅冰包裹,散發著悠悠藍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