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回 禮物(2 / 2)

聽到這些話,讓李元開仿佛又回想起了奶奶的音容笑貌,記得奶奶在生前總是說,‘孩子,別哭,你要笑,人生本來就是一場喜劇啊’。他突然直起身子,使勁擠出一絲笑容說:“對,我要笑。我要讓奶奶看到我笑,看到我一直在不停地笑……”

兩人手拉著手,緩緩走在楓樹林與公路護欄的邊緣。走著走著,他們終於發現了一座過街天橋,似乎就是專門為需要穿過公路的人所建造。李元開一把搶過夏兒手裏的粉色大衣,單用一隻左手同時拎起兩件衣服,並用另一隻手拽著夏兒,猛地奔向天橋近端的入口處。

這裏是一座全封閉式天橋,但隔離內部與外界之間的,卻是些透明度極高的材料。走在天橋之上,除了沒有風之外,幾乎感覺不到絲毫封閉,卻可以將周圍的景色一覽無遺。就在橋下那條公路所伸向的遠方,楓樹林似乎綿延而止,有一片類似人類建築物的茫茫虛影展現在那,似乎正昭示著,一座宏偉的大都市就在那裏。

“難不成,你打算與我一起步行到那座城市去?”李元開停下腳步問道。

“當然不是,如果要去那座都市,我們還穿過公路幹什麼。”夏兒終於不再賣關子,輕描淡寫地說,“既然回到了古向海的時代裏,我自然要帶你去親眼見見他。”

“見誰?古向海?別開玩笑了。”李元開不假思索便說,“先不談你們這台時空機器是不是真貨,就算我們真的回到了當年的地球,人家古向海是全人類堂堂的最高領導人,又怎麼會有時間跑來見我們?”

“當然不是在古向海當政的時期,否則我們也沒有機會去接近他呀。”

“那是在古向海成為領導人之前了?那好,年輕時的古向海,肯定是意氣風發,能見見這個時期的他應該也不錯。”雖然嘴上這麼說,但李元開內心裏還是半信半疑,他覺得那台機器可能不過就是個催眠裝置一類的東西,待他們睡著之後便在大腦裏呈現出酷似真實的幻覺。

“我們現在正身處於共合曆45年的地球上,根據後來所解密的S級資料,古向海此刻正隱居在新長安城東郊的一片槭樹林裏。”夏兒像背誦一樣平直的說。

“共合曆45年?這時候古向海豈不是已經老掉牙了……”李元開故意掰著手指頭算了一下,隨後又埋怨說,“此時古向海都已經有八十多歲了。對了,你說這裏是新長安城東郊?那麼楓樹林再往前去的那個地方,不就是傳說中世界曆史上規模最大、人口最多的城市‘新長安’了?”

“是的,根據曆史記載,古向海時代的‘新長安’居住著超過三億人口。”夏兒俏皮地笑起來說,“我有做預習資料喲。”

不料,李元開卻擺出一副專家的模樣,一臉自信說:“準確地講,市區應當是八千萬人口,‘三億’所指的是包括了附近周邊地區的數字。不過,如果是在共合曆45年的話,那麼這個數字肯定已經有所下降了,因為此時有不少人口都已經開始移民到其他星球去了。……對了,古向海家到底住在哪?”

“就在前麵不遠處,隱藏在槭樹林當中。其實,我和父親之前有來確認過,剛才說‘這是第一次人體實驗’其實是騙你的。”夏兒做了個鬼臉說。

李元開摸了摸腦袋,有些奇怪道:“‘槭樹林’?那哪裏?眼前這些不都是楓樹麼。”

“‘槭樹’是楓樹的學名啦。在植物學界,‘楓樹’一詞所特指的其實是‘楓香樹’,這種樹的特點是‘葉互生,三裂,果房球形,有刺’;而我們眼前的這種‘槭樹’,其特點是‘葉對生,翅果’。”介紹到這裏,夏兒又笑了笑解釋說,“你知道,我平時很喜歡研究植物學,所以早就習慣這麼叫了。”

植物學還真怪,不叫本來的名字,非要硬安一個別的。想到這裏,李元開突然又反應道:“對了,我們的時間隻有兩個小時,還是趕緊去見古向海吧……”其實,他內心裏仍然在懷疑著,此次旅行的真實性。

夏兒則輕盈的舒展了幾下身姿,嫵媚的在李元開四周轉了個圈,說:“小開,雖然你自己不願意過生日,但是卻無權阻止我幫你慶祝。今天這次旅行就是我提前送給你的禮物,生日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