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章大結局了,實在是寫不下去了,對不起自己,也對不起讀者,吐血了~
————————————————————————————————
戰況激烈。
平衡,在現在的戰場上體現的淋漓盡致,晉陽城中的鄭文錄和攻城的宋仁、烈鎮北、鄭虎形成了一個平衡,雖然攻方的人數占優,但是守軍卻又依仗著城牆之堅,所以一時間誰也奈何不了誰。
而林方和石義之間也形成了一個平衡,石義的三千重甲鐵騎和林方的兩萬近衛軍,以及陳宏的三萬餘殘軍一時間也難以分出勝負,林方暫時還想不出太好的法子能夠將這恐怖的重甲鐵騎摧毀掉,因此隻能通過纏鬥來拖延時間,至少他知道,身負這樣的重甲,無論對於騎兵來,還是對於戰馬來,都是一件極其辛苦的事情,他不相信石義的重甲騎兵能夠比他的士兵支撐的更久,他們的體力早晚會耗盡的,到了那個時候,就是他們的死期了,當然,這是要用無數的生命去換取的。
至於另外一邊看起來好像是置身事外一般的蕭豫,卻是手握三萬大軍,無法加入戰鬥之中,因為他也被製約著,被鳳鳴山方向即將到來的大成軍製約著,因此他不能動。
這種平衡無論對於石義來,還是對於林方來,都是他們所不想看到的,可是卻又沒有辦法,暫時誰也沒有將對方一擊擊潰的好辦法。但是比較起來,卻是石義更加焦急一些,現在他手中的本錢比起林方來要少了許多。在林方的背後,還有一個富裕的後漢,還有十幾萬預備役,而他身後則是一個疲憊的大成。被林方吞噬掉了許多土地之後,大成已經愈的衰退了,要是雙方在今打了一個兩敗俱傷的話,他可以肯定,自己一定沒有林方恢複的快,因此,林方可以接受兩敗俱傷的結局,甚至是失敗的結局,但是他卻隻能勝利,別無後路可走。
勝利的希望是餘興國。在圍剿林方失敗,反而被林方擊敗之後,石義選擇了退走,而非繼續死鬥,他不需要用士兵們的生命來換取自己的聲名,那個時侯對他來,即使繼續的拚死戰鬥,也隻是令士兵的損失增加而已,卻絕對沒有勝利的希望。
雖然打輸了,但是石義卻不認為自己真的輸了,因為他將最精銳的四萬人帶出了戰場,有了這四萬人,石義隨時可以東山再起,更何況,他所擁有的不僅僅是這四萬人而已,他相信鄭文錄和杜紹權不會讓他失望。於是,石義將這四萬人隱藏了起來,自己也隱藏了起來,殺手鐧也要選擇好正確的使用時間才是,否則隻能變成廢物。
三千重甲騎兵,四萬精銳士兵,這就是石義手中最後的底牌了。現在,三千重甲騎兵已經顯示出了他們的價值,拖住了林方的一路大軍,還將林方纏了進來,這已經足夠了,甚至已經出了石義的預料,就算是精銳中的精銳,可是能夠這樣以一敵十,那也是足夠令人滿意的了。
但是餘興國的那四萬大軍呢?怎麼還不到?那才是石義留下來扭轉乾坤的一步棋。
該到了吧?蕭豫心中暗自盤算著,按照剛剛探子所稟告的,餘興國應該是快要到了才是,怎麼到了現在還是沒有一點動靜呢?
時間一點點的過去,直到一個多時辰之後,戰場上的局麵仍是沒有太大的變化,而餘興國也仍舊沒有出現。蕭豫眯起了眼睛,怎麼回事?以晉陽城為圓心,三十裏為半徑,蕭豫派出去了不下五百名士兵,進行半圓形的搜索探查,一旦有任何異樣的情況,立即回報。
蕭豫隻是感到奇怪而已,但石義卻是已經著急了,按照他曾經吩咐的,餘興國早就應該出現了才是,否則再這麼耗下去,他可真的要堅持不住了,重甲騎兵已經連續作戰過兩個時辰了,體力消耗的極其嚴重,就連戰馬的身上也開始冒出細細的汗珠,無論是戰馬的動作,還是馬上騎兵的動作,都已經緩慢了許多,他們的威力也下降了不少,要不是身上鎧甲的防禦性極好,不定此時已經開始出現大規模的傷亡了。這到底是怎麼回事!餘興國到底在搞什麼鬼!