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易安故意落後宇文述幾步。宇文述是個人精,方才見皇帝對王易安有說有笑,便知他入了皇帝法眼,此時對他便稍稍多了幾分親近之意,招呼他上前問話。王易安明知其故,隻是竭力奉承,不過二人軍務在身,敷衍幾句各自回營。
剛走幾步,王易安突又想起一事,追上宇文述道:“宇文大將軍,在下有個不情之請,你能不能不派軍士過來?我使營中的兄弟就可以了。”
宇文述奇道:“如若此番攻進遼東,陛下那裏少不得你的封賞,為何還要貪這點微末小功?”
王易安訕訕笑道:“將軍真是慧眼如炬,倒不為了在下。”說著歎了一口氣,又道:“實不相瞞,我那姐夫乃是伏波將軍的後人,雖是襲的父職,但也是弓馬武藝樣樣嫻熟,他此番到遼東本想立些戰功,好不辜負祖宗的名聲。可。。這高句麗據城而守,他雖有一千多衛士,但放在百萬軍中不過是滄海一粟,不光沒立到功,還累得兒子雙腿殘疾,前幾天我又出於私心讓將士全部留在營中,他這兩日更是鬱鬱寡歡,所以我想。唉!望大將軍成全!”
宇文述見他一個十幾歲的少年,在這時候還能麵麵俱到,不覺稱奇,一想也沒要緊的事,點點頭自去。
王易安回到營中給馬光一說,馬光很是高興,當天夜裏,帶著馬典,王勇,王萬鬆,王翼,張己征,張己賢,李高,李孝等一百多名衛士,趁黑在遼東城,東,西,南三麵城牆下埋上火藥。
第二日一大早,高句麗的士兵聽到隋軍戰鼓聲響,隻見城牆下千軍萬馬,旌旗招展,投石車,雲梯鋪得遍地,還道跟往日一樣,隋軍又要開始攻城,趕緊吹號示警。
待高句麗士兵奔上城頭,戰鼓聲嘎然而止,隋軍後軍變前軍慢慢後撤,那高句麗人還以為隋國撤軍,歡喜得嘴裏嘰裏咕嚕大喊,一時間遼東城裏處處都是歡呼聲。
隋軍退後百丈,十餘騎隋兵越眾而出,奔到城下大喊:“高句麗乃箕子封國,自漢晉皆伏中國,如今不守臣禮,自有天譴,汝等速開城門受降,如若不然天子一怒,叫爾等死無葬身之地。”
如此叫了三,五遍,守城的將軍令士兵放箭,十餘騎全身重鎧,沿著城牆遊戈疾走,那將軍氣得哇哇叫,卻也傷不了他們分毫。
楊廣的禦座搭建在城外小山的高台之上,王易安側立在他身後,自覺周圍人看自己的眼神有羨慕的,有嫉妒的,有不屑的,有凝重的。。一時窘得滿頭大汗,低聲道:“陛下,差不多了。”
楊廣點了點頭,王易安做了個手勢,四下裏鼓聲又響了起來,高句麗的士兵見隋軍並不進攻,相顧茫然。
突然,城下的十餘騎隋軍打馬往遠處狂奔。不到半刻時間,“砰,砰,砰”三聲炸雷響起,刹那間耳朵嗡嗡作響,整個大地都在顫抖,那十餘人跨下的戰馬馬失前蹄,被氣流推得飛了起來,一時之間風雲變色。
楊廣一驚,險些從禦座上跌落下來,王易安見周圍的大臣,宮人都嚇得傻了,急忙伸手去扶。楊廣推開他的手,往前走幾步,望著騰空升起的黑色火焰,臉色潮紅,哈哈大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