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
這本小說就在這,結束了。
二十萬字。
這是我所編寫的,一個人的青春。
屬於他的一遍又一遍的沉思與對話中所度過的東西。
白一包。
一個既沉悶而又無趣的人物。
時常在糾結中度過自己的一切事情。
總能想些很令人頭疼,卻又在他看來不得不去想的事情。
他眼裏的青春,總是伴隨著欺騙與謊言中過去,和那種虛偽的,大人之間所開的玩笑如同一樣。
因此他總是固執的,並且認為自己的想法堅定不移的正確。
於是每每因此都會碰壁而感到無力又沉悶。
當然,這可能源於作者我,本身自己的塑造不成功。
或許如此。
白一包他朋友很少,因此,他總是生怕他人會搶去。
雖然他不曾自己說出,但,那源於嫉妒。
說實在的,我寫到後麵,也不再可看出白一包的企圖是如此。
就好像被自己所造出的機器人摒棄了一般。
直到我發現他是個人。
他與林心悅的那種微妙的,卻又不曾可窺見的那種感情,就好像青澀的梅子一樣。
不可觸碰,卻又喜人。
作為一個沒有愛情,也沒有很多看點的關係中。
就那麼平淡的過下去。
我自認為也很沒有看點,所以不敢在繼續寫下去。
就那麼讓他們保持在那種看似近卻又遠的地方吧。
以致於到了結尾的結局前幾章,都沒有再去寫林心悅這個人物的結局。
也許她有喜歡上過白一包,或許她曾也透露過心聲。
又或是一直是白一包的一廂情願。
但最終還是沒有什麼結局。
這種結局,便是沒有結局的結局吧。
其實就是我寫不出來,但又生怕無法駕馭。
索性就那麼讓他結束吧。
(頗有一種我寫不出來就讓他爛尾了吧的爽快感覺)
雖然覺得有些地方可能對不起讀者。
但,就這樣吧。
我想,這段青春我隻能描繪出那麼多了。
再那麼下去,這段青春就要毀在我的手裏,並且扼殺其中。
所以我不願寫下去。
當然,還有一部分原因是因為將要開了新書,所以沒什麼興趣繼續下去了。
接下來就再說說別的人物吧。
張曉強。
這個人物算是其中少有的充滿了暴戾氣的些人物。
做事無比爽快,並且很注重友情。
頗有一種大哥的感覺。
而白一包也時常籠罩在其中。
多次的打架的場景,會讓人覺得,這就是其中的情節繼續下去的關鍵。
我想也是了。
當無法想出故事情節的時候,就需要張曉強的幫忙。
以此可以引發出很多很多的東西來。
當然,我在這本書中也埋下了很多伏筆。
但現在看來確實沒有意義的玩意了。
這本書我自認都無法看下第二次,哪裏還有什麼閑心能去弄什麼找伏筆的呢?
但我還是在後期逐漸一個個挖出來。
且樂此不疲。
張曉強他與白一包的關係,就如同大哥對弟弟的那種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