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 紫衣女子(1 / 3)

那時的雨師玉青雅,不滅魂棲身於屍傀背負的玄水黑棺之中,神識未穩,修為亦僅於十之四五,與其稱其為神,不如說她是妖!

屍傀所過之處,生靈塗炭,雨師玉青雅已凡人血肉神魂煉體,當時死於她手者,成千上萬!

那時的雨師玉青雅因神魂未穩,是以靈識不清,她唯記得要殺一人,亦記得要救一人......而她要殺者,卻正是風侯帝瑤當年要救的玉女玄尊,便是當時三世魂而生的李靜怡,而她要救之人,正是風侯帝瑤,亦是南王楊逸。

無論怎樣,屍傀踏江而來,玉笛魔君燕道凡終是殺不得南王楊逸和嶽湘琴三人。玉笛魔君燕道凡因有三菁秀自五雷金棺中躲來的不死神身,修為乃三大神話之最,可麵對雨師玉青雅的不滅魂和霸道無比的屍傀,怎也沒有半分勝算,九字真訣終敵不過長江水倒卷,鐵鎖封天地......

嶽湘琴聰慧無雙,她倒是當時最為冷靜的一個,又遍閱萬卷書閣之經典,對上古九國有一點猜測和了解,知那玉笛魔君燕道凡雖可怕,但比之眼前屍傀,隻怕亦要褪色,此番情形下,無論那屍傀為何同燕道凡逗了起來,都是不該多留。

有念及此,便想抽身而去,可又念及南王楊逸心地善良愛管閑事,不願把這麼個人留在這般危險的境地裏,拉著楊逸便架船逃,水靈風這些年幾乎未曾碰到敵手,他又不是什麼固執個性,此時這兩個妖魔般的東西橫在這裏,他哪裏想要多留,自是能逃多遠便逃多遠。

此處離水靈風的百花穀不過二十餘裏路程,水靈風想了想,若論難找,隻怕自己那百花穀倒能排上名號,想也不想,登岸之後帶著嶽湘琴和楊逸便往百花穀中逃。這倒也不是什麼餿主意,燕道凡雖不敵屍傀,但也能擋得一時,倒給嶽湘琴和楊逸三人足夠的逃亡時間,可好巧不巧,沒走出五裏路,便碰上了另一個麻煩......

而這個麻煩,不是嶽湘琴的,而是南王楊逸的。

隋煬帝因滯留江都而令隋帝國分崩離析,此時江都已被宇文化及控製,逼迫隋煬帝楊廣禪位,無人知曉世人都看錯了楊廣的時刻,宇文化及亦是不知,誰也不曾想,楊廣直接寫了一紙令人不解的詔書,傳位於南王楊逸。宇文化及又氣又笑,倒也將這詔書傳遍了天下。

對於這一紙詔書,有人一笑置之。亦有人滿目憂愁!而足夠聰明的,卻已心中駭然,重新去思索楊廣的所作所為。

而那時楊逸他們碰到的麻煩,便是一個讀懂了隋煬帝這紙詔書的人,江南杜伏威!或許不應該說是一個人,因為他身後帶來的,是江南道足足一萬三千精銳軍隊。

杜伏威自江南起兵,如今已是不容小覷的一方霸主,盤踞江南道十餘城。他能有如此成就,不僅僅是因他擅長行軍打仗,更多的,乃是因他杜伏威是聰明人。

這個聰明人讀懂了隋煬帝的詔書,此時隋煬帝楊廣下詔禪位於南王楊逸,大多人看來不過是個笑話,因在大多數人眼中,此時的楊廣已經算不得皇帝。但其實細細想想,如今天下雖亂,但亦未有真正能肅清中原者出現,關中李淵,瓦崗翟讓,江南杜伏威輔公佑,以及李子通,巴陵蕭銑等等,雖霸一席之地,卻也僅是一席之地。

隋帝國雖分崩離析,但細細算來,散落於天下的隋帝國兵馬,如今仍有三十餘萬,因不得其主調動,而居於各地,且這三十萬兵馬皆為楊廣親掌,實不該一直未有動作,如此情況,於理不合,於形式亦不合。

有沒有這麼一種可能?楊廣便是想將這三十萬兵馬留給南王楊逸,讓他有卷土重來的資本?杜伏威覺得有可能的,因這三十萬兵馬放在如今無論哪一方勢力的麵前,皆是龐然大物。

他猜對了,不久之後,魔門便因此而尊南王楊逸為天帝,王世充亦於尊南王楊逸為新皇......皆因魔門一脈,亦猜到了楊廣的意圖。

但這些都是後話,此處不需細表。

杜伏威猜到了楊廣的意圖,心中自有計較。此時若殺楊逸,則令楊廣的種種安排付諸流水,而此時若能控製楊逸,以此吞並唯他可調度的三十萬兵馬,則可令他杜伏威成天下最大的勢力。

是以,便有了當時的局麵,杜伏威率領精銳兵馬,隻為抓住南王楊逸。

如此局麵,楊逸和水靈風一頭霧水,嶽湘琴卻在逃亡中聽聞過一些江都的故事,略微思索,便知其中脈絡,不禁哭笑不得,這番倒是帶著一個大麻煩在逃,可不可笑?

無可奈何之下,終歸逃命要緊,好在此處乃山野之地,大規模軍隊並不占據絕對優勢,水靈風和楊逸憑著本事,倒也能跑。便是這種情形中,三人還真個逃進了百花穀中......

可萬人圍穀,百花穀便再難尋,隻怕亦堅持不得多久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