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 詭局迷夢(2 / 3)

他能做到麼?從其目前表現的手段和能力看來,此人功近國師李績,且聰慧無雙,行事果斷,乃少有之奇才,必是大唐帝國之心腹大患。

宵雲公主不得不防備於他,如此......罹恨便不能回塞外。

“我深陷危機之訊息,該是已傳到父皇耳中,所以傻師父才會已分魂化身前來相救,可為什麼呢?為什麼傻師父不親自前來,偏偏要用一分魂化身來救?這是沒有道理的事情!”

國師李績已分魂化身之術控白骨而來,意在救出宵雲公主,罹恨等人皆以為李績是來殺他等,可宵雲公主知道,李績是來救她的。這本是沒有問題的事情,可在宵雲公主看來,這件事情實有大問題!

國師李績疼愛宵雲公主,視其如己出,一身功法,滿腹經綸,傾囊相授,縱她寵她教她,宵雲公主乃國師李績一生中除少將軍薛湛之外的唯一弟子,一個不算弟子的弟子。

因柳如夢和父輩的緣故,少將軍薛湛受李唐之眷顧,得李績和李靖之照顧,收為唯一弟子,收為膝下養子,授其名望權力......少將軍薛湛能得如此多恩德,皆因其身份來曆,李唐帝國在還昆侖恩德,亦在還柳如夢的仁義。

除少將軍薛湛之外,國師李績再不收徒,但凡事總有例外,他雖未收宵雲公主為徒,卻也將一身能教的功夫,全教給了宵雲公主,他對少將軍薛湛頗為嚴格,對宵雲公主卻十分放任,疼她寵她任她,有求必應,是以世人皆懼的國師李績,在宵雲公主的口中,不過一傻師父而已......

便是這個傻師父,是絕不會放任宵雲公主身陷危機的,他若知宵雲公主有危險,定會千裏來救!是以,宵雲公主怎也想不通,為何此次自己這個傻師父,沒有親自來救她!

“這事情不對!”宵雲公主心中不斷念著,這事情有太多不對,“傻師父若能親自前來,絕不會以一分魂化身來救,他此番並未前來,足可證明他分身乏術......能讓我的傻師父分身乏術的事情,究竟是什麼?”

國師李績功參造化,乃昆侖瑤池古神之下第一人,如今世上竟有人或事能令其分身乏術,這令宵雲公主無比驚訝。因這許多年中,他從未見過世間有事能令國師李績皺眉者!

究竟出了怎樣的事情,竟能讓國師李績分身乏術?這令宵雲公主既憂且慮。文成公主與吐蕃和親乃太宗皇帝李世明聖旨,其中實有大意味,因吐蕃近年征兵立馬,其心昭昭,太宗皇帝李世明十三年來,征突厥,服高麗,關中大地,大漠草原,冰江雪山,方得平靜,如非不可不為,已然不想再動兵馬,是以和親之事便成。

宵雲公主聰明伶俐,她一眼便看出其中關節,大唐帝國已北統南立天下,如今南方雖已然太平安定,但仍不似關中,蜀山神城依然,嶺南兵馬不至,南方大地仍有太多人認為這個天下該是帝瑤為尊而非大唐,而吐蕃遠居西南之地,若動兵馬戰線極長,太宗皇帝李世明若無十分把握,絕不想打這一場丈,是以才有了和親之舉。

若大唐與吐蕃之間的戰爭開啟,則南方大地必然動蕩,這是太宗皇帝李世明和國師李績皆不願見之情景。宵雲公主聰明才智千古少有,她又怎看不出這番局勢,可她卻不讚同和親之舉,不但是因為文成公主並不願出塞和親,更多的乃是她覺得吐蕃近年反常枕兵,定不簡單。

是以,她才做下瞞著太宗皇帝李世明,替換文成公主的舉動,這不僅是因為她心疼文成公主,更多的,是她想要查出吐蕃枕兵之原因,印證其心中所想。

這便是她為何會在童山隨罹恨離去的真正原因,隻因那時就算沒了罹恨,她亦該走了,她並不準備嫁衣著身真個嫁到吐蕃。

“這一件又一件事情,究竟是巧合還是布局?”宵雲公主心中不得不想,罹恨的出現,麵具人的出現,以及那件令國師李績不能離去的事情,究竟是有所關聯,還是人人件件皆是巧合。

其中若有關聯,乃人為推動所成,那如今這看似平靜的人間,隻怕暗藏著無限的暗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