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34 關於柳景平的貪腐舉報信(2 / 2)

蒙辛博心裏懷著一堆的疑問,看完舉報信。

王誌光正以詢問的目光看著他。

他不得不拿出自己的意見。“這類信件不能排除無中生有的可能,畢竟沒有時間、地點、關係人等具體的信息。至於無名碎屍案中那個叫梁君如的,倒給我們提供了一個線索,可以讓公安機關初查一下,有沒有結果,一定盡快向書記彙報。”

他將舉報信說得輕描淡寫,也沒有借案件引火燒信中人。

王誌光沒有出聲,隻點了點頭。

看到蒙辛博從書記辦公室出來,鄭基文站起來招呼。隻一眼,蒙辛博便看出來,鄭基文迎他、送他、看他的動作眼神包含了諸多背後的信息。原來,真像他猜測的那樣,這封舉報信是鄭基文直接遞呈給王誌光的。他這是在向蒙辛博靠攏,或者說甚至是在向他暗送秋波。他知道蒙辛博爭取市長位置的意圖,或許是想幫助他打敗對手。

回到自己的辦公室,蒙辛博撕開一包煙,狠狠地抽著,他不知道自己在王誌光麵前的表態是否符合王的意圖,也疑惑自己的表態是否既體現了肝膽,又符合原則?

他摁滅手裏的煙頭,撥通了刑偵支隊長珞瑪的手機,該查的還是要盡快查清。二十年的公安工作生涯讓他懂得了一件事:天網恢恢,疏而不漏,再聰明的罪犯,也有陰溝裏翻船的時候。他不查,就是失職瀆職,這種錯絕不能犯。

事後證明,他指示刑偵調查梁君如的決定救了他,也救了巴戎市委。

珞瑪很快到了他的辦公室。“去年三月份的那起碎屍案破獲了嗎?”

珞瑪實話實說:“像這種碎屍案,除非查到屍源,順藤摸瓜,利用死者的關係人查出嫌疑對象,否則,很難破案。具體到3.13案件,屍體是從洞薩江裏起出來的,屍體被砍成了七八塊分裝在兩個米袋裏,在水裏浸了五六天,隻能鑒定出是一個二十多歲的女人,沒發現任何有價值的線索。特別是麵部毀容嚴重,人像恢複準確度不高,所以人像比對和DNA對比,都沒有找到相庇配的對象。恢複的人像張貼出去後,也無人舉報。”

蒙辛博問:“成了無頭案件?”

珞瑪說:“是的,專案組至今未撤,但也沒查到什麼有價值的線索。”

蒙辛博說:“現在有人舉報那具無名屍體可能是一個叫梁君如的女人,但沒有這個女人的具體信息,你們去查一下。”

蒙辛博沒有說舉報信的詳細情況。“明天給我一個書麵報告,不論結果如何,調查過程要詳細,體現工作的深入務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