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風拂麵,花香襲人,正是綿竹春光燦爛的季節。
沿著綿竹西門大街筆直的青石路盡頭,有一座構建宏偉的府第,朱漆大門,獸麵銜環,門頂匾額寫著“馬府”兩個鎏金大字,鐵筆銀勾,剛勁非凡。左右石獅前分列兩個身穿鎧甲,手拿長戈的兵士,個個腰板筆挺,威風凜凜,周圍行人莫敢靠近。
突然間後院馬蹄聲響,從馬府西側門中衝出五騎馬來,沿著青石路衝到大門之前。
當先一匹馬全身雪白,鞍上一個紅衣少女,約莫十四,五歲的年紀,頭上盤龍裹額,頂上翠鳳銜珠,潑喇喇縱馬疾馳。落在身後的四騎都是清一色軍士打扮,一行馳到府門口,後麵追出一騎六,七歲的錦衣孩童,嘴裏高叫:“五姑姑,等等我!”守門的四個軍士齊刷刷的躬身行禮:“參見五娘子,小郎君。”
這少女叫馬盈盈,是鷹揚郎將馬光的嫡親妹子,追上來的孩童是馬光的幼子馬波。他平日裏慣會調皮搗蛋,此番聽說姑姑要去抓他三舅舅,非要一起去湊個熱鬧。
馬波的母親王氏夫人,兄弟姐妹五人,除了大姐早早的嫁到外鄉,娘家還有兩個兄長跟一個未成家的幼弟。
她這幼弟就是馬波的三舅舅了,叫做王易安,今年剛滿十七歲。生而能言,被這一帶稱為“神童。”隻是剛出世兩年,王太公夫婦便相繼去世,兩個兄長鬧著分家,王易安不願跟著其中任何一個,當時王夫人因為出身寒門,被婆婆不喜,不方便帶在身邊,隻好找了個婆子照顧他。
王易安也不哭鬧,吃飽了便睡,無聊的時候便鼓搗一些稀奇古怪的東西。
過了兩年,王夫人又誕下一子,在府裏的地位漸漸穩固,不過娘家沒助力一直是她的心病,兩個兄長指望不上,隻能將希望寄托在幼弟身上。
王夫人心想既然弟弟早慧,便從外地請了個大儒教他學問,想讓他以後光宗耀祖,自己也能長長臉,沒想到王易安兩天便把人家趕了出去,反而自己像模像樣的給村裏的孩童當起了老師。反複幾次,王夫人打又打不得,罵又罵不得,也就由得他了。
不過隨著王易安慢慢長大,王夫人心思又活泛了起來,既然文不成,她便讓丈夫在軍中給弟弟掛了個軍職。馬波一向疼愛妻子,這點小事哪能辦不好,隻是王易安卻呆在村子裏死活不出來,又聽說他跟莊子裏的小寡婦好上了,王夫人當時就氣得暈了過去。
馬盈盈自告奮勇要去綁王易安來見嫂子,心底卻有另一番思量。她跟王易安打小相識,最喜歡的便是跟在他身後,聽他講《三國》,《西遊記》,《白蛇傳》,《梁山伯與祝英台》的故事。
日久生情,這些年二人雖然時常鬥氣,實則她的一顆心早就係在了王易安身上。
此刻她心裏又氣又急又怒,將手中馬鞭在空中拍得一響,她出生將門,跟著哥哥很是學了一些盤馬彎弓,舞刀使棒的武藝。虛擊聲下,胯下白馬昂首長嘶,前蹄一揚,縱身衝了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