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 第四十九幕 藍翔星環(1 / 2)

從宇宙遠望,炙熱的恒星周圍有無數碎片在旋轉縈繞,處理之外就是一個巨大的已經接近閉口的“C”字型圓環。

這圓環就像是土星的光暈一般。

如果胡斐那枚發射升空的火箭,能夠順利的升到太空他“看到”了這一幕一定會大聲喊,“戴森環!”

沒錯,在地球上有一位名為戴森的數學物理學家提出的設想。

既然地球上主要的能量來源,都是來自於太陽的光和熱。

無論是樹木的呼吸,還是大氣的循環,亦或是洋流的流動,都不能擺脫這些。

既然如此,為什麼不幹脆造一個罩子,將太陽包裹起來。這樣不就肥水不流外人田,太陽發出來的能量就全部能利用上了。

戴森的這個設想在當時可以用石破天驚來形容,但是如果仔細想想他這說法也並非不無道理。

隻是由於地球人類的科技水平連填海造陸都很費勁,更何況填宇宙造地球呢?

因此,“戴森環、戴森球”這樣的想法,也僅僅存在於各種科幻作品當中。

而今,在這個異世界,一個看起來文明程度並不是很高的異世界,這戴森環居然已經建造完了大半,幾乎都要成型了。

如果將視角拉近,就可以看到那無比接近於戴森環斷層的深淵的邊緣,蹲著無數個“烏林城”。

這些龐大的巨獸的背部,仿佛自成體係一般。

在沒有大氣保護的情況下,居然自己撐起了一個像是氣泡一樣的領域。

這些氣泡人來人往,進進出出的人真的很多。

出來的不光有人類,還有魔獸。

在人類的命令下,不同的召喚獸完成不同的工作。有的在焊星球,有的在往出吐大氣,有的在製作河流。

可以說這些看起來奇形怪狀的怪獸們,真的不是用來戰鬥的,而真的是工程機械。

這樣一顆幾乎所有人和魔獸幾乎都是為了建造戴森環而存在的不能算是星球,隻能算是星環的星球,就叫做藍翔星球吧。

飄在空中的那幾個負責人,正對著這對著這個計劃外的烏林城解釋來龍去脈。

其實像是烏林城這樣的城市是“種”下去的。

從這個星球開始向戴森環改造的時候,每建造一段土地,就會播種下一片烏林城。

等到環形的平麵已經朝外推進了一大段距離後,這些之前播種下的種子,就會攜帶著在它們的背上成長起來的人類與魔獸前往建造的最前線。

這樣的布置,讓藍翔星變成環的速度很穩定。幾乎完全不用擔心人員補給的問題。

不過,凡事總難免會有例外發生。

插在烏林城後背上的時鍾,也會因為各種各樣的意外而崩塌。

按照正常道理來說,這樣一個免疫大部分物理攻擊,以及能夠無效化幾乎所有法術攻擊的柱子,還是沒有扛得住胡斐的共振攻擊。

在柱子倒了後,預設的程序就開始運行,烏林城就開始朝著世界的盡頭前進。

烏林城後背上的聽眾,不管是人還是魔獸,就連胡斐聽到負責人講述的消息,嘴巴都張的大大的。

其他人驚訝是因為他們從來都沒有想過,原來他們苦心孤詣的戰鬥技巧幾乎毫無意義,自己與魔獸最後的歸宿,居然是造星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