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偏偏風侯帝瑤無心天地霸主......千萬年前西王母帝語花所謀不成,如今,她亦不能成功。隻因千萬年前風侯帝瑤淡然而仁義,今日重生後的帝瑤,亦是仁心多過野心,心中愛亦多過恨。
西王母帝語花所謀不成,便引帝瑤來此,欲已三十六天辰陣圖,倒轉乾坤日月,將光陰倒轉,重回上古九國之時。
那無盡的天火,那撕裂的虛空,那遮天蔽日的離火雙翼,便是玄武門真相,亦是這場貫穿了千萬年之久的陰謀詭局的真相。
可最終......西王母失敗了,並非因她修為不夠詭局不精,而是因為徐世績的背叛。
一場算不上背叛的背叛!
徐世績所作所為,皆是在幫帝瑤重掌山河,他做的十分好,好到西王母都不曾懷疑,可如今的帝瑤,已非當年的風侯,亦非往日的南王楊逸,如今的帝瑤......是一路從徐世績的陰謀詭局中走過來的,是一個雖有神身卻有人心的新天帝。
便是這樣一個帝瑤,足可抗衡西王母帝語花,亦會因為有一顆凡人之心,而心係這天下數萬生靈。
西王母帝語花失敗了,敗在徐世績的手中,那個人每一件事都是按她的謀劃而做,卻偏偏創造了一個完全不同的帝瑤。
一個甘願用自己性命去換天下蒼生性命的風侯,一個甘願用自己三魂去償自己妹妹所犯過錯的兄長......終令謀劃千萬年的西王母,一腔野心化柔情,親手撤掉了三十六天辰陣圖。
其後,李世明登帝位,徐世績成如今國師李績,繼續為人之人間,天下安寧而盡心竭力。
那是一個傳奇的人物,時至今日國師李績仍被諸多人物視為仇敵,背負著莫大罵名......但知他作為者,皆歎其蓋世功勞。
國師李績之所以會說李世明乃他信服之人,當年李世明之智慧和決心,隻是其一,而今日之天下太平,才是真理!李世明這十三年來,肅清的不僅是三百年來的戰亂,而是千萬年來的陰謀,一個深知上古九國秘密的人,仍能在永生和傳承之中選擇傳承而非永生,選擇人之天下人治,實是需要極大的定力和魄力。
往日經曆仍曆曆在目,國師李績目光漸深,“我當年並未選錯,陛下卻比帝瑤適合做這人間皇帝,罷了罷了......我之一生已不敢再有他求,一條性命,已然完成了一生之理想,求不得,求不得。”
當年國師李績萬般陰謀算計,隻為令重生後的天帝帝瑤,有一顆凡人心,其實在最初之時,他的謀劃中,亦不敢肯定能勝過西王母,是以他要令人間的新主人,有一顆凡人心,能憐那弱小蒼生......直到遇見了李世明,他才敢大膽放手一搏,隻因李世明,確比帝瑤更加適合做這天下的新主人。
如今天下,真正從頭經曆過那段陰謀詭局者,已然不多,而知真相者,亦寥寥無幾,了生禪師便是其一!而了生禪師因憐眾生而選擇與師弟對立之舉,亦令國師李績信服......
在李世明登九五之尊徐世績成國師李績後,了生禪師亦在盡心竭力助其重整河山,還天下眾生太平安樂。
今日之局,往日之謀,後世之棋,今日來鑄。
因信服於了生禪師,所以國師李績再帶回鎮神晶棺之後,不再隱瞞自己命數將近之卦象,目光深沉道:“我若去了,還需禪師費心......如今天下雖定,但你我目光不及之暗處,仍有詭局暗生。”
淒涼不過英雄遲暮,無奈不過壯誌未酬......
國師李績緩緩起身,目光忽地淩厲,盯著那具鎮神晶棺道:“若有可能,我還想平拜火薩滿,定教派威脅,若有可能,我還想兵發吐穀渾,定西南疆域,若有可能,我還想重整朝野綱紀,費亂時之製度,行盛世之新政......若有可能,我還想回蜀山神城一趟,我還欠丹楓觀一藏經閣未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