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四章 遼金之盟(解禁)(2 / 3)

於是,倭國十轉風係法師加上實力為十轉一半的竹蜻蜓跟“風之師”的遭遇戰,迅速在東海上空上演。為了迅速剿滅“風之師”,喀秋莎一改將十轉風係法師當作命根保護的初衷,直接將他們派在了最前麵。倭國船隻上的竹蜻蜓也在這時候傾巢而出。

冬之野聞報大喜。眼看十轉風係法師越來越近,向“風之師”下達了全殲倭國十轉風係法師的命令。“快馬加鞭”在倭國十轉風係法師即將來到眼前的刹那加在全軍。這時候我軍並沒有立刻發起攻擊,而是故作驚慌,做出突圍的架勢。

喀秋莎果然上當,讓十轉風係法師銜尾急追,控製了我軍前方的逃跑路線。

冬之野仰天大笑,命令“風之師”每十五個隊圍住一個倭國十轉風係法師,直接忽略竹蜻蜓的攻擊,務必在最短的時間內幹掉這些十轉的風係法師。

等到喀秋莎接到最新的戰報,已經是來不及了。刹那間她也明白了一個事實,既然我軍敢於吃死這些十轉風係法師,那我軍的絕對防禦就絕對沒有過期。

這時候喀秋莎並沒有慌亂。了解了我軍的作戰意圖,舍車保帥的決定也在刹那間做出。她沒有命令竹蜻蜓回頭保護十轉風係法師,反而讓地麵控製竹蜻蜓直接向杭州前進,爭取在杭州的攻城戰中發揮作用。

這個決定讓喀秋莎為竹蜻蜓換取了十分鍾的逃跑時間。我軍風係法師跟倭國十轉風係法師懸殊的戰力對比,一直花費了我軍兩分鍾的時間才將這些恐怖的十轉風係法師全殲。而圍殲倭國十轉風係法師過程中受到的“麻木”“癡呆”等狀態,又經過了七八分鍾的治療才恢複。

不過這十分鍾的時間對於擁有了“快馬加鞭”加速效果的我軍風係法師來說,已經不算什麼,二十分鍾之後,我軍風係法師已經趕上竹蜻蜓的尾巴,每個隊咬住一隻竹蜻蜓狠打。

竹蜻蜓的數量,直接是倭國十轉風係法師的萬倍。雖然大多數竹蜻蜓隻有相當於半個九轉風係法師的實力,但就算這樣,也讓我軍消滅這些竹蜻蜓多費了一番手腳。而且我軍每圍殲一批竹蜻蜓,都跟圍殲十轉風係法師一樣,要受到“麻木”“癡呆”等狀態的影響。這樣打打停停,總是追著竹蜻蜓的尾巴,速度慢了很多,一個小時之內,消滅的竹蜻蜓不足千萬。而倭國的竹蜻蜓這時候已經接近江口了。

江口這時候也正在激戰。布置在江口的三千萬玩家、三千萬npc,共計是六千萬人,這時候正在阻截六億地麵聯軍進入江口。三千萬玩家還好說,其實論攻擊力,也隻能跟當初的三百萬倭寇相比,畢竟玩家跟npc還是有差距的。而三千萬的npc部隊,則已經具有了三百萬倭寇五倍的戰力。這些玩家和npc又全都是遠程攻擊部隊,強大的火力將江口封鎖得嚴嚴實實。經過倭國空軍在我軍後方的折騰,現在我軍都已經被祭司恢複起來,一個個生龍活虎。

聯軍依舊是采取喀秋莎七船齊進的戰鬥方式。這次聯軍的戰船跟上次不能同日而語。上次的戰船都是由倭國提供的,重攻擊不重防禦,在人數處於劣勢或者地形不利的情況下很吃虧。而聯軍這次的戰船都是各國自帶,攻防方麵比較平衡。加強防禦的結果,就是即使在我軍扼守江口的力量比上次倭寇強了十幾倍(倭寇當時隻投入了百多萬兵力)的情況下,依舊能夠緩慢地衝進江口。

長白山遼軍大營。

“報告大帥,多國聯軍十三億大軍已經正式向杭州發起了進攻。目前,聯軍空軍一路勢如破竹,已經打到了杭州城下。”

