淩霄光顧著思考了,也沒搭理張首辰的話,隻見淩霄先是把金棺拎起來,在眼前晃了晃後,又金棺底朝上的放到膝蓋上,用手指隨便按了按,就在按下去兩秒鍾左右,一抬手,出現了一個淺淺的不易察覺的凹陷,可不到一秒鍾的功夫,又恢複了原本平整的外觀,淩霄不禁嘖嘖的自言自語道,“難不成這東西還安裝溫度感應係統了?”說著,自己笑了笑,又開始沉默。
時間一分一秒的過去了,寶馬慢悠悠的向前走著,張首辰靠著墊子有種想睡覺的感覺,突然,啪的一聲脆響,把張首辰從昏昏沉沉當中瞬間驚醒,一抬頭,看見的是姚毅堯一臉驚訝的表情,一扭頭,碰上了滿臉燦爛笑容的淩霄,一低頭,“你,你怎麼打開它的?”
“4326,沒錯吧?”淩霄得意的在姚毅堯眼前,晃晃手中已經揭開了蓋子的金棺,“小樣兒,這東西也能難得住我?”
“厲害!”姚毅堯不禁伸起了大拇指,“我用盡了各種辦法,就是打不開這具鎮魂棺,你怎麼一下子就打開了?”
“啊?你打不開才讓我......”淩霄一臉鬱悶,心想,以後堅決不相信姚毅堯這隻老狐狸精了。
“就是,在你家的時候,我折騰了半天都沒打開,你怎麼做到的?快說說!”
好不容易找到這麼一個能展示自己超高IQ的機會,淩霄自然不能放過,在吊足了兩人胃口後,淩霄才道出了個為什麼要選擇“4326”的原因。
大明朝的開國皇帝朱元璋,在定鼎應天府後,把他的許多兒子分地為王,一方麵是為了能夠讓親兄弟之間有個約束,減小自相殘殺的可能性,另一方麵就是為了讓眾多子嗣獨占一方水土以拱衛中央政權。
朱元璋的第十三個兒子名為朱桂,本來朱桂在三歲那年就被朱元璋一眼相中立為太子,以便將來繼承自己的帝位。但隨著朱桂年齡的增長,頑劣的本性越發的暴露無遺,不但四書五經一竅不通,而且脾氣也甚為古怪。要吃豬尾巴就必須立即送上來豬尾巴,如果誰為了討好朱桂獻上來的是牛頭,朱桂也會立馬翻臉不認人,輕則杖笞二十,重則滿門抄斬。
一轉眼,朱桂二十歲了,明太祖朱元璋見朱桂無才無德,便一怒之下廢了他的太子之位,封為代王,鎮守大同。朱桂自從到了大同後,日日橫行街裏不說,還經常無故殺人,大同的老百姓們敢怒不敢言,隻能私底下給朱桂起了個“愣怔代王”以泄泄心頭之恨。
據說這位愣怔代王即使到了六十多歲,還是經常還經常穿窄衣,戴禿帽,在戲院子看戲,一高興,就到後台妝扮成打號的小兵親自登台,一有空,就帶幾個護衛架鷹走犬,到小南街一帶尋釁鬧事,調戲良家婦孺是數不勝數,簡直一個地痞流氓。
朱桂的妻子,是開國大將徐達的女兒,雖然貴為將門之女,但確實個相貌醜陋又很愛妒嫉他人的潑婦。因為侍奉代王的侍女外貌頗有姿色,一天,她竟然把二人臉上塗滿了鍋底黑以發泄她的妒火。就這樣,兩口子愣是把大同城攪的是雞犬不寧,民不聊生。
明太祖在費了朱桂太子之位後,又轉立第四個兒子繼承王位。朱桂聽到這個消息後,竟然大鬧金殿,嚷嚷著自己也要當皇帝。正所謂手心手背都是肉,朱元璋實對自己第十三個兒子也實在是沒法子,為了平熄朱桂的嫉妒之心,隻好在大同城內大興土木,修宮築殿,讓自己這個不爭氣的兒子也過過所謂的“皇帝隱”。所以,至今大同古城內還有“皇帝街”、“正殿街”、“東華門”、“大有倉”等街道名稱,都是舊皇宮的遺址。宮殿修好以後,好容易才堵住了朱桂的嘴。
某天,這位愣怔代王忽然想起要去燕地逛逛(明成祖沒當皇帝的時候叫燕王,因為他的封地在燕地,也就是現在的北京),看看四哥朱棣。這位燕王對他的弟弟是又煩又怕,但卻無可奈何,隻好硬著頭皮、耐著性子,三天一小宴五天一大宴地款待他。
有一天愣怔代王酒足飯飽後,閑來無事,在燕王府外溜達,抬頭一看,王府門前新修了一座琉璃九龍壁,異常興奮,吵著嚷著也要在大同的皇宮前造一座講究講究,甚至撒潑耍賴把九龍壁的圖樣帶回了大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