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五章 圍城之計(3 / 3)

薛湛少年得誌,不到二十五歲便手握十道兵府兵權,因其出身和能力,倒也不曾有人敢有意見。但當年衛國公李靖領兵打仗,都主張各抒己見,亦不獨斷專行,薛湛年少,自是繼承義父風格,讓各位將領共同談論,憂則虛心采用,劣則設法彌補。

領兵打仗乃天大的事情,十萬兵士有血有肉,每個統帥都希望將帶來的兵士安然無恙的帶回去,薛湛心地素來仁慈,自更加謹慎,隻求做到麵麵俱到。

眾人討論了約莫小半天後才停下,都看向薛湛,因他們該說的要說的,已經說完了,需要統帥統一意見,決定這場仗怎麼來打。

薛湛閉目深深呼吸,他雖年紀輕輕,但隨衛國公李靖久經沙場,打過的仗倒也不比別人少,隻是那時所有決策都是衛國公李靖來做,他倒也不覺得仗有多難打,到得今日親身為統帥,方知這個位置對應著的責任,是多麼的重大!

沉思片刻以後,薛湛緩緩睜開眼睛,看著沙盤中那座占盡天時地利人和的大黑山魔城,道:“已我們目前的兵力,若要強攻大黑山,有勝無敗,是也不是?”

眾將領麵色沉重,雖不願承認,但這就是事實!數百斥候一日一夜忙碌,終建起了完整的大黑山魔城沙盤,此處之易守難攻,終清晰的呈現在眾人麵前。

大黑山入山之處,名為不歸路,蜿蜒曲折,盤旋而上,實在不適合騎兵衝殺,亦不適合大規模行軍,若要上大黑山魔城,便是這條不歸路,魔門四脈隻需布置妥當,便可阻攔大唐兵馬不知多少時間,且能令大唐兵馬死傷慘重。

而不歸路後,仍有歃血崖,劍石嶺等天險,為大黑山魔城提供了天險屏障,皆是利於布防的地勢,若是強攻,必然損失慘重。

而便是攻克了地勢的不利,到得大黑山魔城,隻怕那裏才是這場戰爭真正的開始......大黑山魔城被魔門四脈經營千年,如今可居住數十萬人,在西域各國,皆將大黑山魔城當作神域般敬仰。日月星樓和軍神府皆擅於陣法,這座大黑山魔城,隻怕如今已被經營得如鐵桶般難以攻破。

種種跡象皆表明,這一場仗,大唐軍隊勝算渺茫......

薛湛道:“若是強攻,隻怕三十萬兵馬,在糧草補給充足,攻城器械完備的情形下,打上個半年,終能攻下......隻是如今冰天雪地,怕是還沒攻下大黑山魔城,我們自己的兵士戰馬,就有不少死在這鬼天氣下了。”

眾位將領皆是歎息,薛湛此言乃是屬實,大黑山魔城可破,但需要足夠的時間和足夠的物資,隻是如今的氣候和環境,這般長時間的作戰,並不利於遠征。

薛湛皺眉亦歎了口氣,道:“那便不打了吧?”

“少將軍!”

“大帥......”

眾將領皆是驚訝,薛湛說不打便不打,那這番千裏行軍,算得什麼?太宗皇帝李世明,亦對大黑山魔城勢在必得,若這般回去,如何回報太宗皇帝?

薛湛抬手示意,眾人立刻安靜,道:“這場仗不用打的,大黑山魔城踞地勢之憂,亦受地勢之困,建城於山巔,易守難攻屬實,但與世隔絕亦是屬實,一條不歸路阻攔我們,那亦能阻攔他們......”

眾將領恍然大悟,紛紛看向沙盤。

大黑山魔城占據地利,令兵馬難攻,但反過來看,大黑山魔城退路全無,孤立於山巔,交通閉塞,一條不歸路令大唐軍隊上不去,但反過來,若大唐兵馬封山,堵住每一個可能的撤退道路,那大黑山魔城的人亦出不來!

薛湛道:“我們不必打,準備好足夠的取暖物資和糧草帳篷,調度兵馬替換,不令兵士久居寒地,封這大黑山,且看他大黑山魔城之中,能儲備多少糧草,來養這一城數十萬人!”

這或是現下最好的辦法,大唐國力雄厚,能夠支持薛湛遠征圍城,而十道兵府皆受薛湛調度,他可自如的更替圍城之人,疲者歸而盛者替,完全變被動為主動,隻需備好取暖物資和足夠糧草,圍住大黑山,便可令大黑山便為孤城。

大黑山魔城因地勢和天時限製,不適合農作物生長,是以食物補給,定是從外界得來,斷其物資,大黑山魔城勢必成為孤城。而大黑山魔城中除魔門四脈門徒,還有來自西域和塞外各族的信徒居住,以及養了十萬兵馬,這需要大量的物資供給,而大黑山魔城中儲備的物資,能夠供一城多久?

令羽宸之所以憂心忡忡,一大半的原因皆是為此......

薛湛此舉,亦是在逼迫魔門四脈,與其正麵交鋒,若魔門四脈不出來打這一場仗,那他們便永遠不會有補給物資的機會。

而打這一場仗,薛湛有足夠的信心取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