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來評評楔子。楔子的書是我在17k最早讀的,所以對於楔子的書就仿佛對自己的書一樣有感情。在上篇評盜版的書評中,我主要是站在第一人稱的立場,將盜版的書和楔子的書做了一個對比。可以說,在對小說元素的理解中,楔子暫時還不能跟盜版相比。但正如楔子的書評區經常有人一針見血發現的一樣,楔子的書中很有許多亮點。這也是楔子的書一直有人關注的原因。
其實正如玩遊戲一樣,寫書並不依靠某一個“標準的”路數。無論采用哪個路數,你把它抖得落英繽紛,那就是成功的。無疑,我在前麵說過,楔子在小說中特意營造的一種宏大的結構讓她有些時候束縛住了自己。為了照顧建築的完美,一不小心就略過一些從前的靈感了。也許是書寫的時間太長的緣故,有些地方照應起來有些生澀。
對此我想給楔子支一招,那就是不要對那個差不多忘記了的奇思妙想浪費了太多腦筋。也許此刻你重新建築一個奇跡,倒反比那時的想法更加生動。畢竟作者的閱曆和筆法是逐漸增長的,多一些平常心,也許效果還會更好。
其實我以前在大學裏當文學青年的時候就發現了一個並不被人注意的現象,那就是所有的小說中,最好寫的是長篇小說,最不好寫的是短篇小說。因為長篇小說的篇幅長,你一時半刻沒有照顧上,到了後麵你卻可以出色地彌補。而短篇小說,一旦某個情節寫廢,你就徹底廢了。以楔子目前的寫作,不要給自己背上太多的包袱,因為前麵的內容或許沒有某些其他人成功,但已經很成功了,不要患得患失。關鍵是要把自己更加放得開一些。
我對楔子的又一個建議,是寫作的時候一定要在心情好的時候。這主要是我發現現在的楔子似乎有了寫作以外其他的工作,常常因為工作的原因而缺稿。在這種寫作過程經常被打斷的情況下,寫作狀態就變得尤為重要。文如其人,每一個作者寫出來的都是自己,敏感的作者讀了一個章節就可以大致猜出這兩天作者的精神狀態了。
以上是就我在上篇書評中放的厥詞做的一點補充。今天為楔子寫書評,主要還是要說說楔子的亮點,順便在敘述的過程中說點其他。
我覺得楔子構想這部小說有兩個框架,一個是遊戲體係的框架,另外一個是人物性格及情節發展的框架。從作品的一開始,楔子就很注重著意營構這兩個框架。這說明楔子在寫作的最初就一針見血地領悟了遊戲小說的兩個最重要的要素。
遊戲小說需要一個承載的遊戲的框架,這個是肯定的。所有的遊戲小說作者的書中都有一個框架。有的是自己精心製作的,有的是在別人的基礎上發展出來的,有的是直接“抄襲”的。說到“抄襲”,這在遊戲小說基本已經形成一個慣例,所有的作者都在“抄襲”別人,已經是公開的秘密。而且隨著遊戲小說越來越多,遊戲框架也逐漸有了一些通常的體係。基本上所有的遊戲小說中構架出來的框架,都是沿襲著這些體係。
楔子在創作搖籃曲的時候,就創造或者說發展了一個完整的遊戲框架。這個框架包含著職業、職業技能、職業工會、種族、政治史等內容。一般來說,由於楔子選擇的這種西方遊戲的職業構成在其他遊戲小說中發展得已經比較成熟,有關職業的三種構成跟其他遊戲小說中也大同小異。但楔子在這部小說中不但完整地詮釋了這些職業,而且按照自己的詮釋進行了進一步的豐富。這一點下麵將詳細說明。
在種族方麵,楔子選擇了切入某一部分,暫時不及其餘的方式。也就是說,小說中的遊戲故事背景並沒有涵蓋以往以西方遊戲為藍本的遊戲小說中所有的種族,基本上就是人族、龍族、神族三個種族從頭到尾在表演。而且神族嚴格意義上來說並不是一個種族,它的構成是奇怪的,符合“修煉成神”這個比較東方化的命題。另外,龍族在後期才在小說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初期則出場不多。這符合西方遊戲中對於龍族的設定,非常強大的存在,往往是終極的boss級種族。也就是說,人族一直在遊戲中是主演,其他種族不但沒有完全在場,而且重要性遠遠比不上人族。
另外在書中的種族構成中,如果把亡靈族硬要算一個種族的話,則屬於一個比較重要的種族。因為楔子似乎從一開始就對亡靈一族非常關注,對於故事的進展從頭到尾都具有重要意義。
還有就是政治史。這裏的政治史不隻包括大陸政治史,也包括各個種族,各個職業的政治史。楔子在書中設置了盤根錯節的政治關係,從普通人到強者到上位神,無不有著深遠的曆史背景。故事就在主人公對曆史的參與和改變之中滾滾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