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倭寇不幸攻下了杭州,我們就必須退守潤州、金陵、蘇州、湖州等城,同時,登州、通州、鬆江、福州也將受到倭寇的攻擊。登州如果攻陷,將威脅到楚州、萊州、膠州甚至梁山。通州如果攻陷,將直接威脅揚州、高塘州、徽州和徐州。鬆江若攻陷,倭寇進軍江南的步伐將大大加快,從杭州、鬆江兩個入口一擁而入,對於江南的防守將更是一個考驗。福州如果攻陷,南可威脅潮州,北可威脅溫州,西將直逼贛州。
而倭寇最有可能的進攻路線,就是在拿下杭州之後,派出小股部隊騷擾登州,然後全力攻占通州、鬆江、福州。通州之倭寇就可以南指潤州金陵,福州之敵向北夾攻溫州,迅速將江南連成一片,回頭再或向南,或向西,或向北,或三路齊進,迅速造成蔓延之勢。
“所以,杭州攻陷之後,我軍的第一防禦重點將在通州、鬆江和福州。如果這三個地方再被攻陷,我們的第一防禦重點將放在金陵、潤州和溫州、泉州。隻要三股敵軍不能連成一片,我們的機會就很大。一旦三股敵軍合流,我們就隻能退守潮、贛、洪、廬、蘇、湖、高塘了。那時候我們防禦的戰線加長,將更加陷入被動。或許我們將不得不放棄蘇湖,憑著高塘揚州廬州洪州贛州潮州的險地固守。這時候倭寇一定會采用牽製幾路,重點進攻一路的戰略。戰事將陷入未知數之中。”小李白分析道。
“基本同意,不過我還有補充,”冬之野道,“杭州陷落後,倭寇對通州鬆江福州的進攻和打通金陵潤州以及溫州通道的前後次序也許會有不同。如果倭寇從杭州出發,分兵兩路,分別向南北挺進,首先是鬆江將腹背受敵,一旦溫州、泉州打通,福州也將腹背受敵。然後鬆杭之敵合流,合力向金陵潤州挺進,最後又將造成通州的腹背受敵。所以,無論是新的入口先被攻陷,還是兩路通道先被打通,對我軍都是不利的。”
史文恭笑道:“對於我軍來說,利用倭寇的這種戰略意圖進行戰略設計是非常重要的。倭寇既然很想在這方麵嚐到甜頭,我們就幹脆讓他們在這方麵吃到苦頭。所以我建議我軍的防線要設計成三個層次。第一層次自然是大力投入杭州保衛戰。第二層次就是通鬆福三港口和金潤溫泉要地。第三層次是潮贛洪廬蘇湖高。在每一層的防禦都要大量殲滅倭寇,最好是在倭寇沒有攻下杭州之前就將他們扼殺在錢塘江裏,畢竟我軍有著七個野戰軍群,九十年前倭寇入侵的人數不到一個野戰軍群,完全可以集中優勢兵力,在他們還沒有成氣候的時候就將他們幹掉。”
小李白點頭道:“史將軍這個想法完全正確。隻是我們戰鬥的時候要抱著必勝的信心,準備的時候卻要做兩手打算,另外兩個層次的防禦還是要加強的。參謀長,你認為呢?”
碰到這樣重大的決策,我還是很心虛的,沒有範蠡我什麼也不是。不過既然他們已經講的那麼明白,我也該拿出一點貨了。
當下我點頭道:“嗯,我建議由第四野戰軍群的十野、十一野會同第七野戰軍群防守通州潤州一線,第六野戰軍群會同第三野戰軍群防守金陵蘇湖鬆江一線,第四野戰軍群的十二野、十三野會同第五野戰軍群防守泉州溫州福州一線。獨立二野和第一野戰軍群負責杭州保衛戰。如果杭州之戰失敗,獨立二野和第一野戰軍群就轉入杭州外圍牽製敵軍。第二野戰軍群負責完善三條防線的防禦工事。”
“好。這個布置比較完善。”沒有想到大家對我絞盡腦汁的安排還是比較認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