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裏似乎又斷糧了!因為今天沒有奶喝。媽媽因為營養不良沒辦法保留足夠的奶讓我喝。所以讓爸爸去借錢買奶粉。可是家裏太窮了,窮的就連鄉裏鄉親的都害怕,誰借給我們?沒辦法了!還是自己人靠譜點。“二嫂,先借我點錢吧,他媽媽沒有奶,我去給孩子買點奶粉!”如果我現在看到爸爸的表情和神態,一定會懷疑自己的眼睛,那麼頑強的男人,竟然會為了一袋奶粉的錢彎腰!我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但是我知道結局——二娘並沒有借錢給我們,原因是那個夏天,我都是在喝羊奶!
羊是爺爺奶奶喂的,母羊下崽了,正好有羊奶,可是剛開始怕羊奶對我身體不好所以沒讓喝,不過在這種艱難之下,爸爸媽媽都沒有堅持,還是先喝下去吧,總比餓死強!那麼小的孩子不喝奶可不就是活不下去嗎?
經曆了這借錢事件,大概兄弟之間的感情也很難好好相處吧!我爸兄弟四個,爸爸是最小的,而原本最應該受寵愛的爸爸卻遠遠沒有得到一絲的偏袒和厚愛!相反,似乎是最慘的那個。爺爺在大隊當過官,多大的官我沒概念,隻不過我知道他給其他三個兒子也就是我的三個伯伯都蓋了房,娶了媳婦。而爸爸卻仍然跟爺爺住在那個風一刮似乎都能將房頂吹走的用黃土和麥秸杆做磚胚做成的房子裏!媽媽也在那時候嫁了過來。真是屋漏偏逢連夜雨,在這時三個伯伯提出要讓爸爸和爺爺分家,用現在的話來說是不想讓爸爸做個啃老族。
沒有任何經濟來源,沒有一切人脈的爸爸,怎麼應對這簡直是強迫似的勸導?做人,要有尊嚴和底線,毫無疑問,爸爸被觸動了底線。
“我們搬出去住,不過需要時間”
爸爸真的和媽媽搬出來住了,就在僻靜的東邊的地上蓋了(與其說蓋,不如說搭)一間茅草屋,媽媽就像姥爺那樣,用自己的雙手,和麵,炸油條,麻花。
期間,隱隱約約的,我記得有一天發生了這樣一件事。
“嗞~”
“咦?什麼聲音?好好聽!”
當然,這時候的我還不會說話,這大概是那最原始的好奇心作祟吧。這“嗞~”的聲音當然是油條下到鍋裏發出的聲音嘍!可這才一歲大點的我,哪裏知道那麼清楚,我理直氣壯的想要探究事物發生的本質原因,而且這天時地利人和(酷暑,在媽媽手臂上,爸爸媽媽不注意的時候。)的局麵也有利於我行動的展開!
“啥時候才能告別這苦日子啊?”媽媽歎息道,而此時爸爸也低著頭不願意說話。呀,機會來了。
我假裝一不小心的樣子,在距離我一手臂遠的案板上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拿起一個麵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