楔子
那是個陽光慘烈的下午。
我在接到老方要我去領高考成績單的電話後,形容萎靡地出了門,心中無限淒涼。
在我出門前,我爸看著我匪夷所思的表情,幸災樂禍地說:“玩物喪誌了吧,早知今日,何必當初。”
我無話可說。
回到學校的時候正值放學,看到人聲鼎沸的校園,我意識到我的高中生涯已經結束了。
三年時光留給我的隻是浮光掠影的回憶。
我不禁有種事過境遷的傷感。
我們的文理分科是在高二進行的。
高二前夕,年級裏是一片騷動和暗流洶湧。因為學生們麵臨的是在以後兩年裏該何去何從,是從此就將大好青春奉獻給理科班,還是去文科班天高任鳥飛,海闊憑魚躍。這無疑是個艱難的抉擇。
學生們綜合客觀條件及主觀意願,紛紛將目光聚焦現狀良好的文科班。一時之間文科班聲勢大漲。也有目光長遠的學生會選擇前景美好的理科班。這種人一般都具有比較嚴密的理性頭腦,很適合在理科上有所作為,故而理科班也是高手雲集之地。在這種形勢下,更多的學生是猶豫不決,優柔寡斷得如同曆史上著名的哈姆雷特。然而時間越來越緊迫,由不得他們在文理之間搖擺不定。這時候,友情和愛情及時發揮出它們巨大的作用。許多人在比較了年級裏所有的班級以後,就會發現在某個班級裏有他們鍾情的美女,愛情衝昏頭腦,於是他們毫不猶豫就去了那個班,等他們到了那個班級後,才發現姑娘們早已名花有主,頓時後悔不已,但為時已晚;也有人愛情失利,於是在友情上尋求安慰,和幾個好哥們約好同去某班,等到塵埃落定以後,方發現兄弟們追求愛情去了別班,頓時更受打擊,從此憤世嫉俗,成為某班一霸。當然,也有一部分學生堅守本班,任分科的激流如何洶湧,我自巋然不動,本班劃為理科,便讀理科,劃為文科,便讀文科。
我也在分流的人員中,不能幸免。
我目前所在的班級在年級裏排名第一,頗像武俠小說中的第一大派,人才濟濟,實力雄厚,學校給它的定位是重點大學本科生的輸出口。於是名曰:“火箭班”。由於它在教學設施和師資上享受優先待遇,這讓許多平行班學生對它的特殊存在議論紛紛。學校對諸多議論不屑一顧,回答說:誰叫你們中考的時候沒考上火箭班的分數線?
而我對於火箭班的存在一直嗤之以鼻,時至今日,我依然認為,火箭班的存在是給平行班的學生設立的一個心理障礙。平行班的學生會因為這種智力等級的區分而低估自己的智商,從而自暴自棄,放任自流,導致高考名落孫山;而且,這絲毫沒有體現出我們教育機構的公平原則。然而,很少有人有這種意識。因為有這種意識的人要麼去了火箭班,要麼去了少管所,剩下的人在平行班裏苦苦掙紮。我在前者之列,但悲哀的是我即將離開火箭班。
原因在於我的班主任。
長期以來,他無時無刻不在找機會讓我在他的眼前消失。由於我對學習的毫無興趣,致使我的成績成為襯托班中同學成績的綠葉。在班主任長期的旁敲側擊的說教下,我的成績依然不見起色,他對我的智商產生了深刻的懷疑,時常將我作為智商低下的典型在班裏說起。然而這不是我與他積怨的主要原因。
年已不惑的班主任有個為我們所不齒的癖好。這個癖好不容易一言概括,隻得說班主任身受封建禮教的毒害,突出表現在男女之防上。班主任的婚姻生活十分不美滿,出於職稱工資等方麵的考慮,又不能輕易與夫人離婚,這使得他很容易就形成了一種不讓別人也快樂的心理。他十分痛恨早戀並且對其嚴厲打擊。這樣的出發點是好的,他的錯誤在於他將早戀定位於男女之間的正常交往。班主任時常緊盯班裏的同學,但凡見到男女之間又說又笑,必然提到辦公室批鬥,其圍追堵截到了課間休息時男女同學都不敢交談的地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