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題目可能讓大家覺得好奇,其實這也沒什麼。自己從高中時代走過來,對那些朝夕相處的人當然是身在其中的人最清楚了。
高一時期的我們就是一群懵懵懂懂的少男少女。對環境完全陌生,對彼此也完全陌生,對老師完全陌生,對我們即將麵臨的高中生活也是完全陌生。初入高中的我們就是這樣的狀態,麵前就是一個未知的世界,而我們什麼都不了解。不過隨著時間的推移,我們總有熟悉並且了解這個世界的那一天。
剛剛上高中的我們,對學校和班級的規章製度也不是很熟悉。雖然初中讀了四年,不過和高中比起來,初中時期的那點兒規矩簡直就是小巫見大巫。初中的時候我們可以偷懶,可以打瞌睡,可以開小差,可以交頭接耳,甚至可以大聲喧嘩。這些不守規矩的表現或者行為到了高中之後統統不能出現,一旦出現了,後果隻能是挨罰,而且為了達到以儆效尤的效果,處罰的力度一定是非常大的,不過仍然在我們所能承受的範圍之內。
因此,高一時期的我們犯錯誤似乎成了家常便飯,那個時候一天到晚要是不犯個錯誤可能就會覺得不自在。並不是說我們有多麼地頑劣不開化,而是這些都是我們從初中時代帶過來的一些毛病,還沒有改正和戒掉。所以在外人看來雖然我們班是高手雲集,但是學生們經常受到處罰。實際上,這絲毫不影響我們的學習生活,如果就因為受到一點點的處罰就退縮了,那就不配在我們的班級裏生活,也不配坐在我們中間接受知識。
對於我而言,我當然也不例外。我記得高中時期我還算是犯錯誤比較多的“頑劣分子”之一,因為初中時期的沉默壓抑和不得誌的鬱悶,到了高中之後的我仿佛就像是脫韁的野馬一樣,到處撒歡。不過再好的馬也需要時間來馴服,馴服得好是千裏良駒,放任自流充其量隻能是野馬,而且還是被判死刑的野馬。當時的我性格怪僻孤傲,不與人溝通,也從來不交流。我和同學之間發生過口角,和班主任之間發生過衝突。不過到後來都很友好地和解了。其實犯錯誤並不是什麼丟人的事情,畢竟那個時候大家都是未成年的孩子。既然是孩子那就難免做事魯莽衝動,不計後果。人這一輩子,多少都會犯下大大小小的錯誤。在年輕的時候犯錯誤,可以及時地發現並且改正,還能保證在以後的歲月裏少走或不走彎路;然而,一個人若是活力大半輩子都沒犯錯誤,突然有一天犯了錯,他一定會不知所措,因為那個時候再想改正,幾乎就成了妄想。
現在回想起來,那個時候的我們真的就是不厭其煩地犯錯誤,接受教訓。一遍又一遍地重複著。其實這樣沒什麼不好,畢竟當年的我們還是太年輕,就算是現在我們仍然很年輕。高中時期的道路坎坷一點總是好的,如果一帆風順地走過來反倒叫人害怕——年輕時期不犯錯,以後的路上若是有失誤,就來不及改正了。不過也正是因為道路充滿荊棘,我們才能堅強地成長。
高一這一年留給我們的最大收獲就是——成長。一年的時間,足夠讓我們了解自己,認識自己,發現自己。這一年的時間裏,我們從一群懵懵懂懂的小孩兒逐漸蛻變為懂事的高中生,我們經曆了風雨的磨練,吃盡了應該吃的苦,我們不再是一群到處撒野的兔子,而是整裝待發的戰馬。意氣風發。
高二這一年讓我們有了一個深深的體會——高中生並不是那麼好當的。
從某種程度來講,高二時期的我們才是真正意義上的高中生——課程多,作業多,任務多,另外,戴眼鏡的也逐漸增多。那個時候眼睛似乎成了學生們的專利:一個班級裏的學生,遠遠望去,不是近視眼的屈指可數。高二是高中時期最重要的一年,因為高二一年的課程占整個高中的百分之七十,可以說,高二這一年的表現在某種意義上決定了大家在高考中的表現。如果這一年還是像高一的時候那樣過,那麼最後的成績很難提高。我記得有一堂數學課,老師在一節課的時間裏講了十幾個公式,在課下完全掌握十幾個公式可能要花費我們十幾節課的時間,沒錯,無論什麼都是需要時間的。這倒讓我想起了另一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