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二歲的少男少女雖然不經世事,但他們恰恰渴望新事物,他們對一切不懂的事情充滿好奇。比如說愛情。可能那個時候的我們對於愛情的理解就是停留在白雪公主和灰姑娘的階段,覺得那就是愛情。女孩子們喜歡幻想自己是吃了毒蘋果的公主,男孩子們喜歡幻想自己是被女巫施了魔法的王子。然而小孩子們是不可能張口說愛的,所以對於自己看得上的男生或者女生,大家最多也隻會用“喜歡”這個詞,即使是說“喜歡”,仍然會扭扭捏捏,很是不好意思。不像如今的大學時代,女生們不知道換了多少個男朋友,男生們也不知道調戲了多少女生。那是一個單純的年代,男生喜歡女生,會寫在紙條上;女生喜歡男生,大多情況下就該是買小禮物了。
大人們管這種現象稱為“早戀”。其實,這真的是過於誇張了,十一二歲的年紀的小孩子怎麼可能會懂得情愛之類的事情呢?就算是口口聲聲說自己懂的人,也隻是表麵上的看似明白,實則稀裏糊塗。少男少女們對於異性的感覺僅僅是有好感而已,可能兩個人說話能夠說到一起去,或者有共同的愛好,或者都喜歡吃某種零食。人們往往喜歡把簡單的問題想象得過於複雜,畫了一個大圈,最後自己跳了進去。這樣一來,好事也變成壞事了。本來大家隻是想找一個或者幾個合得來的異性玩伴,結果被硬生生地說成是“早戀”,任誰心裏也不可能會痛快。
別的時期我不敢說,單單是十一二歲到十四五歲的這幾年時光裏,男女同學之間的友誼純潔得就像一張紙,一開始的萍水相逢到後來的患難與共,友情見證著這些人的成長。
雖然大人們有大人們的想法,我們卻也有我們自己的算盤。事實上,我們並不太在乎長輩們對我們的看法,用當時的流行詞彙來說就是,兩輩之間有“代溝”;相反地,我們很在乎同齡人對我們的態度——與我們朝夕相處的是同齡人,如果得不到同齡人的認可,那將會是令人非常痛苦的一件事。因此,我們的重心主要就在同齡人身上。
於是單純的孩子們開始變得不單純,掛在臉上的天真笑容不再天真。當小孩子們都開始工於心計的時候,令人感覺到世界變得如此陌生。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感覺到同學們之間似乎不再那麼坦誠了,每個人的心中都有數不清的秘密。彼此之間的距離一下子就拉遠了,這種突如其來的感覺讓人覺得難以接受,但是它是真實發生的;原本熟悉的麵孔突然變得陌生而奇怪,這樣的變化大家竟然順其自然地接受了。不過並沒有過多長時間我就接受了——我自己還不是想著要在全班同學麵前“耀武揚威”麼?
所以一切就又都解釋得通了。孩子們表麵看起來風平浪靜,但實際上彼此之間的競爭是難以想象地激烈。然而一切事情凡事都要有先後的話,就失去了本來的意義。我想,少年時期的美好的夢終究還是存留在童話世界裏麵了,那個現實中構築的夢終究還是破滅了。所以,我選擇了忘記那段回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