聽著斥候的探報,遼軍統帥韓延壽陷入了沉思。一天之前,上京的使者已經到達遼營,帶來了上京的爭論。目前正是要他拿一個主意的時候。

韓延壽生不逢時。曆史上的韓延壽主要是被楊家將打得滿地找牙。而遊戲裏則將他的生存時間放到遼國快要滅亡的時候,麵對著強大的女真人的威脅。跟曆史上一樣,遊戲裏的韓延壽並不菜,可惜卻遭遇了跟曆史上的嶽飛一樣的命運。朝中奸臣當道,遼國君臣一片奢靡腐敗,韓延壽每每在用兵的關鍵時刻受到後方的掣肘,不得不功敗垂成。

其實如果韓延壽的對手也太菜,這對他的影響並不大,照舊可以依靠他的智慧吃下對手。可惜他的對手是女真人。從完顏阿骨打開始,女真人經過三代的經營,如今已經控製了整個三江平原及其以北的廣袤土地。女真人相較於遼人,更加善於騎射。每一次跟遼人作戰,女真人無不以一擋百,打得遼人聞風喪膽。盡管韓延壽成為遼軍統帥之後曾經打過幾次勝仗,但在更多的敗仗之後將那些千辛萬苦才積聚起來的士氣喪失無遺。好在遼主雖然昏庸,對韓延壽卻甚是信任。畢竟在韓延壽之前,沒有任何遼國將領曾經在對女真人的作戰中取勝過。而韓延壽雖然敗多勝少,每一次的勝利卻都是關鍵之戰,成功地保住了遼人疆土不再被蠶食。

這一次上京的爭論,遼主耶律沙冷實在拿捏不下,所以最後就想起了韓延壽。在軍事上,他還是比較信任韓延壽。

其實這次遼主之所以這麼煩惱,是因為雙方的分量在他心裏都很重。爭論的源頭來自多國聯軍對杭州發動了強勢的攻擊,戰爭的進程讓他們對中土徹底喪失了希望。而上次拒絕了多國聯軍的聯盟,現在也就有了後顧之憂。畢竟多國聯軍進軍中土之後,下一個目標就肯定是遼國。因為大古剛剛建國受到保護,而吐蕃又占有地勢之利。原本大理也是暴露在聯軍麵前的,不過大理將金沙、黔中、夜郎割讓給大古之後,就等於給自己上了一個保護殼,根本就不跟大宋接壤了,聯軍想要攻也無從攻起。

想起這些,遼主就有些憋悶,不明白為什麼遊戲要將自己跟中土綁在一個戰車上,中土受到攻擊的時候,係統自動也就決定了任何人可以從中土向遼國發起攻擊,而不是象其他國家一樣,必須要係統開放缺口才會受到攻擊。

根據遼國玩家的推斷,遊戲是中土人開發的,而遼國在中土的大版圖之內,所以不得不如此。遼主對這個推斷感到甚是無奈。這樣下來,隻要中土不保,遼國同樣會處於風雨飄搖之中。

但遼主不得不認命。既然如此,總要有所應對才行。跟大臣的商量結果,共有三個意見可以供遼主參考。一個是聯合多國聯軍,這個意見最後被集體否定,都覺得上次已經錯過了跟多國聯軍聯合的最佳時機,現在去跟他們聯合,隻是自取其辱,將來還不知道怎麼死的。剩下的兩個意見,一個是聯合大宋和大古,與多國聯軍抗衡;另外一個是聯合女真,繼續稱霸一方。

滿庭的大臣都對最後一個選擇比較感興趣。因為在他們看來,不解決女真問題,遼國就一直有後顧之憂,就不能安心對付前麵的威脅。而遼國與女真多年征戰,這時候完全可以通過談判得到緩衝。另外,新興的大古一直是一個嚴重的威脅。大古強大的戰力已經讓遼國人聞風喪膽。從西夏滅國的時候開始,遼國人就有一種唇亡齒寒的感覺。從那時開始,遼國人就認為相對於女真人,大古是一個更大的威脅。

在這方麵,遼國的玩家也有著相同的認識。畢竟他們經過多年打拚,才在遼國出人頭地,本以為繼續努力一把之後,就可以獨霸一方了,沒有想到義勇軍的動作如此之大,很快就占據了優勢。他們要繼續背靠遼國存在下去,就必須一步步拔掉大古這個眼中釘。而目前最可行的辦法,就是跟女真人聯合。趁著大古大宋正在跟多國聯軍作戰之際,坐山觀虎鬥,趁機撈好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