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 分魂化身(2 / 3)

烈雲歌深深的看了罹恨一眼,道:“你的師尊是一位女子,當年與紫薇一脈淵源最深的幾位女子,莫過於萬卷書閣二小姐嶽湘琴,蜀山丹楓觀道劍一絕晏詩晴,以及東 突厥燕雲公主,這三人,都是既會紫薇秘術,又習三門功法!”

罹恨陷入沉思,這三個人他全部聽自己師尊提及過。萬卷書閣二小姐嶽湘琴乃天帝帝瑤紅顏知己,不,她與帝瑤相知之時,帝瑤還非天帝,那時的帝瑤仍是大隋帝國南王楊逸。

嶽湘琴乃當世奇女子,此人不會武功,卻熟讀三門六派功法,天文地理無所不精,聰慧如神,紫薇帝師的山河錄便是贈與了她,其中包含了紫薇一脈所有秘術,其後又於長白雨師陵墓閱風雨圖錄和聚魂陣圖,若說起來,嶽湘琴心中所學功法,便是如今的國師李績,亦比不過。

或許紅顏薄命,或許奇才天妒,這個僅用智慧便令天地傾覆的奇女子,不到二十便於南海歸墟之畔魂飛魄散。

蜀山丹楓觀乃道門名宿,上任道尊應無塵便是師出丹楓觀。晏詩晴乃道尊應無塵唯一弟子,劍法冠絕天下,美貌宛若仙魔,當年書劍琴棋三大美人,晏詩晴便是其中之一,劍之一絕。

晏詩晴並不會紫薇一脈秘術,亦不會大黑天煉魂心典絕學,本該是道門傳人的她,卻於十七年前做了一件了不得的事情。

十七年前,晏詩晴回返蜀山,一人一劍,殺了丹楓觀數十人,連同逍遙道尊應無塵在內,皆死於她手!而她所用功法,便是風雨圖錄中的功法。

這件事情沒有人說得清楚是為何,晏詩晴殺了自己師尊之後,便消失得無影無蹤,再出現時,已然是在天帝帝瑤的身側。

火判官不知其中關節,但他卻可肯定,晏詩晴會古神功法是真,會紫薇秘術亦是真,她不屬昆侖,那就大有可能存於世間,倒也有可能教出罹恨這麼一個徒弟。

罹恨心道:“晏詩晴不是我的師尊,師尊告訴過我,晏詩晴已於十七年前死於長白雨師陵墓,當時道尊應無塵未阻雨師玉青雅重生,連同蜀山三十六觀眾人之力,共布龍骨八卦圖,將整座山連同自己的弟子連同紫薇帝師一起,其後出現的晏詩晴,不過是雨師玉青雅借體而生,闖蜀山殺逍遙道尊的,實是雨師玉青雅。”

十七年前帝瑤仍是南王楊逸,雨師亦未複生,應無塵已龍骨八卦圖長白山鎮魔一事,倒也算得上事情的伊始,這一鎮,埋了紫薇帝師,這一鎮,將自己的弟子變成了妖神!

這件事情少有人知,火判官若知晏詩晴便是雨師玉青雅,便不會覺得此人會是罹恨的師尊。

而最後一個可能,便讓罹恨亦覺得極有可能,東 突厥燕雲公主,乃當年東 突厥佶利可汗的親妹妹,更是玉笛魔君燕道凡的弟子,東 突厥薩滿禦靈教廷的禦靈師。

玉笛魔君本是中土道門玉尊門人,因造化而入魔,但其道門龍虎道之修為驚世駭俗,不僅如此,因機緣巧合,他又具上古神身,是以真個要論,當年的三大神話,玉笛魔君算是三人中最為了得的人物。

燕道凡若將一身本領傳與了燕雲公主,那燕雲公主隻怕不但會中土三門絕學,可能連薩滿禦靈一脈的本事和上古雲夢八極也會!

玉笛魔君葬身於雲夢雷澤之後,燕雲公主去了哪裏,沒人知道,就連李世明滅東 突厥時,亦不見薩滿禦靈教廷勢力,是以,燕雲公主倒真正極有可能是罹恨的師尊。

罹恨從未細細思量過自己師尊身份,往日師尊不說,他便不會去問,可這番經曆之下,他不免對自己師尊身份感到好奇。

火判官烈雲歌所猜測的三位女子,其實隻有燕雲公主有可能是罹恨師尊,因僅有燕雲公主的故事,是他師尊少有提及的。

思量之下,不由心道:“燕雲公主失蹤十三年,與昆侖和李唐皆有莫大仇恨,師尊啊,你是否就是當年的燕雲公主?所以你才會這許多秘術玄功,有這般往事傷心?”

他不敢確定,因他從未聽自己師尊提及過燕雲公主的事情,他隻知燕雲師從玉笛魔君燕道凡,又與煬帝楊廣有一段恩怨情仇,燕道凡與昆侖有三百年恩怨糾葛,本是不死之身的他,亦因這段糾葛葬身於雲夢雷澤,而楊廣一生皆為紫薇一脈謀劃,最終亦是悲慘下場,燕雲公主是有理由去恨昆侖的!而李唐滅東 突厥,覆其家國,她亦有理由去恨李唐帝國。

是以,罹恨此時也覺得自己的師尊,真個有可能是失蹤了十三年的東 突厥燕雲公主!

火判官費心推測罹恨師尊身份,並不是為了確認罹恨立場,他語重心長道:“孩子,我與你說這些,並不是為了證明你的來曆和身份,誰是你師尊並不重要,我隻想告訴於你,師恩雖重,卻也要認清自己一顆本心。”

罹恨聽得一愣,他沒有想到烈雲歌真正要講的話,卻是這句。

火判官烈雲歌道:“我與師妹推測了十數日,推測出的每一個人,都與昆侖和大唐帝國有滔天仇怨,你來中土的目的,自不必費心猜測,除了尋仇,該是沒有其它可能。”

罹恨深感火判官仁義之心,不願再作遮掩,坦白道:“小子不該瞞火判官,我此行目的,本就是為擊殺國師李績,若有可能,大唐皇帝李世明的性命,小子也想拿去的。往日諸多遮掩,實是為了......”

火判官笑著打斷,回頭看了看鐵律塔,接過話頭道:“為了救聚魂陣圖中的那個小丫頭,對麼?”

罹恨苦笑點頭。

火判官歎道:“命運多無常,不定卻也定!若無前些時日的經曆,我與師妹也不能確認你的心性,你若非純良之人,我們自也不會助你。但正因為我們了解了你的心性,我才不得不說這些話,你師尊無論是誰,但她定與昆侖和朝堂仇深似海,你這孩子純良尊恩,怕是將你師尊的仇恨看得和自己的一般,我不能說該與不該,也不能勸阻你去為師尊複仇,我隻能告訴你,在你為師複仇之前,且好好想想自己的一顆本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