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對自已的身份與來路有一個合理的解釋。
早在之前,溫雲生就已想好一套說詞,以應付未來可能發生的事情。
不管是過去,還是現在,以及未來,當有人問起,其來路出身,溫雲生就答∶“我家先祖自隋初以前,為避禍,遠離世俗紛爭,舉家搬到深山之中,過起了悠然自得的生活。”
家中有那些人?
“家父家母因病早逝,同輩的表兄弟姐妹們年紀都還尚小,而我又屬獨苗,……長輩中除了爺爺奶奶外,大多以過知命之年。”
為何獨自一人出來?
“家中長輩見我心野收不住,說也說煩了,打也打累了,所以最後才決定讓我出山,到來塵世厲煉一番,一來增漲學識提升自我,二來也不要浪費了大好年華。”
為何光學讀書寫字,沒學一招半式?
“因家中先祖選擇隱居之地,在家中先祖來之前,不曾有人居住,屬於荒無人煙地原始地帶,頭幾年除了建造房屋,剩下的時間都用於開耕田地,中尖幾年才開始圈地圈養家禽家畜,隨後的幾年過起了自給自足的生活。也因為過著完全自給自足的生活,為了維持正常的生活水平,家中長輩沒有多少時間用於晚輩的教育,僅僅隻教讀書寫字,剩下我們這些晚輩想學什麼,幾乎都要靠自己自學了。”
為何這麼沒世俗常識?
“家中長輩已過慣田園生活,不打算出山,也無心出山,並對下一輩沒有過多要求,所以從來也不主動向包括我在內的晚輩們,提起世俗的事。”
其本可以說,溫雲生為自己重新編織了一個新的身份,一個就算不能永久隱瞞,卻也暫時無法分辨其真假,被人當場拆穿的身份。
就算未來的某一天,那個有心人,照著自己所編織的謊言,去查詢自己的來路出身,以辨別真假。
溫雲生相信,到那時自己這個為了防止他人起疑,而編織的假身份,將會由假變成真。
◇◇◇
聽著羅冬寒的抱怨,溫雲生打趣道∶“即然有自己想看的武鬥,那你還走這麼慢,能怪誰!?”
花家夏竹山莊的四少爺與唐家七公子的武鬥,早在三天前,就已經定下。
一般來說,武鬥時間一但定下,幾乎可以說隻會推遲,不會提前。
畢竟是在武鬥場進行比武,武人就必須在無數雙眼睛的注視下,進行比武。
曹雜的聲音,再加上陌生人的注視,都會對武人造成一定的心裏影響,武人因此失利,並最終導致武鬥時間推遲或者取消。
並且拋開武人的心裏素質與武鬥場的環境因素不談,光是武人輩後的利益糾葛與集體榮譽丶個人名譽,就足以讓武人小心對待每一場武鬥,每一場勝負。
或許在普通人看來,花家夏竹山莊的四少爺與唐家七公子倆人之間的武鬥,僅僅是倆個年輕武人之間的武鬥,第一次交鋒,勝負並不重要。但在一些有心人看來,這場僅僅進行了半個時辰的武鬥,事關兩個世家的集體榮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